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合理使用论文检测系统,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2015年09月19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1)科学合理看待检测报告。检测系统主要是检测文字重复部分,检测报告只是指出了论文中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报告本身不应该作为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判定。论文重复率仅能作为原创性的一个参考,重点针对学术不端行为中的抄袭、剽窃现象。笔者并不赞成零重复率的论文,很难想象一个研究生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完全是前人没有涉及的。对于检测结果中重复率偏高的论文,也很难断定其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较高的重复率只能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风险性高,并不能确定就是学术不端行为。所以导师和学位委员会应该结合论文内容阅读检测报告,给予客观评价。

(2)明确论文重复率检测的地位为辅助性工具。笔者在进行论文重复率检测工作的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重复率检测工作的定位不正确,简单的追求低重复率,加之受到网络上一些错误做法的蛊惑,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论文重复率上,而忽视了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学生因为担心重复率过高可能影响毕业,采取各种非正常方式降低重复率,甚至委托社会机构先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报告进行修改。直接针对部分文字内容进行修改,很难保证论文的学术水平。所以,必须向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明确论文重复率检测仅仅是一个辅助性工具,评价学位论文的核心还是对其学术水平的判定。

(3)合理安排论文检测时间。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在论文送审前进行重复率检测,并且大多制定了重复率结果判定标准,论文检测符合各校的标准后方可送审。笔者所在高校目前也是在送审前进行重复率检测,作者提交用于查重的论文也都未定稿,检测结果用于对最终学位论文的评价显然不准确。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对学位论文进行分阶段检测,可以在论文送审之前进行一次检测,这次检测用于筛查明显学术不端行为,对于无明显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提供指导性纠正意见;在学位论文定稿后正式答辩前再次进行检测,用于准确评价并进行把关,检测结果作为答辩委员会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参考。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不至于面临重压而失去理性判断能力,也可以消除学生通过社会上提供的工具进行检测的现象,避免了额外的经济支出,同时保护了学校的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