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0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我国现行的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收效如何呢?这是关系到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和举措的关键问题。而从调研所获得的情况看,我国毕业论文改革整体上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实践性毕业论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学生欢迎。从改革实践看,我国多数改革院校在保留学术型体裁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实践型论文体裁,然后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这一改革兼顾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与就业的需要,因而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如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8年新增了案例分析、企业诊断、调查研究报告、管理设计等四种实践型体裁。从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型毕业论文的比重逐年上升,分别占当年毕业论文总数的72%、89%和93.5%,其学风与文风也大有改善。
其次,实践型论文改革也提高了论文质量。实践型论文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也会带来论文质量的提升。如江西财大实施实践型论文改革以后,传统毕业论文“假大空”的弊病基本上得到了克服。师生们普遍反映,引入实践性选题和体裁,更容易将题目“做深、做透、做好”。
当然,由于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改革的覆盖面和深度不够是其问题之一,这主要表现在院校之间或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其次,配套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待加强。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多数改革院校的上游教学改革尚未充分展开,尤其是与毕业论文改革对接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加强,这就使得毕业论文改革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显得突兀,缺乏上游环节的支持。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乏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对新论文体裁感到不适应,影响了论文质量。最后,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毕业论文多元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的养成,尤其要靠专业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实践创新思维的教师就培养不出具有实践创新思维的学生,也就达不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然而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多数改革院校的学术研究型和理论型教师偏多,“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师资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变,并不完全符合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