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5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客观性、创见性、重复性和可读性即“五性”原则,是对撰写学术论文的要求和准则。教学论文属学术论文的范畴,撰写时也应遵循“五性”原则,才能提高其质量。本文就撰写教学论文(包括教学研究、教学的方法、经验、体会、意见、评论、讨论等)如何遵循学术论文的“五性”原则进行讨论,供同仁考参。
1.论文的科学性
论文的科学性即立论的内容论点正确无误,数据精确可靠。要求作者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揭示其规律,其论述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是首尾一贯的,而不是前后矛盾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
目前教学论文大多为描述讨论性及方法比较性两类,由于缺乏科学性导致论文总体质量不高。在描述讨论性教学论文中,不是对其教学方法、经验、体会等进行系统的、完整的、具体的描述讨论,而是立论过大、过多,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对同行无法起到启迪作用。有些论文题目与内容相矛盾,违背了首尾一贯的原则,如论文题目是“方法初探”,而文本中却出现了“二十几年来……”的字样,很显然,“二十几年来”所做的工作已非初探而是总结,所以这里的题目改为“方法之体会”更为贴切。同时,论文中所使用的时间要明确指出年或年月,如“年”或“年至年”,而不能用“几年来”或“几年前”来表示,时间的不确定性会淡化论文的可靠性。在方法比较性教学论文中,目前以目标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居多,而在这类论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主观臆造的成分很大,缺乏可信性。在论文中无随机分组对照,也无同等条件下对比两种方法实施的可行性和结果的显著性,只是一味地描述如何实施目标教学,在毫无对照检验的前提下,便得出“目标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的结论,论据不足,没有说服力。要保证方法比较性教学论文的质量,应注意两个方面:一要有可比性,即实验班(采用新方法)与对照班(采用旧方法)除采用的方法不同外,其余条件(如学生的知识层次、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等)均应相同,并用随机分组方法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两种方法具体实施时,还应实行双盲性,即参与实验的教师和学生均不知情;二要进行显著性检验,用相同的检测手段(试题或技能)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同一个标准下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要进行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2.论文的客观性
论文的客观性即客观真切,实事求是。要求作者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然后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教学论文多以方法、经验、体会为主,在撰写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充分体现教学论文的客观真实性,如果没有真正实施,而仅仅根据自已的主观愿望,便得出结论或经验,这种论文毫无推广的价值。如有些论文描述采用目标教学模式后,教学效果“极好”、达标率“极高”,而在实际考核中,却有多名学生不能达标,论文结果显然与事实不符。在教学论文中若需引用论点或论据,一定要指明来源,说明在何时、何地、对何对象进行的调查结果,不能出现“笔者以前的调查结果显示……”的内容,如果论点来自刊物等,则应标明刊物的名称及发表时间,使读者能够了解其引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没有来源的论点不要引用。在论文中使用“率”做论据时,一定要显示原始数据,如目标教学中达标率有90%,那么100名学生有90名达标和10名学生有9名达标均符合这一达标率,然而前者样本大随机误差小,而后者样本小随机误差大,显然前者比后者可靠。可见,如果只说明“率”,而无原始数据,则样本数不明,其可靠性下降或认为其带有随意性。教学论文在用词上应注意准确性,不能使用带有主观推测性、模棱两可的文字,如“可能”、“大概”等。
3.论文的创见性
论文的创见性即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理论,解决新问题。要求作者公正对待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不偏不倚,不按自已的意向任意取舍,不能自已认为某些现象,数据和结果的出现是反常的就予以舍弃。
在撰写教学论文时,作者应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善于独辟蹊径,提出新方法、新思想,不可人云亦云,当前教学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雷同现象大大降低了论文自身的价值。
4.论文的重复性
论文的重复性即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同行以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也称再现性。
教学方法、经验、体会以论文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与同行进行交流,为他人所借鉴,因此论文中的方法、经验等要经得起他人的复验,否则便不值得推广。
5.论文的可读性
论文的可读性即论文必须文理通顺,可以成诵,切忌生涩。要求文字简炼通畅,容易理解,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总之,在撰写教学论文时要体现“五性”原则,要做到: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实事求是、文字简练,能准确地、鲜明地、生动地表达具有再现性的创造性成果,使教学论文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利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