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01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剽窃、抄袭和其它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近年来,学术造假事件频出,恶劣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并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给整个学术界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术诚信危机。
一、学术不端催生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互联网的普及,包括搜索引擎、文献资源库、翻译软件的大量涌现,导致抄袭现象快速蔓延。过去,论文剽窃多靠人工发现,实际上,人工难以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找到稿件剽窃的来源,也不可能熟悉相关稿件的研究领域,这使剽窃作品被查出的风险较小。在网络化时代,人们利用互联网更加便捷,同时也使 抄袭的可能性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手段成为遏制抄袭的重要手段,并且可降低成本。
为遏制论文抄袭现象,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学术领域陆续启用反剽窃软件,《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也在全国社科期刊编辑部中开放使用,并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用以检测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目标直指毕业论文、待发表或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有些院校或部门还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方案。这一举措引起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学术领域的震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说,反剽窃软件的出现,是学术道德沦丧催生的结果。
二、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使用的得与失
目前采用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公司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测慌仪”;另一种是由武汉佳信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两个软件原理大同小异,待检测论文被输入系统后,系统将首先对待检测论文进行分层处理,按篇章、段落、句子等层级分别创建信息指纹,而比对资源库中的比对文献也采取同样技术创建指纹索引。因此,原则上只要检测文献与比对文献存在一个相同的句子,都会被检测系统发现。
开发这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目的,其实质是要借助技术工具来实现人力无法获得的公平,本身无可厚非。但技术工具毕竟是工具,实现公平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因此,我们在反剽窃方法和制度有所改进之前,这个软件不但作用有限,而且还会沦为制造不公的新的工具,从而引发人们的不安。实际上,该软件只能是一个衡量学术论文的最低层级的标准,只是用非常机械的办法,初步核查一篇论文与他人作品有多少雷同之处。它让抄袭者意识到有这样一种软件存在,可能会让自己的诚信问题昭然于天下,其真正作用应该是让论文作者能有更好的诚信意识。
概而言之,目前使用该系统有利的方面主要有:检索快捷、方便,成本较低;制定了一个基础的客观标准;核查抄还是没抄,与他人作品有多少雷同之处;让抄袭者的诚信昭然于天下。但不可否认,由于该软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这主要有:电脑系统是死的,不灵活,可能会出现“误判”现象;让剽窃者更加隐蔽;抄袭源没有进入期刊数据库的文章无法被查获。
三、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尚待提高和完善
利用电脑软件技术反剽窃,只是建立了一个最基础的客观标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应用后,人们担忧的引文和参考文献使用、转引问题、增减非关键字符躲避检测等问题就摆上议事日程。
毕竟,作为没有生命和思想的软件,它只能按照操作者输入的一些数据来进行比较和甄别,它起到的只是参考作用,是否存在剽窃行为最终还得由具有思维的人来裁决。一篇文章是否有价值或原创性,引用了他人多少个文字并非是最科学的标准,只看到百分之多少雷同而不看核心观点的创新将误伤作者。有些人是观点抄袭,而有些人并没有抄袭,只是误打误撞地正好和别人以前发表过的论文有相似之处,这些情况电脑不一定分辨出来。比如,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全国就可能有几十万人,人人论文都有绝不雷同的创新观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文科类,自己提出的观点都需要引用前人的引文和参考文献,引用领导人的讲话和报告,引用经典文献和大家都可以用的近似的语句、“中性词”等内容来佐证,那么,是不是就说明大家都在抄袭呢?
技术上的问题终归还是人的问题,很多学术真相调查根本就无法落实。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此,笔者对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有几点建议:
一是检测结果要有一定的宽容度,不能仅凭几个数字就定论文章属于抄袭。二是完善各种制度,在职称评审和职务提升时要以“质”取人,不要以“量”压人。一个人一年动辄发表几十篇文章,究竟能有多少观点是属于自己的?三是软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提高“信息指纹”的应用能力,通俗一点讲,就是科学鉴别作者的用词习惯及用字规律、主要观点、每个字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四是减轻论文压力,能不写论文的就不要写,以免造成抄来抄去,既增加作者的负担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