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1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处于本科学习阶段的学生是否已经具有这种创新能力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状况进行考察以获得结论。
( 一) 论文的选题
论文的选题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开始步骤,选择恰当的题目是论文实现创新性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从什么途径获得一个题目,学生往往在一开始就感到棘手。从学生偶尔触发的兴趣出发,所选择的题目往往过大,有的甚至需要一本著作的容量,这完全超出他们研究时间和研究能力的控制。从已经发表的专题文献资料中寻找题目是另一个途径,但实际选取的题目经常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题目。而对于这类题目,由于研究者众多,也难有创新的可能。鉴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选题不当,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一些高校采用的做法是,由指导教师提出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题目作文。这种改革措施固然可以避免学生寻找选题带来的困难,但是,选题不只是确定一个题目的问题,而是与前期研究密切相关。在确定题目之前,需要针对实践问题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从中有意识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而且,选题也与研究意义连结在一起,在确定题目之前,对选题范围内所提出研究的问题具有何种理论和实践意义必须要有所把握。对学生来说,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均没有做过,在题目确定之后,这些工作不可缺少。而这些工作仍然是他们无法跃过的障碍。而且,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探索问题的兴趣感,学生只能被动应付。
论文选题上的困难反映了本科生专业实践经验上的准备不足。一个既能引起自己研究兴趣,同时又可能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选题通常来自于社会实践。而对于本科生来说,这种条件尚不具备。由于本科生四年学习以接受专业的理论知识为主,因而很少有机会参与专业的社会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只有毕业前的社会实习。在这种实习中,学生才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建立起自己的一些专业实践经验。然而,由于教学计划上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毕业实习时间上安排上不能调和,毕业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不能提供直接的帮助。
( 二) 论文的观点
学术论文必须要有理论观点或命题。理论观点是论文的灵魂,也是学术论文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具有创新性的反映。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是,本科毕业论文缺少一个作为论文中心思想的理论观点。由于这一点,论文通常以题域为限形成论文的框架,凡是与选题范围有关的信息均可能被罗列进来,论文内容也因此成为大量相关材料的组合,因而论文组织结构之间比较松散,缺乏一种内在联系。尽管在研究的题域内,就具体问题,也能形成一些分论观点,但在总体上未能围绕一个什么基本观点展开论证。严格说来,这样的论文只能说是一种专题研究报告,而不是学术论文。然而,即使这些分论的观点也常常不是作者的原创性,而是将前人已经提出的观点排列组合而成。
学术论文没有中心观点,这与本科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关。一个中心观点首先来自于理论问题的提出。观点是针对提出的理论问题所作的回答,表现为一个命题。它需要运用抽象思维,透过实践性问题的表象,将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观点的创新是正确的提问之后才有可能形成,它不能离开对前人研究成果消化、吸收,并通过自己的研究运用批判和想象的创新思维予以实现。然而,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创新思维能力难以获得这种保证。一方面,创新思维能力受制于获取知识的方式,创新思维能力是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并作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接收知识,学习的内容是以教科书为权威文本。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通过标准化的考试试卷予以完成,这就造就了学生直线型思维、从众型思维、权威型思维的思维方式。其结果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反而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另一方面,创新性思维能力依赖于专门的学术训练,使这种能力的开发和增强。但是,本科生这方面受到教育很薄弱。本科生在校学习以吸收知识为主,而理论研究属于更高层次创造知识的活动。从现实状况来看,学生几乎没有学术研究方面的训练。尽管在制度改革中,各高校对本科生往往有学年论文制度性规定,但由于指导教师的资源有限以及学校财力投入的缺失等原因,学生独立完成的难度较大,只能马虎对待,因而这项制度难以发挥它的实效。
( 三) 论文的材料
论文观点的提出之后必须予以论证。论证过程离不开各种证据材料的运用。这既是论文形式上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创新的观点得以形成的基础。在实际状况中,本科毕业论文使用的文献材料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内容上主要是专业上的一些常识。这从论文所使用的参考文献中可见一斑。在为数不多的参考文献中,多数列举的是一些教科书。教科书反映的是专业的基础知识,作为理论上的常识,它通常不能作为参考文献。针对观点的论证,由于无法提供充分的论据,因而无力批判前人,突破前人的研究结论。在这种情况之下,将别人的研究材料经过剪切加工之后变为自己的东西也就自然不过。
论文材料上的问题反映了本科生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上不足。学术研究不仅需要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专业深度知识。在本科学习阶段,学生接受知识以是教科书内容为主,而教科书中内容均为各学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属于常识的范围。而专业深度知识既要求有长期的积累,也要紧密关注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以便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然而,对于本科生来说,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精力上,均没有获取这些知识的条件。本科生在校仅为四年时间,学生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需要学习的内容广泛,不仅要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要学习与学科无直接关联的一些知识。我国本科教育一直提倡本科阶段的通识性教育,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校开设多种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即便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由于在学分上所施加的硬指标,学生也不得不予以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