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浅析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2015年05月14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1.论文写作概况

论文是学术论文、科学论文或研究论文的简称。它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表述为科学领域成果的文章。它包括两大类:一是科研工作中的研究报告、科学论文、学术专著;二是高校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论文旨在探求科学规律、发展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前者着重阐述作者的新发现、新见解,不重复一般的知识和成果;后者可以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论文是议论文的高级形式。通常学术论文被定义为:“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践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见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因此,论文不但具备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而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平易性等四个特征。

论文发表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标志性指标之一。最显著的例子是,作为科技、经济、军事强国的以色列,其技术人员每千人发表论文数居全球第一。对高校学生而言,论文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它也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测试。论文水平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综合性的训练过程和考核过程。论文质量不仅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学习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还可以折射出多学科的教学效果。

2.写作论文要有正确的态度

初写论文的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是在选题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盲目性,急于求成,没有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做出充分估计,选择难度和范围太大的课题,乃至于选出课题后, 还不知如何下手。二是信心不足,有的同学虽然平时对于某方面问题已有独到的见解,就是不知如何用论文的形式予以表述。

那么,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高校学生论文写作有自己的优势:高校学生,较为成熟,学习目的明确,尤其是硕士生阶段,大多数同学能够立足本身专长,联系自身学习实践,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某个课题,对于生产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许多同学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较强,能够在较高的层次审视、解析选定的课题。另外,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背景各异,他们对各种选题有着广泛的兴趣,同一选题也有多个不同角度,其论述方法也各异,这种多样性无疑对提高论文写作大有裨益。当然,高校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盲目追求或照搬一些高、大、全的选题, 论文定位不当;论文分量不足,雷同于杂感、随笔;所选课题脱离所学专业内容;论文写作未能与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选题内容陈旧、重复,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选题草率,信手拈来,结果误选了不适合自己的选题;部分同学忙于兼职,精力分散,投入不足。

其次,论文写作要有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有很多同学“谈论文色变” ,觉得书读得不多, 知识贫乏,写起论文来,言之无物。要把所有的书读完再写作论文,显然不现实,书海茫茫,书是永远无法读完的,因此,只能边读边写,针对确定的选题,集中读一些相关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在读书、收集材料中勤思考,多提炼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另外,我们必须有意识地选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一些学术杂志和名家论文,同时阅读论文写作方面的丛书,掌握一些论文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培养自己论文写作方面的顽强毅力。只有勤学,才能学好论文写作;只有苦练,方能提高写作能力。

3.关键在选题

选题之前,首先要分清课题与标题。课题是学科领域中需要研究、探讨的特定问题,是研究人员想要获取结果的具体项目,有着明确的研究方向与范围。标题是研究人员将研究过程的内容材料,概括确定而写成的论文题目。它可以在论文写作之前,也可以在论文写作之后再确定,还可以根据论文的内容进行更换,具有某种范围的自由度。

通常经过研究后的课题可以产生三种结果:(1)获得预测的结论,可将研究过程的目的、对象和范围写成论文,此时若将课题作论文标题,显得宽泛有余。(2)没有获取任何结果,论文自然无从写起。(3)全部或部分偏离原先设想,获得新的结论,论文标题与课题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离。可见,论文标题一定包含在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之中,人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目标便称之为选择课题。选择课题是写作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选题是确定研究方向的重要突破口, 它标志着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开始。因而选题须得深思熟虑,切忌信手拈来,必须遵循创新性、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搞科研、做学问的人,对事物要有敏锐的观察洞见能力,要善于抓住一些微小现象,进行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总之,要善于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还要敢于推翻旧学说,敢于挑战权威。创新还意味着对现行现象进行补充完善。

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

必要性原则。选取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关的课题;选取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课题;选取符合教学规范化要求的课题;选取以专业课内容为主的课题。

可行性原则。从大的方面考虑,课题研究的时代条件是否成熟;要适合自己实际,难易适中,扬长避短;要考虑自己的兴趣,还要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时间宽裕情况。

此外,选题还可以考虑导师的专长, 若是自己所选题目是导师的专长,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获得最好的指导效果。

选题除了遵循以上原则,还有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一般说来,从自己熟悉的社会实践中寻找,社会实践是人们永恒的科研源泉;从文献资料中寻找, 通过阅读和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继承前人优秀成果,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积极思考,从中得到启迪;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中去寻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论文写作便成了一种享受;从热门话题或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上选课题;从冷门或处女地上选题。

4.基础是材料

“巧媳难为无米之炊” ,一语道破了占有资料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美国科学研究基金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究基金会调查统计,科研人员(社会科学)用于各种研究活动的时间为:选定课题(7.7%)、情报收集与信息加工(52.9%)、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32.1%)、学术观点的形式(7.3%)。这组数据说明,在科研工作中搜集、整理资料所用的时间占了全部科研时间的一半以上。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起大容量、高效率的信息资料库,要求我们广搜材料,精选材料。

要想占有大量而全面的材料,需要靠平时日积月累的功夫,注意收集不同时期、不同观点、不同角度的论著,防止偏差。搜集材料有各种途径:首先,要广泛地阅读与选题相关的图书、资料和文件,注重研究,并注意获取“零次情报”(日本人提出的概念,它指人们在接触、交往过程中产生、传播和被接收的不具有确定载体的信息)。再次,通过实验,有目的地观察和统计获取资料。最后,运用计算机检索,快速、准确地掌握选题相关资料。

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科学生来说,占有大量资料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阅读与记录。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如何读书呢? 浏览、通读、精读是三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这三种读书办法,大多数同学采取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延伸出其他研究应用性的读书方法。比如:评读、研读。评读就是对书中的若干观点进行剖析评价,在精读若干同类书籍之后,很自然地进入了一种境界,有了自己的体会或是某些质疑,提出高于作者、甚至与作者相左的观点和思路,这也往往是一篇很好论文的构思。研读就是在精读书上的内容、熟练掌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索性的阅读。把书的内容往纵横方向延伸,读懂书外的内容,对于书中尚未涉及或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学术性的探讨,并研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以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记录资料是论文写作的一项基础性劳动。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读书好比渔人撒网,作笔记就好比收网。很多人认为,读书笔记是大脑的外储器,是启发思维的催化剂,最能激发灵感的聚宝盆。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通过手脑并用,更好地吸收、掌握论文写作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这是复印机等现代文明工具所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