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9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1.答辩教师不能翻阅全部答辩学生的设计时,应该在答辩前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如大家集中起来听取每位指导教师关于设计题目的介绍,了解学生在设计中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等,提高所问问题的针对性。
2.答辩前指导老师对该组每位学生进行基本评价并形成报告,提供给答辩教师作为参考,内容包括学生的整体设计情况、各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学生的主动性和认真与否等,这样的做法,把答辩成绩和过程管理相结合,不仅能督促学生全过程认真对待毕业设计,也能使答辩教师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3.答辩前设置由非指导教师担任的评阅教师,评阅教师对批阅的设计同样做出评价意见,给出评阅成绩,作为答辩教师答辩时的参考。
4.答辩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介绍和评价报告,了解完答辩学生的设计题目、设计整体情况后,要认真思考设计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设置,如何进行提问或引导学生回答,要让有针对性的问题体现学生的设计水平和设计收获,使得成绩的评定更紧密地和设计过程相联系。
5.制定详细的答辩评分标准,使成绩评定表格化、明了化。从图纸和计算书的质量、语言的表达、思路是否正确、能否体现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并把评分标准向学生公布,让学生也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对提高答辩的整体质量有帮助。
6.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进行翔实的记录以备核查,为答辩成绩争优和不及格的确定提供依据。普遍的做法是各答辩组先给出成绩,然后进行汇总并讨论决定学生答辩是否为优秀或是否通过,由于不同组别情况不尽相同,标准不是很统一,把每个答辩组成绩好的评定为优秀和成绩差的作为不通过的后备人选,都有失公允,因为在一组差的同学拿到另一组来看并不是最差的,在一组优秀的在其他组并不一定是表现最好的,因此,应该把每组答辩成绩靠前和靠后的学生的答辩记录进行对比,讨论一下题目的难易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并结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评价报告最终做出优秀或通过与否的决定,千万避免答辩定结论的局面产生。此外,对于争优和不通过的答辩,也可以采用公开答辩的方式,邀请相关施工、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作为答辩教师,整个答辩过程允许老师、学生旁听,而这种做法越来越多地被高校采用,且规模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