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是大学教育最后阶段的学习和训练环节,也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同时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及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两环节,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技能得到巩固与提高,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等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虽然毕业设计和学士学位论文写作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近几年由于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在校生数量急剧上升,使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也造成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导致了毕业设计质量和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下降
本文结合多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和学士论文写作的体会,就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做如下阐述。
一、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是目前就业压力大造成的;有的认为是扩大招生,造成学生素质下降和教育资源不足造成的;另外有的专家认为大学本科教育一直秉承“严进宽出”的传统,大学生只要按时交上毕业论文,就能稳当地拿到学位,毕业论文应有的考核功能自然得不到真正发挥,从而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尽管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毕竟教师和学生是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实施的主体。
(一)教师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指导教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校不抽查,只要交了毕业论文,学生就能够获得学位,因而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第二,由于扩大招生,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必然增多,而学校其他硬件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且多数毕业论文是在很短时间内集中完成的,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多的压力,使指导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每名学生进行指导和论文的修改;第三,指导教师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不足,从而对学生思想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学生也学会了在毕业论文创作过程中偷懒或投机取巧。另外,在缺乏指导教师和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为了使学生按时毕业,个别学校(院)甚至要求教师必须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使指导教师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从而放松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造成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二)学生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严峻的就业形式导致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找工作中,而忽视了对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的重视。常常是为了获得工作,基本不做论文课题,只等到快毕业时,才匆忙从网上下载一些文献,移花接木凑成一篇论文,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论文;第二,由于许多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这一代依赖性较强,动手能力较差,总是希望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就获得,同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彼此间缺乏协作精神。这些原因大大降低了学位论文课题的难度和深度,因此,毕业论文也难免质量下降。
二、师生互动性的主要内容
我国古代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意即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分析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质量下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即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即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渐由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而教师则由主要地位转向为辅助地位。
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完成过程中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不断相互作用的状态。在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完成过程中,学生是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的主体,师生互动的实质是一个矛盾统一与协调的过程。如果教师具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具有民主的观念,把学生看作与自己具有平等地位的人,以学生指导者、顾问和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之做出正确的判断,把教师的目的转化为了学生自己的需要,即把施加的影响根植于师生情感交流之中,将会产生积极、主动、有效的互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体现在选题、文献调研、试验研究、论文撰写、及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所以指导教师应该随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二者的合力,提高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的质量。
三、科学选题和文献收集的师生互动
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第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指导教师应该发挥主动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加毕业设计。可以由学院或系组织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双选会”,每名指导教师扼要介绍个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意义,或者就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写作内容加以说明,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将来工作的意向来选择指导教师或研究课题,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确定论文研究内容,这样保证选题既有科研训练背景,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师生的互动效果。
指导教师和毕业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精心的组织和指导,共同探讨毕业设计的详细计划。指导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师的研究课题申请书和发表的相关论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课题的概况,同时教会学生查阅文献和课题设计的方法。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周)内做好课题设计,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案和方法,其中包括试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组织学生讨论试验方案,根据具体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毕业的选题和文献调研对于初次接触科研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可能对此很不适应,所以指导教师此时应该多督促、多指导、多鼓励。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不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督促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科研材料让学生来完成,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另外,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到基层,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解决问题能够给生产和农民带来的好处;同时在科研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多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自己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更多地了解当前课题研究的前沿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更快掌握读书报告的写作和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甚至是科研课题的申请等,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并对毕业实习产生兴趣。
四、开展试验研究的师生互动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师生双方互为补益的关系,是师生合作的基础。教师常常会从学生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己,而学生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一阶段能够充分体现师生互动,所以指导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学识和人品两方面同时得到学生的佩服。
在试验研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对于那些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对于出现的问题如何去思考和解决。比如柞蚕丝腺细胞数目如何计数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回忆丝腺的特点———由两列细胞抱合形成,且丝腺细胞数目固定不变,引导学生根据此特点来探讨计数办法,即采用醋酸地衣红染色的方法来计数丝腺细胞。对于那些超出本科生所学知识范畴的问题,则要给学生详细讲解问题的要点和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保证试验顺利进行。比如在研究柞蚕丝腺细胞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过程中,学生会提出:“酶是如何提高和促进生化反应速度的?”这一问题即属于硕士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课程中涉及的内容,所以可以给学生讲解蛋白质的结构、酶的反应机制等问题,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也可能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创新。对于那些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指导教师不能敷衍了事,应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查阅文献并和学生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有些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要求学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严禁编造试验数据。在这些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去查阅文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论文写作的师生互动
科技论文的写作与一般文章有很大的区别,要使学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并争取发表,需要学生认真整理试验数据、专心写作,且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可以选择2~3篇高质量的科技论文作范文,让学生认真阅读,体会科技论文的写作要领;和学生一起分析论文的结构,并详细讲解论文的题目、摘要(中英文)、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及参考文献等各部分的写作目的、格式、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切实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试验研究的目的和结果独立完成论文初稿。而后,指导教师应该认真审读论文,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科技术语使用不当,分析不深入,甚至错别字等,并提出修改意见,由学生做进一步修改。这样学生和教师在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过程中互动起来,两者都能从中获益,即学生可以通过这种锻炼切实体会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技巧及其严谨性,明显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则可能会从学生的分析和写作中获得某些启示,拓宽研究思路,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着眼点。
六、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师生互动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毕业实习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的时机,也是他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指导的好机会。所以,首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答辩前认真准备,熟练掌握论文内容及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制作答辩幻灯片,讲解答辩技巧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可以建议几名学生之间在准备期间互相帮助,互相提问和建议,以达到互相学习和促进的效果。在论文答辩前组织学生进行预答辩,以考核学生的准备情况;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为论文答辩做更充分的准备;同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要充满信心的走上答辩台,展示自己的风采。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习及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这一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往往被广大指导教师所忽视。毕业论文答辩后,学生基本处于准毕业状态,他们与教师之间处于更加平等的地位。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与他们交流,使他们畅所欲言,谈谈他们对毕业实习的感受和对指导教师指导方法的建议,这些有助于指导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指导方法和策略,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毕业指导的质量奠定基础。同时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早日适应未来的工作。
七、师生互动的重要效果
多年来,通过在指导本科生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使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作者指导的20篇论文中有6篇论文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其中1篇为校优秀论文一等奖),并有2篇论文经整理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已有2人攻读或获得博士学位,6人攻读或获得硕士学位,参加工作的学生也都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总之,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可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