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科技论文规范化修辞的问题


2015年09月21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科技论文规范化目的之一即是交流,所以以交流、说服为本质的修辞就不可避免,但作者的科学规范修辞有可能造成科技论文的失真状态。

1.科技论文的信息屏蔽

科技论文规范化的结构修辞和内容修辞引起的后果,是使科学实验显得更富有逻辑性,而完全忽视了偶然、片断式的发现,忽略了挫折与困顿是实验常态。逻辑清楚明白的科技论文,无疑利于编辑、审稿专家、读者阅读与交流,同时也屏蔽了那些不合结构要求的“干扰”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编辑、审稿专家、读者甚至更有用。例如实验中经常要做的预试验,就是一个需要反复试验以获取最佳实验条件的实验摸索过程,在论文中不可能出现的反复实验细节可能更有利于受众掌握科学实验的“全貌”与真实性,更利于他们从中得到更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形象地说,科技论文严谨、规范的修辞就像“筛子”一样过滤了不合论文结构、内容规范的实验细节、实验方式、实验结论等。

2.科技论文的交流阻隔

科技论文具有共享性,但科技论文的规范化反而致使部分信息遭到屏蔽,不利于编辑、审稿专家、读者与之共享与交流,各种疑问以及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科学实验细节等一直在审读者中得不到圆满的答案。虽然编辑、审稿专家在科技论文修改环节可能会得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信息反馈,但对于读者来说,科技论文传播的单方面性并不利于信息共享,易形成交流的阻隔,最终反而不利于科学发现的传播。此外,被屏蔽的跨专业信息,也会形成科学各学科之间的阻隔,阻碍信息的横向传播。

3.科技论文的晦涩生硬

科技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的理论性文章,它所运用的规范语言属于科学语体,或称理智语体。这种语体给人的印象是:一大堆深奥的概念、术语,复杂的长句,逻辑严密,文风冷峻。在这样的语体里,语言的生动性往往被其客观、严肃、规范的色彩湮没了。试想如只用DNA的分子结构而不用“双螺旋分子结构”,只用“原子核的裂变”而不用“细胞分裂”等,科技论文是不是会减弱不少“形象”的说服力;如果没有“电波”“电子”“基因”“光波”“光年”等形象的修辞负载词,我们很难获得其科学的涵义。更何况许多因科学实验而得出的猜想、启示,闪现的一些实验创新灵感,也会因科学语体,被冷峻的行文规范所湮没。

4.科技论文的创新局限

科技论文中常用的权威引证与情感引证,是借助“科学共同体”和社会语境提供的各种知识或人情资源,形成的论文辩护方式,以适应整个学术界和社会倾向的论述方式。这种引证在现实中有利于科技论文获得认同与发表,却更易使论文诉诸权威认同,在观点上做出妥协,趋于保守与故步自封,不利于科技论文突破陈规,质疑权威,不断反思和创新。

综上所述,科技论文规范化修辞的重心是在保证“科学化”,但其结果却有可能阻碍交流和创新,反而使科技论文处于“失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