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一些知名的国际期刊在接到投稿人的论文后,通常会指定数位资深学者作为审稿人,对论文进行评估,要是觉得值得发表,进而会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建议。
这一过程通常是相当费时和繁杂的,尤其对于第一次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人来说,更是觉得相当烦心。1988年,在我获得硕士学位后,导师决定将我的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在MycologicalResearch(真菌研究)期刊上发表。我就将原稿按照导师的要求寄往期刊编辑部。大约过了两个星期,收到了3位审稿人的回件。他们一方面提出自己对论文的看法,在同意发表该论文的前提下,对论文的一些文字和修辞进行了修改。作为第一作者,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时,我认认真真地按照三位审稿人的意见对我的论文进行修改并重新打印。交由导师审阅后,再次寄往期刊编辑部。过了大约两个星期,又收到了其中两位审稿人的来稿。他们每人又在稿件上作了一些修改。我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再次修改、打印。我将第三次打印好的文稿寄往编辑部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收到了其中一位审稿人的来稿,他再次对我的文稿进行了几处修饰。我仍然按照他的要求对文章进行了修改、打印。我第四次将重新打印好的文稿寄往编辑部,最后终于获得了发表。这个过程足足花去了大约半年时间。
在这个修改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教授对文章的修改纯粹是艺术性的,是从文学的角度看文章。
英语是一门很有趣的语言,它的状语和副词可以放在句子的不同部位,对句子和文章的意思影响不大,只是阅读时的感觉有点不同。很有趣的是,一位审稿人将同样的状语放在句子的前面,另一位审稿人则将其移到句子的后面。一位审稿人用“for”,而另一位审稿人在同样的地方用“of”。我只能按照其中的一位重新打印。更有趣的是,同一个审稿人,第一次他把这个状语放在句子的前面,第二次他又把这个状语移到句子的后面;第一次他在这个句子中用“in”,后来的复审中又用“at”。
改来改去,有的地方还回到了我的原稿状态。面对这样的处境,虽然给我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我毫无怨言,充分尊重这些审稿人的意见,严格按照他们的修改意见重新打印我的论文。我内心在想,他们的英语水平一定比我高,而且他们一定是为我好,为了文章有更好的质量才会这样做的。
显而易见,虽然审稿人的意见不一定很正确,甚至相互矛盾或者自相矛盾。但是,作为投稿人,还是应该充分尊重审稿人的意见,因为绝大多数审稿人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使论文更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