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使用检测系统背景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思考


2014年12月15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普遍下滑,引起了教育界专家的广泛关注。2013年1月1日教育部颁发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针对论文作假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加大处罚力度,从制度上进行遏制,以促进学风建设,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了更好地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此办法,许多高校纷纷采购了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本校的论文进行抽查或普查。如何通过检测系统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主要问题分析

1.学生因素

各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基本上在第七学期末或者第八学期初启动,而且大部分都持续16周,即每年的12月(1月)至次年的6月上旬。而这段时间正是毕业生毕业实习或找工作的高峰期,在当前找工作困难的形势下毕业生不得不提前准备,参加各类招聘会场和用人单位的面试,有的毕业生往往在第七学期末就早早向学校提交了用人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使得毕业设计(论文)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由于学生在实习期间忙于熟悉单位业务操作,因此投入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精力也非常有限。在就业压力的冲击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有下降的趋势。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手段。然而,大部分论文基本上是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自己独创的东西少,理论阐述深度不足。个别同学的论文复制比太高,抄袭严重。有些学生选题大而空,或者不能做到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这些也是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因素。

2.指导老师因素

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学生人数猛增,一个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许多院校一般都达到10名学生左右。此外,高校给每个教师规定了工作量,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外还有其他相关的科研项目。如果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由于精力有限,自然就会影响论文指导的质量。而对于民办本科院校来说,一方面专职年青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兼职指导教师比较多,会出现个别的兼职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也使得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保证。

3.管理制度因素

各高校虽然都制订了比较全面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工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是只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程序、流程、格式等方面的规范,而毕业设计(论文)的本身质量却依然无法保证,如论文工作量不足、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过于简单、叙述不深入、图表制作粗糙等质量问题。学校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全方位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答辩环节往往出现过于集中或“走过场”的现象。这些因素都使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方法与措施

1.加强过程管理

为了严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需要重视过程管理中的以下几个环节:选题方向和内容要符合本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达到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难易度要满足专业培养方案中对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难易适中,工作量适当;虽然毕业生由于毕业实习或找工作难以返校集中进行当面指导,但是除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等通讯方式之外,仍要保证当面指导的次数和时间;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系统进行查重,低于某个比例(江苏地区各高校自行制订的,基本上以20%和30%为标准)才允许答辩,抄袭严重者推迟答辩;答辩前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须认真审阅学生论文,严把论文质量关,答辩工作不能流于形式。为保证答辩的质量,学生答辩的时间不得少于25~30分钟,合理安排答辩工作的时间、批次及流程等。

2.培养实践能力

为了避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出现纸上谈兵、抄袭资料、拼凑论文等现象,应该从源头抓起,在入校后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科学研究方法、工程设计方法与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实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相关的学科竞赛,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在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深化。理工科学生能够运用本专业设计或研究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开展课题的设计与研究工作。指导教师在下达任务书时必须明确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任务和参数指标,同时,在答辩之前院(系)还要参照任务书的参数指标对学生设计的实物进行验收,填写《软硬件验收表》。文管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课题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的研究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具体,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文管类学生要尽量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证研究撰写毕业论文。

3.加强校企合作

理工类学生在校内进行三年半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模拟实践后,最后一学期全程参与到实际项目和工作环境中,将毕业实习与设计结合起来,在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联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现场教师都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学生具体工作中的指导不仅及时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课堂上、实验室中无法接触到的最新的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言传身教的做人、做事道理。他们是校外毕业设计的师资队伍补充,也是学生刚踏上社会的领路人。毕业设计改革后,实际校内教师指导仅指导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由现场教师指导完成,即由2名及2名以上指导教师指导1名毕业生,实行了双导师制,因此,在落实好企业导师指导的前提下校内指导学生人数可适当增加,缓解专职指导教师人数紧张的压力。

4.规范论文撰写

通过对论文检测结果的分析,有许多高复制比率的论文是因为学生引用不规范或无引用造成的。因此,论文中的术语、图表、数据、公式、引用、标注及参考文献的引用及著录要符合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的规范要求。尤其在借鉴和引用前人研究成果时一定要将引用部分标明清楚,避免发生因为引用和标注的不规范而造成论文复制比增高的情况。

三、结语

各高校刚刚接触论文检测系统,而检测系统能否成为提高当前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的良药仍需要今后多年的实践来证明。笔者认为检测系统只是提供判断论文是否抄袭的一个标准,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院系、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