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一、毕业设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长期以来,毕业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l、选型设计多于专题设计,假专题(不作实验不结合现场)多于真专题,有些选题内容偏少,造成个别学生在最后几星期无事可做,有的专题内容偏离专业性质较远,不利于发挥学生所学的专长,最终影响专业培养质量。
2、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到位率低,指导水平无检查标准,辅导时间无合理规定,影响实习效果。有的为了图省事,毕业设计一开始,就将上届学生所做的同类型题目的毕业设计交给学生“参考”,造成抄袭走捷径现象,一学期下来收获甚微。
3、答辩评分不尽合理,学生20分钟的讲述,30分钟左右的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问题,就决定了该生毕业答辩成绩,这个成绩也就是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
由于们利学生临场发挥不好,加上除指导教师外其它参加答辩老师对该生设计的全过程和说明书不甚了解,评分结果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符情况确实存在,严重挫伤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我系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与实践
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提高毕业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我系自1987年以来,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综合性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有章可循的有效管理办法。我们把毕业设计管理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选题阶段: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搞好这一教学环节的前提,选题既要考虑到一定的先进性,内容又不能脱离专业要求。在时间安排上为使学生提前进入课题和积累有关资料,一般在前一学期的后半学期就安排师生见面进行选题协商。
2、毕业实习与资料收集阶段:有效的毕业实习和资料收集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基础,为了保证毕业实习质量,本着经费包干节约使用的原则,作了以下规定:(l)实习前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拟出毕业实习大纲,明确实习要求。
(2)要求指导教师原则上应亲临现场,保证实习计划的实施。
(3)要求学生实习结束
回院一周内写出详细的实习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经实习答辩评定成绩,交系保存,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得进行毕业设计。
3、设计指导阶段:本阶段是整个环节的重点和关键,时间安排也最长,为了保证这个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如下要求:
(1)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两个单元的辅导,对有些关键间题进行启发引导。
(2)规定
往届毕业设计说明书只能在学生基本完成自己设计之后作为参考用,防止抄袭现象。
(3)不定期召开指导教师会议,听取和了解设计进程和问题,交流指导经验。
4、答辩评分阶段:答辩评分是毕业设计的收获阶段,是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最后的验收阶段。
为此我系对毕业设计和答辩作了
如下规定和改革:
(l)对于毕业论文评分工作,我们规定,凡三年半所学课程总平均成绩达到80分以上者,才能有取得毕业设计优秀成绩的资格。取得该资格的论文提交两名非指导教师认真评审,写出评语,给出成绩。
(2)对于取得优秀成绩资格的学生的评分办法我们采用三三四的计算评分制,即设计说明书的评审分占30%;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评分占30%;答辩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答辩中的表现给分的平均值占40%,这种方法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答辩情况、设计质量和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评出的成绩师生都较满意,改变了以往在答辩50分钟左右时间内由参加答辩的教师给分,而指导教师回避的评分方式,避免了指导教师为学生争分现象。
对于没有取得优秀设计成绩资格的同学其评分办法采取四六开,答辩组教师给出总分数的平均值占总分的60%,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总分的40%,这样做其目的主要对优秀毕业设计进行严格把关。
(3)答辩的组织形式和优良成绩指标的确定:我系根据题目的类型将学生和教师分成3一4个答辩小组,每组学生5]~20人.教师通一6人,根据学院对优良指标的规定(即优秀占全班人数的15%,优良占35一40%),将优秀指标根据取得“优秀”评定资格的人数合理分配给各答辩组,但系里预留l一2个机动指标,目的是个别学生虽无“优秀”成绩评定资格,但毕业设计质量确实很高,有独特见解,对这样的学生由答辩小组提交系答辩委员会考虑,由系组织专家进行二次答辩,若通过了则可动用系里预留优秀指标。
(4)对于极少数毕业设计不认真,达不到毕业设计基本要求者,教师敢于严格要求,不讲情面,给出“不及格”成绩,等毕业后一年返院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