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8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一、内在原因
1.缺乏写作能力
学生缺乏写作能力,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大部分时候都是为了考试。毕业论文写作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较高,而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强,知识应用能力较弱。尽管在高考时语文是文理科都必考的科目,文科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普遍比理科生大,写作能力一般也比理科生强,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文科生学习语文的应试性强于应用性的状况。所以,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学习语文的目的都包含应试,真正出于兴趣的很少。并且,语文老师要按照应试的指挥棒讲授语文,导致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不强,写作能力得不到发展。在大学,学生仍然在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就业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读研究生要考试,许多工作上岗要考试,到政府部门工作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去司法部门工作要参加司法考试,工作后还在经历多种考试。考试成为一个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就意味着能力。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要把老师的讲课内容做好笔记,课后背熟,就可以应付考试了。这种重考试能力,轻应用能力的思想,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差,影响毕业论文写作。
2.教师指导不到位
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通常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老师布置论文题目、学生查找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论文答辩,持续大约3个月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学生从未受过论文写作的训练,不知道学术论文是何物,更不知道如何写。指导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给学生布置毕业论文,是完成一项培养计划内的任务。教师的指导,更多地表现为如何要求学生,实质是一种监督,即使指导也只是宏观性的,象征性的,学生听了如坠云雾深处,茫茫然不知如何下笔。
3.课程设置上的缺陷
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从课堂理论教学到课外实践教学,乃至评价体系,与论文写作有关的课程非常有限,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应用机会较少。实践课程普遍不受重视,有的专业虽安排有学年论文,但几乎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阅读量的缺乏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单一,学生眼里的专业课程,就是听课、记笔记。如果老师不要求课外阅读或照本宣科,学生的知识面就更窄。毕业论文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而在上述情况下,要写出有一定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实属天方夜潭。
4.论文要求欠合理
大多数学校要求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字数在12000~15000千字,并要求有所创新。字数偏多和创新,对本科生来说是比较难以克服的两个难点。缺乏写作能力和专业能力,既要满足字数要求,又要做到创新,几乎不可能,为达到这两点要求,学生不得不抄袭。
二、外在原因
1.就业压力导致时间有限
毕业论文大多安排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学期。绝大多数毕业生因为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最后一学期,甚至从第7学期就开始到处投递简历、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和各种各样的考试,忙得不亦乐乎,很难静下心来写论文。有少数同学到快要交论文了,还没动笔,以至于最后用一周时问,抄袭出一篇论文。
2.发达的网络为学生的抄袭打开方便之门
很久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浆糊加剪刀。现在不用浆糊和剪刀,发达的网络为学生论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学生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地复制、粘贴,3个月的论文写作期限,用这种方法,最慢的速度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论文。
3.对论文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非常关心大学毕业生(主要是指本科生)的就业率,要求层层上报,很多学校对各个学院(系)工作考核的内容中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毕业生获取双证(毕业证与学位证)的比例,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的前提也是要求毕业生要有学位证和毕业证。如果学生不能通过毕业论文,就拿不到双证,就没法就业。各个学院(系)为完成指标,保证就业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条潜规则:尽量让学生通过!老师自然会降低对论文的要求,即使抄袭也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