2015年12月23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1.树立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之本,也是学术创新的基石。不少学生写论文没有具体问题和明确论点,通篇都是在复述别人的观点,或是对材料的罗列,学术论文沦为平庸之作。学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除了缺乏独立之思想的精神,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所谓“功夫在诗外”,学术研究包含了“经典阅读——问题思考——论文写作”三大环节,前两个环节属于学术训练中的积累和储备阶段,最后一个环节是学术研究的物化成果。很多学生平常不阅读、不思考,到了临写作的时候急就章,写出来的论文自然无问题、无思想、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提高学生的研究素养,要狠抓阅读基本功。导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详细的阅读手册和权威的阅读书单,制定严格的阅读计划和阅读任务,定期开展读书会和撰写读书报告,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工作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树立起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这样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规范文体意识
硕士研究生还没有形成自觉的文体意识,写论文时感觉既生疏又吃力。原因是一方面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的论文写作有限,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某些学术规范的指导不具体,治学方法的讲解不到位,也是造成学生无章可循的重要因素。美国对学术论文出版制定了完善的文体标准,如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的MLA文体(用于语言、文学和艺术)、美国心理学会的APA文体(用于心理学、社会科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芝加哥文体(用于历史学科)等,而国内在文体分类和文体规范方面的指导文献极其有限,这无疑加大了论文写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从现实出发,研究生导师首先应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和《著作权法》,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学术规范,树立正确的版权意识,更好地履行学术职责。在正式指导论文时,则应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准,强调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杜绝书写不规范现象。如果是指导学生论文投稿,还应根据不同期刊要求进行具体调整,如《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要求在文中具体说明引用作品名称的选择与作品的表达方法、引用作品的位置与排序规则和引用著作的表达格式,这要求写作者须按照期刊规范认真执行,才能确保自身稿件的编审效率和命中率。
3.鼓励创新意识
创新是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前进的生命力,也是当前期刊鉴别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据统计“创新性、学术价值、实用性和选题意义被超过20%的期刊当做是必不可少的评审指标”;在基础类研究期刊中,创新性竟占了评审内容高达35.23%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研究生导师将创新意识作为指导学生论文的重中之重。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研究有其悠久传统和既定范式,创新应建立在熟知并充分了解本学科学术史的基础之上。硕士研究生虽然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但缺点是阅历少、根基浅,不重视学术史的认知学习,因而在研究中留下诸多硬伤和漏洞。事实上,创新与重史之间并不矛盾,胡适说“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讲的就是创新意识与学术史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没有学术史的回顾和参照,就无法确证当前研究的价值和特色,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讲创新更要讲创新的方法,研究生导师要将学术史回顾作为硕士生论文写作的必备要素,缺一不可,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基本功,也可以增强他们在知识运用方面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