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4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的理论性文章,它所运用的语言属于科学语体,或称理智语体。这种语体给人的印象是:一大堆深奥的概念、术语,复杂的长句,逻辑严密,文风冷峻。在这样的语体里,语言的生动性往往被其客观、严肃、思辨的色彩湮没了。这往往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学术论文语言并不需要生动,学术论文的语言并不具有生动性的特征,由此,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要不要讲究生动表达的问题上,就形成了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写学术论文,只要释理充分、准确、严密就行了,语言表达生不生动是无关紧要的。
学术论文的语言的确有别于一般文章的语言。这种科学语体的语言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概念准确,判断严密,推理严谨;二是大量使用单义性的专门术语、抽象词和反义词;三是多用逻辑性定语和复合句;四是修辞上基本不用想象、夸张之类的修辞格。”比之文学文体、政论和其他应用性文章的语言,“它是以内容的科学性、概念的准确性、判断的严密性、推理的逻辑性、用词的规范性为特征的。”但是,学术论文也像一般文章那样,是写给人看的,它的语言也同样需要新鲜、活泼、富有文采,易于吸引人、打动人,也就是说,学术论文也应该讲究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这样论文语言才会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果一说学术论文,就以为是板起面孔长篇大论说道理,不需要生动的、富于感染力的语言,那么,“作者的新见解、新观点就会湮没在呆板乏味的阐述中,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可见,语言的生动性是一切文章都要讲求的,学术论文也不例外。
误区之二:生动=多用修辞和华丽的辞藻=浅薄浮华,此与论文的科学性和深刻性很不相宜;论文语言应该完全摒弃这种浅薄浮华的东西,如此,才能保持学术论文深沉、严肃、高级的面孔。
生动是指语言新鲜、鲜明、活泼、富有生气。认为语言的生动性不过是多用修辞和华丽的辞藻,这是对生动性的片面理解甚或曲解。其实语言的生动性也可表现于材料的新颖、形式的特别、句式的活泼等方面。生动性是语言的一种魅力,它浸润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使枯燥无味的变为生动有趣,使深奥抽象的变为直观形象。真正的生动不是一种浅薄的调笑,而是一种有深度的幽默,它表明作者对论述对象的把握和对语言的运用都达到了更深入更从容的程度。事实证明,论文语言的生动性与其本身的科学、深刻、严谨、冷峻并不矛盾。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其中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声,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剌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这两段文字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来描述“封建的社会主义”和这种社会的“贵族们”,语言极其生动形象。也正是透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我们对什么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及其“贵族们”有了清楚的了解和鲜明的印象。在生动活泼的语言之间,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它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读过这两段文字,你还能说生动的语言会影响文章的深刻和严肃吗?
误区之三:论文语言越深奥难懂,越晦涩枯燥,让人读得越艰难,就越表明论文水平高。
这是比前两个误区更深的误区,一个极其可怕的误区。如果说走进前两个误区的人,一是由于对论文语言的生动性认识不足,二是由于误解了生动性与科学性、深刻性的关系,那么,走进第三个误区的人,则是由于一种天然的偏见与虚荣———其偏见是:以为学术论文越深奥艰涩难以卒读越美、越有水平;其虚荣是:把原本不高深的东西用“高深”的语言包裹起来,故弄玄虚,假装学问高深来唬人。学术论文的确是专门性、系统性、理论性很强的文章,写学术论文是不可避免地要用到许多专业化的术语和抽象概念,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从而导致论文的内容及语言都有一定甚或相当的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论文语言越深奥难懂、越晦涩枯燥,让人读得越艰难,其论文水平就越高,并不意味着论文语言要拒绝平易和生动。
优秀的学术论文总是将学术性与可读性融于一体,尽量把深奥的学问用平易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增强别人阅读的兴趣,减少他人阅读的难度。其高深在于于其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这是真正的高深,不是伪装出来的高深。那种故意玩弄新名词和专业术语,故意用语隐晦艰涩,将一些原本并不高深的命题罩上深奥的外衣,使人读后不得要领难明其意的做法,事实上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一种沽名钓誉的丑行。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生动表达方式大致有下述几种:
1、使用特别的形式
学术论文属于规范的论说文体式,其内容构成和体式风格都有严格的要求。从体式结构上看,学术论文是严格按照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顺序进行结构的,其程序是先提出问题,再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亦步亦趋,中规中矩,不讲究曲折变化。不过,这种严格的“不讲究曲折变化”仅指其内在的逻辑顺序,即不能颠倒绪论———本论———结论这样的逻辑顺序,至于其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仍可以有一些新颖特别的形式,例如对话式等。
柏拉图的所有哲学论著就是采用对话形式写就的。这种形式创设了一种请教、讨论、商榷、引导的具体情境,既利于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他的哲学观点,又利于启发无知面和批驳对立面。由于采用的是对话形式,口语化色彩浓,极少深奥的概念术语,语言明白易懂、生动活泼;结构形式也轻松灵活自如,没有一般哲学论著的森严外观和复杂结构。如在谈摹仿和灵感的《伊安篇》里,柏拉图让全希腊最杰出的颂诗人伊安和苏格拉底对话,对话的中心议题是:颂诗和写诗都不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全篇的逻辑顺序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固定程式安排的。在经过一番讨论和引导之后,伊安终于同意苏格拉底的观点:“宣扬荷马的本领不是凭技艺的知识,而是凭灵感。”(罗志野)这是苏格拉底着力使伊安明白的道理,也是全文的结论。全篇语言生动形象随意,看不到深奥抽象的概念术语和结构复杂的长句,看不到要费很大工夫才能读懂的高深莫测的理论语言,只看到明白如话的普通语言。但就在这普通明白随意的对话里,柏拉图却提出了“迷狂说”这样一个“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文艺心理学中的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问题”(罗志野)。我想,这就是大学问家的学术风范、语言风范———于生动平易中见深邃。
2、使用新颖的材料
材料是“产生论文灵魂(论点)的依据”,也是“构成论文躯体(要素)的血肉”,使用新颖的材料,可以使全文的观点出新意,使全文的内容出新意,让人读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获得生动的表达效果。可以说,但凡成功的、优秀的论文,都很讲究使用新颖的材料。论文使用新颖材料的几种典型情况是:
1)、使用时新的材料,使论文紧扣时代的脉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如《写作》1999年第5期刊登的论文《创新与变异———谈报纸中的新词语》(巴晓芳),全文使用的语言材料都是非常新颖的。在论文第二部分的“新创词”里,作者列举了“炒作”、“磨合”、“摆平”、“黑客”等几个常见的新创词,对它们的语义进行分析;在第三部分论述词语翻新使用时,作者列举了“下课”、“老虎”、“菜单”、“大王”等几个词语,阐明这些词的翻新使用情况。所有这些材料,都是近年来产生的新的语言现象,折射着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纵览全文,你会深深感受到90年代、电脑时代的强烈气息,从而平添一分阅读的兴趣。
2)、使用鲜为人知的过去时代的材料,使论文出新意。过去时代的材料是写作论文的宝库,做学问的人总免不了要在这个宝库里翻来翻去,寻找适合自己用的东西。其中有一些材料是被翻来覆去用旧了的,如一说到精心选词,就必举“僧敲月下门”的“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这样做,虽然没错,很稳当,但不免让人有陈旧之感,缺乏新意,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亦即表达不够生动。勤奋的学问家不会满足于使用人所共知的材料,他会在材料的宝库中仔细寻找鲜为人知的东西,使论文出新意,既增强学术性也增强可读性。
3)、从新的角度剖析材料,从而使文章别有洞见。一则材料往往含有多方面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特别是从反向或从一般人看不到的角度去分析材料,常能以奇制胜,出新意更出深意。如在《图书出版美学》中,作者在论述图书美的跨时空性时,有这么一段话:“图书的美不仅能跨时间,而且可以跨越空间。余秋雨在散文《道士塔》中写道,原敦煌保存的中国的古代图书,在清代末年被西方帝国主义掠夺,现已成为他们国家的国宝,这在社会上是一种丑恶,但它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图书的美是不同地域空间的人都能够欣赏和喜爱的一种跨越时空的美。”这里,作者就进行了反向思维,很巧妙地论证了图书美的跨时空性,其论据与论点的关联有出人意料之美。
3、使用修辞方法
学术论文一般是阐述比较复杂、深奥的学术问题的,其科学性和学术理论性注定了论文的表达必须平实、质朴、严谨、客观,语言以消极修辞为主。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学术论文绝对不能要修辞。有时候,为了更好地阐明事实和道理,也要用到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这就象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有时也要用些说明和议论一样。优秀的论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时,很注意用修辞的“必要性”和“度”,该用则用,既不吝用,也决不滥用。恰当得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有一段话:“艺术家是预言者,他们开辟道路,指引方向,走在时代的最前头,拖拉着一车车彷徨迷惑、牢骚满腹的普通民众……今天还是仅适用于内在和谐的法则,明天就会被用来支配外部世界的和谐……艺术家是构造一种文化的强有力的国王。”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艺术家比作“预言者”和“构造一种文化的强有力的国王”,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作者的观点。《图书出版美学》在论及图书美的共同性时说:“希腊的荷马史诗,满足了全人类对神奇与辉煌的共同追求;文艺复兴时期卜加丘的《十日谈》,满足了全人类对自由爱情的肉体追求;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则满足了全人类对自由爱情共同的情感追求;现代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满足了全人类对人类自身坚强品格的共同追求;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满足了全人类对罪恶的反对和对超凡智慧的共同追求,因此,这些图书在全世界都是受欢迎的,被认为是美的。”这一串极有气势的排比句,生动有力地说明了人类对图书的审美需求的共同性,从而论证了图书美具有共同性。
4、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那些能够形象地、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词语。在灰暗沉闷的论文阐述语言里,若加入一些生机勃勃的、富于表现力的词语,给人的感觉会象是深宅大院里的一丛花,花很美,整个院子也因此而美。让我们读一读特里·伊格尔顿的《美学意识形态》第68页的第二自然段:
美学还可以成为哲学的助手。因为在审美判断的领域内,客体是完全暴露的,是真实的但完全因主体而存在的,是名副其实的物质自然,对心灵而言物质自然是相当柔顺的。尽管这些客体的存在是偶然的,它们却表现出一种神秘而必然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我们与对立于我们的所不可知的优美联系起来。在审美表象中,我们惊喜地看到了非异化的客体的各种可能性,这种非异化的客体是商品的对立面,它如瓦尔特·本杰明的“预感”现象一样,恢复了我们温柔的凝视,并细声细语说道:它只是为我们而创造的。在另一种意义上,这种形式的、非感觉化的审美客体扮演着主体之间的交汇点的角色,它又可以被读解为它所抵制的商品的精神化受体。
这是一段典型的学术理论语言,术语多,语意晦涩抽象,表述严谨客观。但在严密刻板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飞跃灵动的词,使整段话于抽象中见形象,于深奥中见平易,于刻板中见灵活,于无情中见有情,那就是“惊喜”、“温柔的凝视”、“细声细语”,它们准确而生动地传达了非异化的客体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
5、使用活泼的句式
学术论文“在句式上要求整齐单一,单句大多是主谓句,复句大多带关联词,一般都用陈述句,不用倒装句,也很少用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李福林等,P.169)。这是学术论文句式的一般特点。不过,事实上,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学术论文并不排斥活泼的句式,如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穿插使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使用等。
《现代艺术哲学》在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和流行的“投射理论”时,对投射作用产生的机制进行了阐释,其中有一段写道:“对艺术家的上述看法最早应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认为,既然艺术家不能从道理上讲清他们的艺术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就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的创造实际上是在`神性的疯狂'中完成的。这种活动有时被称为`灵感',有时被称为`缪斯',在本世纪以来,它又被称为`无意识'。”这段话共有两大句,前一个大句子较长,句子间有着顺承、解说、因果、并列等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后一个大句子由三个结构相同的简短的分句构成,分句间的关系都是并列关系,显得整齐划一。两个不同性质的大句子配合使用,一长一短、一整一散、一繁复一简单、一抽象一明朗,显出一种参差变化的美感。此书作者还很喜欢和擅长用疑问句过渡,例如:“一个主导现代美学的问题是,我们的审美经验与其他类型的经验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通过审美的方式所把握的对象同其他经验对象有什么区别?”这是某一段的结尾;“那么是否存在着某种一切审美经验共有的,但又不同于任何一种审美经验的东西?如果存在着,它又是什么?”这是某一段的开头。利用疑问句过渡,可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而清晰,并可提醒阅读者注意和思考,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千篇一律的陈述句之中使用一些疑问句,能产生一些变化的美感,能活跃叙述的氛围。
我国古代论文非常讲究句式的灵活运用,以使行文变幻多姿,达到生动表达的效果。如《文心雕龙·熔裁》中说:“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和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辑矣。”开头用一疑问句提请读者注意,简练醒目;之后的解释,先用四个工整的3字句,接着是两个字数稍多的散句,然后再用两个对仗工整的6字比喻句,形成整———散———整的格局,整个解释于工整中有灵活,于活泼中见整饬,读来自然流畅。
6、使用符号、公式、表格、图片等人工语言系统
符号、公式、表格、图片等人工语言系统,是学术论文中常用的书面表达的辅助工具。它有别于单纯用文字表达的自然语言系统,具有直观、简明、集中、灵活的特点。有时,用自然语言半天解释不清的东西,配上一个表格或一幅图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