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6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本科生撰写科研论文的主要原因包括作者自己的爱好和科研课题结题的需要两个方面。
1.作者自身的爱好
有些学生爱好写作,且本身的写作能力较强,有时通过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同时,希望自己的观点能被别人接受,因而对自己的结论或观点进行总结,从而转化为科研论文。如中南大学22岁的“数学奇才”刘路,成功破解了“西塔潘猜想”,并将自己的解题思路撰写为科研论文,并向刊物投稿,从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中国最基金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GBJXC1148);湖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年轻的教授。再者,有些学生从小就对科研活动感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当其获得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帮助时,会积极参与这些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定的结论。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或者是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探讨,将这一活动过程真实记录并进行报导,从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研论文。笔者去年编辑的一篇本科生撰写的学术论文就属于这一类型的稿件。由于作者投稿时没有详细标注其简介,其中的学历、职称栏全为空白,编辑部经过三审评定后,决定采用该论文。当通知作者交导师签名的意见书(根据本期刊社的规定,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应经指导老师同意,并签署署名意见等后才能刊发)时,才知道作者为本科生,没有老师指导其撰写论文,而是自己对读研究生的师姐的科研工作感兴趣,跟随其做了相关的科研工作,然后将得到的研究结果撰写为该论文并投稿。由于这类论文的作者喜欢思考,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写作能力相对较强,且其本科毕业后常会选择继续深造,往往会成为编辑部潜在的作者群。但是属于这类情况的学生论文相对较少,且多是写报导之类的小论文,适合在校报上刊发,真正可以作为学术论文在高校学报上刊发的相对较少。
2.科研课题结题的需要
本科生的科研结题论文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为自己立项的科研课题撰写的论文,另一类是参与指导老师的立项课题撰写的论文。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这一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高校除了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外,还自主立项,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这些课题的结题材料中往往要求附带发表的论文,因此,本科生的科研论文逐渐渗入高校学报,甚至核心期刊之中。如华东师范大学在科研项目模块的改革中,启动导师制、项目制和竞争制,培养本科生的研究兴趣与综合研究能力。通过师徒制的科研能力训练方式,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在行动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协助研究生进行调查与实验,自主申请学校与学院的立项课题等。因此,本科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辐射效应。自2005年起的6年时间内,该校本科生获华东师范大学“大夏基金和科学商店”立项74项,获得“大夏杯”奖19项;有190人次参与了65项教师课题研究;约40%的本科生参与师徒制科研训练计划;2004~2007届本科生在校公开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有10余篇论文发表在CSSCI期刊上,2篇发表在SCI期刊上。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参与,能力与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因为科研课题结题原因而撰写的论文,通常是基于课题研究而写的,文章的研究目标比较明确,因而多能把握该研究范围的学术前沿,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这类论文往往能获得编辑的认可,从而选择刊载这类论文。从收到的稿件情况来看,本期刊社2012年刊载的10余篇论文中,基本均为此类论文,而基于自身爱好撰写而被刊发的仅1篇。因此,后续常见问题分析中仅针对此类论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