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学位论文答辩:一堂智慧升华的课程


2015年01月15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不同,在于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完成学位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培养能独立进行创造性研究或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因此,抓住学位论文答辩这一关键环节,严格把好答辩关,将其作为一堂特殊课程来认真对待,就成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治本良方。近十多年来,笔者参加或主持了一些大学召开的学位论文答辩会,有硕士生的也有博士生的。通过总结和反思这些活动,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学位论文答辩不仅是一种获得学位前的必要程序,而且是一堂十分精彩而庄严的智慧升华的课程。

学位论文答辩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它是一堂难得的由外校教授唱主角的,典型的通过对话和辩论方式进行的,答辩双方的学术见解和思想观点之间敞亮交锋的,常常伴随激烈的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以及人格感染的课程。它常常充满了其他课程不具备的即席的学术挑战性,常常闪烁着新奇的灵感,常常流淌着精神生命的清泉。一次答辩虽然仅仅几个小时,但学位论文答辩会上洋溢出一种智慧升华的光彩,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从这个角度看,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特别是研究生,务必珍惜这个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那么,为什么说学位论文答辩会可以和应该归属于一堂课程呢?

一、课程定义及其理论功能

所谓课程定义有很多种,传统的说法把课程定义为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目,如物理课、数学课都是课程,它包含有一定的知识范畴、检查手段、评价方式。笔者前些年在台湾的调查中获悉,他们把现代课程分为四类,一是科目课程(subjectcurriculum);二是广域课程(broad-fieldscurriculum),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相关课程(correlation)、融合课程(fasion)和统整课程(integration);三是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四是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2lum)。显然,这种分类的对象是大中小学校的基本课程,不包括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这种特殊形式。

课程论领域的新观点认为,学校遵循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程序,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所安排的一切活动或情境都应该算作课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位论文答辩由于既具有目标、又有一定程序,还有庄重的形式和规范的评价方式,是由学校和师生经过特别的充分准备的专业学习总结性活动。因此,即使从严格的意义上看,学位论文答辩应当属于一堂课程。

如果从课程的后现代转向来看,学位论文答辩更是一堂课程。相对于统一性、单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等现代主义观点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丰富性、多元性、关联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观点。这启发和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影响和推动了课程观的变革。一种新的课程运动———后现代课程———在20世纪下半叶应运而生。对话以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针对性、灵活性、感染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而成为后现代课程观的一个主题词。后现代课程观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尔认为:“在教育上,诠释框架将课程的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与我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上———或借鉴杜威的话来说,交互作用。这一框架超越(或迂回)了客观主义———主观主义的分离,认为意义是个人与公共对话性交互作用所创造的:与自己、同事、文本和历史的对话。”这实际上就是认同甚至倡导将课程看作是学生个体与自己、教师、同学、文本和历史等的对话活动。他还强调通过与文本及其创造者和我们自己的对话,我们开始更深入地、更充分地理解问题,而且理解作为个人与文化存在的自我。李冲锋和许芳认为,在后现代课程中,对话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单一的、封闭的、僵死的、贴签式的做法,从而把课程引向具有无限可能性、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状态。他们强调对话的过程是建设性的,结果是开放性的,具有无限的发展张力。学位论文答辩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通过答辩前与文本的对话、答辩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答辩后学生自我对话等活动,其过程就是思想观念、学术真理、情感意志、审美品质等交叉影响、潜移默化的过程,其间不仅有思维与情感的流动,有人格与审美的升华,还有知识的创新和学科的滋养,是促进师生学术创造和双方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无疑可以把其作为一堂课程。

二、学位论文答辩作为一堂课程的特殊功能

学位论文答辩作为一堂有特色的开放多元的对话式课程,与传统课程单向独白式的知识灌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八个特殊功能。

1.展示前沿成果,体现学术风格。硕士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其向同行展示的几乎都是学科前沿的成果。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一定要有创新,如有新视角、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结果等,才能被认可和通过。这是不需赘言的。关于后者,这是由于外来专家学者参与答辩会,由于他们不同的学历学术背景、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不同的学术环境而带来的各自特有的个性和见解,体现各自不同的学术风格,无疑给学位论文答辩会感染上丰富的色彩。特别是这些外来学者之间的即席对话,察各名家乃至大师之间的互尊互补、互论互争之气象,简直就是享用一次学术盛宴。

2.提供研究工作的科学方法论的交叉。科学研究的突破,很多时候是因为运用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有不少科学家在自己本行往往无所作为,转换到新方向或新领域,巧妙地用自己原来的经验,解决了在新领域的难题,获得杰出成就。同样,不少研究生由于具有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尤其在跨学科的导师组的指导下,使他们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最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最充分发挥其专长的专业方向。

3.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潜在智能。这里的针对性是指学位论文答辩者,平时很难有机会与这么多的知名学者聚集一起,大家共同针对一个研究课题和成果进行思考提问,惟有学位论文答辩会才创造了这个机会。所以,这种形式给予了答辩人潜在智能的最好激发时机,允许其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学术对话、即席回答,可能把原来沉淀的智慧和淹没的“精品”,激发到水面上熠熠生辉。

4.学位论文与学科发展和诺贝尔奖。中国虽然还没有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先例,但是的确出现过令硕士论文答辩成为博士学位的例子,如曾经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佳话。从推动学科发展和诺贝尔奖看,最近有个例子是美国著名数学家纳什(John F1Nash,1928~),他21岁通过答辩的只有27页的博士论文,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于1994年获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在社会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大师默顿(R1K1Merton)出版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年),后来获得了国际知名的“默顿命题”永留青史的美誉。所以,学位论文的价值,往往直接推动着学科的发展,甚至赢得诺贝尔奖,但其价值不一定是当时能够识别的。

5.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重要帮助。学位论文的选题,对于论文的创新具有决定性作用。华中科技大学等不少大学都强调选题应同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应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实际问题、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背景。笔者熟悉的涂又光、文辅相和刘献君等导师,都一再叮嘱其学生,研究工作一定要从问题出发,不要从概念出发。就理想目标而言,一般要求硕士论文的目标是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某一难题。以教育学为例子,如当代的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失地农民再就业前的培训问题,国外大学进入中国办分校问题等等,回答当前国家和社会遇到的难题。而对于博士论文,仍然以教育学为例,当然要求提高标准,要求解决国家乃至世界级的难题。其中,交叉科学的选题最难,并且风险很大。据笔者所知,国外一般交叉科学研究多半是由那些终身教授提出申请,即使风险大些,搞不出来,也不会在晋升职称上遇到麻烦。总之,理想的博士论文应是原创性的,要求发现人类的真理,解决某一世界难题。

6.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多种才华的表达机会。学位答辩为学生的自信心的表达,理论概括的表达,语言文字的表达,个性特征的表达等等,提供一个极其难得的展示机会。这种机会,有时也让与会的外来学者选择到“栋梁之材”。历史上有过这类佳话,一次答辩会,得到了一位才华出众的青年人。笔者也有过这种经历,那是在东南部的一所著名大学参加答辩会上,对一位年轻博士生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果然在事业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那是1987年,本文第二作者出席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控制论与系统学术会议,该校参与旁听的很多研究生,为引起大会报告人的注意,有的学生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硬纸板上面,折叠后树立在座位前,让报告人不仅看见他(她),还可能记住。其意图是,一方面推销自己,另一方面在提问时省去了自我介绍。

7.对于参与旁听的或等待答辩的学生具有示范启发、扩散智慧波澜的作用。犹如一句意蕴深远的古诗所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用信息论的观点看,信息进入人脑之后,不一定立即反映出来,可能掩藏在某个角落,当你牵肠挂肚地搜索大脑时,它就可能冷不丁地跳出来,过去掩藏已久的那句话让你顿悟。所以,无论哪里的学位论文答辩会,都是在大学校园张榜公布,欢迎校内外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门派的人参加,这已经成为每一所大学的学术惯例。

8.进行学术研究程序的严格训练。国内外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都有一个论文评审环境或程序。要求在导师之外,邀请(或教育部门指定)同行专家或学者进行答辩前的审读,一般提前半年交给审读专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行内规则,提出能否将论文提交到答辩会上的意见。如果他们不通过,则博士生需要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这关过了之后,到答辩会上,如果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反对意见,则休会进行协商解决。最后还是不能通过的,就延长攻读学位的时间。欧美不少发达国家的博士学位答辩会,请的专家有不少都是国际知名同行专家。因此,他们的博士学位含金量高。中国将来可能也会走这条路,因为有了国际一流专家参与,其博士论文的水平自然应该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三、学位论文答辩对现代课程论的超越

当代西方的著名课程论专家如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1G1Smith)等正在努力寻找东方文化中的课程与教学智慧。那么,这些智慧在哪里?我们想,也许从老子《道德经》里能找到极其优美的答案。孔夫子说优秀的教学法应该做到“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但这仅仅是知识传承。研究生学位论文不是这样,其要求创新,要求“无中生有”。对此,老子的《道德经》有一段精彩的哲学论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因为有了中间的孔,才能够发挥轮子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中间空的器皿,器皿才能盛物;开凿门窗建造房子,有了四壁组成的空间,才有房子的作用,所以,“有”是一种功能,却来自“无”的结构。

老子的这种“从有到无”和“从无到有”之间的辩证法,深刻地反映了老子的“大思无限、大音稀声、大话无言、大象无形”的辉煌哲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本来也什么都没有,是后来经过岁月的推移和人类的活动才“无中生有”的。其实,这种“无”,也反映了
教学过程的“无为而治”。对于导师而言,在指导学生学位论文创作时,如果自己有太多的定见,其视界固化后,即教师太“有”了,学生便容易成为“学术奴才”,学生也就“无”了。

《道德经》对研究生导师的一个重大启示是:学位论文答辩过程,就是启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自己去设计建造那座“新房”,形成他独特的“结构”,就是里面空空的,请他往里面摆上“家具”、“床铺”。如果你帮助他做房子,并且把房子塞得满满的,当然什么东西也放不进去了。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深有体会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目前的各门教学的主要矛盾,都是我们的教师太“有为”了。如前所述,学位论文答辩是一次知识创新的“无为”过程。这个“无为”,其实才是真正高明的有为。它深刻地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1.学位论文答辩是一次认识事物的求真过程。关于西方古代的哲学发展,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说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这些学术先贤们对哲学的贡献,多半来自“对话”。西方是用“对话”方式发展哲学的。其实,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也是如此,论语就是孔子与弟子们对话的记录。当然,对话之妙包括了答辩之妙,妙在既有答又有辩,在双方的辩解、争辩、辨析中,既进入客观科学的深层,又进入个人的思维深层。在两个深层里,那些数不清的碰撞,必然闪烁出光芒四射的智慧和精神:如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求实精神、纠错精神、宽容精神、冒险精神、奉献精神、试误精神。这就是答辩之妙,且妙不可言,妙趣横生。

2.学位论文答辩是一次道德人格的求善过程。季羡林在其《留德十年》中说,他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的十年里,他的导师对其在学术上要求极为严格,但始终和蔼亲切,令他如沐春风,也使他有信心、有勇气、有毅力在饥寒交迫、精神极度苦愁中坚持下来,一直看到法西斯的垮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要求其博士生必须读《老子》、《论语》,其中的重要章节还要求背诵,否则不予论文答辩。这对于培养研究生向善的人文精神是极好的引导。本文第二作者在某大学的一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发现学生在参考文献中引用一则英文,该文有一个重要观点无论如何都应该反映到他的论文里,可是论文中却看不到这个观点,于是请学生回答:“究竟看没看过此文?”结果发现了该生伪引。实际上这可以说是学术上的一种不道德行为。因此,对他提出了批评,并举例说明这种伪引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科学发展在历史上曾造成的巨大损失。所以说学位论文答辩,不仅是一种知识求真的过程,而且在求真之中蕴含着一种道德的求善历程。到场的旁听生说,没有想到连一点点虚假都被找出来,学位论文答辩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

3.学位论文答辩是一次心灵艺术的求美过程。认知的真与道德的善,都可以包含在个体的审美意识之中。其实,不论做人还是做事做学问,只要你研究通透,把握本质,都是简单之极。国外有的学者把这叫“极简主义”,我国先哲将此说为“大道至简”。这不仅是一个美学原则,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像爱因斯坦、毕加索等大师都是“极简主义”者,一个心灵艺术的审美大师。笔者认为,优秀的学术论文,不仅具有形式美(如E=MC2)、结构美(如苯的环状)、图像美(如复杂性科学的涨落曲面),同时还有创造性见解的新奇之美(如纳什的博士论文选择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考察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古老的问题,提出了完全出人意料的答案)、情理之中加意料之外的惊喜之美(如科学猜想)等等。在好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答辩人其实都经历了一次审美的洗礼,当然这也是一种价值的再发现。

我们在参与学位论文答辩中曾经感受到,有的研究生答辩,犹如面对一块巨石,经过答辩人的精雕细刻,硬是把似乎原来就藏着里面的生命,细毫无损地活脱脱地剥离出来,这种创造才能,几乎令人叫绝。对于这种“沐浴风雨、到达彼岸”求真的智慧、向善的智慧和审美的智慧的学位论文答辩,笔者把它说成智慧升华。

总之,学位论文答辩是一种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复杂而庄严的特殊对话。对研究生而言,经过这一对话,必将产生一个崭新的自我,这个新“我”,不同于旧我,也不同于他人,而是我成为我自己。这就是一种人生智慧的升华。正如“佛心感言”中有一句名言:“大智慧就是真正的自我。”其实,教育作为智慧之学,其根本目的,就是启发和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自我。所以,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真”便是真正的你自己。这也是孔夫子“为己之学”的传统。由此,其为人为学、文章道德都将迈上新的台阶,逐步实现孔子讲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育人之功,达到《大学》里讲的“明明德”进而“新民”的教化之效,从而使个人自己与家国社群“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因此,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带头回归,重新回到教育本身,让教育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