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


2014年12月18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下文简称“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高校本科生4年学习效果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达到梳理自己知识结构框架体系的目的,使知识系统化、合理化,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制订设计(试验)方案、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及调试能力。显然,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反映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鉴于近几年多数高校毕业设计质量出现滑坡的现象,笔者在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和结合我院近几年来对毕业设计管理方式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本科毕业设计的建议措施。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确有滑坡趋势,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首先是就业与研究生复试带来的冲击。一般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大都安排在第8学期,而这一学期又刚好是毕业生择业的高峰期,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很多学生的考研复试也在四月底悄然而至,由于复试的权重越来越大,也使学生们不敢掉以轻心,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其次是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表现在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态度不认真;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形式。在很多毕业论文中暴露出学生语言文字表述能力较差,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现象。再次是选题带有盲目性。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既不了解设计内容又不完全了解自己能力,仅凭兴趣进行选题,结果往往有不切实际的情况;部分学生选题时,避难就易,只求毕业设计顺利通过,等等。

2.教师方面。目前,高校的多数教师承担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部分教师还承担有产业开发工作,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也有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在选题、指导、评审等程序上不负责任、不严格要求,有的学生甚至拿来一篇从网上搜来的现成论文应付了事,教师也给予通过。有些教师本身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背景,缺乏指导毕业设计应有的基本业务能力,指导水平不高。

3,管理方面。一些学校对指导教师并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放任自流;没有对学生毕业设计提出全面的质量要求和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指导教师只凭自己的感觉对学生进行指导,无要求、更无检查,进而出现了整段整篇照抄。毕业设计成绩评判过于宽松,答辩流于形式。

二、探索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针对上述影响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因素,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1.时间前移、认识到位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与研究生复试对毕业设计质量带来的冲击,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有意识地将毕业设计时间从传统的第8学期向第7学期前移。具体实施方案是:在第7学期前4周让指导教师列出设计课题,并提供课题的简介、要求。课题必须经过教研室讨论、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批准,教务处备案。

在第7学期第6周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意义、目的、步骤、内容以及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和阶段任务。通过介绍往届优秀毕业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评分标准。在第7学期的第7周公布(不显示指导教师姓名的)课题,3周后再由学生选题,以避免盲目选题。在第7学期的第11周,学生选题后,再公布每个选题所对应的指导教师名单,学生在一周内必须与指导教师见面,准备开题。若学生要求适当更改课题时,需与指导教师个别商议,未经指导教师确认,不得擅自更改,少数调整过的课题必须在第13周前报系、院和教务处重新备案。

实践证明,该措施一方面使学生根据选题自然地与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课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对专业课学习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很多学生在第7学期中后期就开始积极介入毕业设计工作,甚至一些学生利用寒假初步完成毕业设计的框架或部分初稿,以便第8学期开学初顺利做出设计方案,很快进入毕业设计工作状态,保证了有效的工作时间,为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客观选题、避免盲目性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教师在确定选题时应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力求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应体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选题既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又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提倡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新模式,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设计和科研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把专业学习与企业技术革新相结合,提升学习科研的实效性。

为了避免学生选题出现盲目性,最好在课题公布3周后再由学生进行选题,目的是让学生针对课题的简介和要求去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熟悉和掌握课题所涉及的知识,了解自己的毕业设计将做哪些方面的工作,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使选题更有针对性,以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3.分段指导、全程监控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整个指导过程可分为初期的任务布置、中期检查和末期验收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学生每周至少要和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进度。在初期阶段(一般在第7学期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工作),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选题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收集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数据、图表等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的先进的技术及发展趋势,特别注意查阅外文资料,调查了解与课题有关的设计过程及有关环节中存有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设想,提出课题的总体规划及要求,并根据课题要求提出设计方案及方案论证。在中期检查阶段,指导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对进展缓慢的学生要多指导多关心,使其努力赶上进度;对进展快的学生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任务,使其尽善尽美。在末期验收阶段,指导教师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的格式来完成;另一方面应在答辩前2—3周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答辩的准备工作做出指导。

4.客观评价、严格答辩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答辩和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全面检查,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此环节工作的优劣不仅对毕业设计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下几届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尽管各学校都采取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相应的有效措施,然而,学生迫于就业与研究生复试的压力及某些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的态度,致使各学校无法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为此,我们从规范管理人手,以质量评价为突破口,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首先要建立较全面的考评指标。我们对原有的评分体系做了调整、充实,从学习态度、设计能力、论文质量、论文综述、外文翻译、论文格式6个方面考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从选题质量、任务量、能力培养、外文翻译、设计质量、论文质量6个指标考察指导教师对毕业生的指导质量;将答辩准备、表述能力、答辩思路、回答提问、设计质量、论文质量6个指标用于考查学生答辩质量。其次是把好答辩关,原则上采取多次答辩、指导教师回避所带学生的答辩、学生上交的答辩论文不显示指导教师姓名、评审教师不记名打分的方式。其中第一次答辩后,各答辩组通过评审统计后选出约15%的不合格的学生进行第二次答辩;第二次答辩由全体指导教师做评委,如果确有答辩不合格的学生,可进行第三次答辩。

由于我们对原有的评分体系做了调整、充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通过考察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工作,促进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和自身的业务提升,提高了指导教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动员会上,可将“考评指标”和“答辩程序”告知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我们还提倡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并已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学术论文,字数符合要求且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经学校学术委员会或答辩委员会审定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可替代毕业论文。

5.成果交流、带动学风是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教学的有效方式。为了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综合的知识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近几年开展了优秀毕业设计巡回演讲活动。首先在毕业班学生中进行横向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如何选题、确定设计思路,如何有效利用文献资料,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等等。毕业生普遍反映,横向交流使他们加深了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其他同学的设计成果和水平,充实了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其次是组织优秀毕业设计的完成者对下几届进行纵向交流,向学弟学妹们介绍自己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以及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谈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重要性,答辩的程序以及考评指标等等。纵向交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他们今后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尽管目前在毕业设计的各个方面还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加强认识、扎实落实、细化管理、规范组织、精心指导、全面监控、科学评价,就一定可以把毕业设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