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论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


2015年08月0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第一,构思与布局。构思,是在教育论文题目确定之后正式动笔之前,根据题意对文章全部过程所进行的酝酿、思索活动。构思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逻辑关系的思考过程。构思清楚、巧妙,写出来的论文才能布局巧妙、条理清楚、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逻辑性强。因此,我们在撰写教育论文前,一定要巧妙地构思,要对论文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进行设计、安排,特别要把论点、论据安排在合适的框架结构中。构思的写作形式就是写作提纲。这样做的优点是:一是使结构和布局更加清晰。头脑里的构思只是反映主题总的思路。对于复杂的结构只能用文字表述出来,才更清晰;二是有利于理顺各个从属论点的逻辑关系。在头脑里确立的各个从属论点,其逻辑关系怎样,只有一一写出来,才能理顺;三是有利于边思索、边调整。构思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逻辑方式而不断调整结构的过程,只有用文字表述出来,才能使结构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特别是做到前后呼应。

第二,论文写作的重点。一是突出主题。主题要始终贯穿于全文,绝不能在文中转换主题而出现多主题现象。整篇文章必须为主题服务,与主题无关的观点和材料坚决不要;二是正确而精确地表述观点。一篇论文,除了基本观点(中心观点)外,还有从属观点,基本观点和各层次从属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观点体系。论文要将观点体系中的每一个观点表述出来,既要对中心观点予以表述,又要对各层次从属观点予以表述。当然有些小观点可以不直接表述出来,材料可以显露出观点,但中心观点和一级从属观点必须直接表述出来;三是注意教育科研的目的性与表述形式的科学性、理论性、学术性等特性的一致。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成果的表述应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结构形式,即问题式的三段式。例如,研讨型教育论文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但由于研究者所研究的重点不同,它又分为侧重于原因分析的结构、侧重于解决问题的结构以及这两者较均衡的结构。究竟采取哪一种结构,这要根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而定,如果业内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不多,可以将“原因”作为研究的重点,即侧重于问题的分析。反之,则侧重于问题的解决。再如,以调查法获取材料而撰写的实证型教育论文,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方法部分,其结构为“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或建议”。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范围、对象、时间、地点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等,介绍研究方法用以证明材料取样的科学性,它是论据材料和论点科学性的基础。在结果与分析部分,要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文章所要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讨论或建议部分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类论文的质量差别不在于材料获取的研究方法和处理方法,而在于原因分析部分。原因分析不仅是实证型教育论文的重点,而且也是所有教育论文的重点。对原因分析得如何,是论文写作的难点,其要求是分析的准确性和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它是理论性和学术性的体现。所以,凡是教育科研成果表述能力较差的教师,必须在分析的准确性和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只有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制约教育科研的关键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原因的分析比较准确,并且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与广度,解决问题的措施也就容易依靠逻辑推理而获得。

第三,文稿的修改。进行文稿修改,要弄清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修改;二是怎样修改;三是修改什么。教育论文的写作,实际上也是教育科研工作。或者是对教育本质、教育内在规律的一种深刻的认识,对教育现象或实践的一种理性的把握;或者是应用教育基
础研究所揭示出来的有关教育的基本原理或所形成的某些基本理论来探讨解决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教育决策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其成果的优劣,取决于论文的质量。而论文质量的高低,既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又取决于写作思维能力的发挥程度。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是写作思维能力的发挥,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的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二是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三是将所有获得的正确认识正确地表述出来,并形成高质量的论文,这需要一个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因此,这就决定了论文的写作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论文的写作修改,既是对课题深入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论文初写后,反复、认真地修改是十分必要的。修改是论文写作中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同时也说明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研究过程,论文是研究者研究出来的。

修改文稿要采用趁热打铁与冷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趁热打铁就是当写作思路比较清晰或有重大发现时,就要趁着思维的惯性一鼓作气地把文稿修改好,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冷处理就是当初稿完成后和第一、二次修改后,放下一两天或者更长时间,跟文稿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思维从写作中能跳出来。待获得新的信息后,从新的角度去审查文稿,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

文稿修改的顺序,一般是遵循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的原则。修改的次序和内容如下:(1)审查观点。主要看观点是否具有正确性、时代性、思想性、准确性、创造性和简洁性,观点体系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观点体系与论点体系是否具有一致性;(2)审查标题体系。反复推敲总标题和各个从属标题的准确性,同级分标题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3)审查结构的逻辑关系。文章的构架安排,一是根据论文类型的体例要求;二是根据各个从属论点的逻辑关系;三是根据论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安排与论证的严密性密切相关,如果结构安排科学、合理,论证也就严密了;(4)检查体例。常见的错误主要是摘要的规范问题;(5)修改语言和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