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教育科研论文学术性缺失的归因分析


2014年10月24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性。何谓学术性?有人认为,“大凡具有学术性的论文必须具有创造性和相对科学性”;?也有人认为,“观点的新颖、揭示问题的深度、严密的逻辑论证,是学术性的体现。”尽管研究者对于学术性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学术性总是与创新、与理论思维、与学科建设、与学术积累等相关联。目前,学术论文缺乏学术性,是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共识。本文之所以将教育科研论文单独拿来讨论,是因为全国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师都在写作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群体十分庞大;全国1300多种教育类期刊,加上一些综合性的报刊,都在刊发教育科研论文,年刊发论文以百万计,论文数量十分惊人;笔者几年来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接触的投稿中大部分为教育科研论文,对此有比较直接的观察与思考。比较而言,教育科研论文整体性的学术性缺失较为严重,更值得关注。

一、教育科研行为泛化

就自然科学研究而言,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缺少一定的实验条件,是很难进行下去的,遑论写论文出成果。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教育科研活动,只要是在学校工作的,不管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似乎都可以参与,也都能写出教育科研论文。这种认识的误区导致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飞人寻常百姓家”,同质化研究、低水平重复比比皆是,写出的论文自然没有学术性。教育科研活动的泛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科研组织的大众化。一般来说,高等学校属于学术性组织,但也有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分野,或者表述为学术性大学与职业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或者学术性大学强调科学研究,研究高深学问,是理所应当的。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型大学、职业性大学,都将科研作为学校出成绩的标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普通高校和职业学院,各类研究中心(所)设置过多过滥,就连一些中小学都是如此。其实,教学型或职业性的高校,尤其是中小学,应该要求教师更多地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与教学之中,而不是强调人人都必须花费大的精力进行原创性的科研。

二是教育科研论文界定的模糊化。一位高级中学的教师曾深有体会地说:“现在教育界对论文的要求并不高,论文的内涵被缩小了,外延被扩大了,报刊上常见的教材分析、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解题研究、课例评点、教学一得、育人一得等等,均看成是教育论文。”严格来说,这类文章称不上学术性的教育论文。因为学术性的教育论文,“是以专门的教育、教学实验为前提,以实验或研究中获得的数据材料和事实材料为基础,系统地研究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和表达科研成果、阐述学术观点的学术性极强的高层次论文。”但在目前的教育科研论文中,学术性往往被忽略或者模糊了,导致教育科研论文整体上的学术性缺失。

三是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主体的全员化。现在身处高校的教师都清楚,不管你是什么专业背景出身.除了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还有教改的科研任务。编写教材、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已经成为评定教师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因此,高校教师无一例外地必须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加之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对论文的硬性要求,几乎形成了全体教师人人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奇观。这样数量庞大的论文,要求都有学术性,无异于缘木求鱼了。

二、教育学科意识矮化

一般认为,“学科意识是对本学科的归属的清醒认识、明确定位和正确理解,是对本学科性质、任务、目的的科学把握。”我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教育学科建设和教育研究的学术积累,如果学科意识淡薄,写出来的教育科研论文必定是缺乏学术性的。而实际上,不少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者,或许本身就是教师,但却缺乏教育学科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学科自身的无意识“解构”。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起本学科的学科研究范式、学术规则,完善学科体系,完成学术积累,以使学科研究有序推进,不断创新。目前,教育科研过多地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特别是与心理学、社会学联姻形成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我们更多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的强势和社会学的崛起,教育学似乎被边缘化了。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谈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时曾经指出,面对学科边界极大扩张以及理论方法的泛化,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存在“自我解构”的危险。我们借用温儒敏教授的观点,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学科边缘化”、“泛心理学化”“泛社会学化”等正在对教育学学科本身造成“自我解构”。其他学科理论大量应用于教育科研,使该学科看上去杂乱无章。有学者甚至借用政治术语,称之为教育学科的“被殖民化”。

二是学科意识的下意识矮化。在我国,教育学属于一级学科,并不低人一等。但在高等院校领导和教师心目中,与理学、工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比较,教育科研自然是“小菜一碟”,甚至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教育科研也容易被轻看。现实的情形具有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就是不管是什么学科背景出身的人,都可以在本学科研究之余,从事教育科研活动,都能撰写教育科研论文,而且不费什么气力,就像前文中论及的教育科研主体的泛化和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全员化一样。在广大教师心目中,教育学的学科意识就这样被淡化、矮化于无形,在这种心态下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的学术性自然大打折扣了。

由此看来,教育学尽管属于一级学科,但其学科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当务之急,是我们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要树立学科意识,通过研究促进教育学学科研究范式的内生性发展。

三、科研思维程式化

教育科研论文学术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论文本身所呈现的逻辑力量。而目前大多数教育科研论文缺少的,正是对逻辑规律和规则的严格遵循。严谨的思维、翔实的论证、准确的推理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时髦的程式化的思维方式,严重削弱了教育科研论文应有的学术品格。

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记者李潇潇就曾撰文,批评一种日渐流行的学术论文题目形式:“xxXxxx——以XXX为例”。这种论题形式本身没有问题,也有学者以此论题形式写出过优秀的论文,但当它变成一种程式化的思维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李潇潇在报道中列举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研究领域的此类文章,如行政管理学方面的《试论腐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危害及治理对策——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指出它们的共同问题就出在主副题间实质性的学术层次和逻辑关系上:“即从副标题推论不出主标题的立论”、“有些论文甚至只能算作是一篇地方工作报告或经验总结”、“这完全不同于微观化、实证化以及抽样分析等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借‘宏大叙事’唬人的写作方式,由此得出来的结论也难免离题万里”。这类主标题说明研究主题,副标题标注研究视角的论文,同样大量存在于教育科研论文中,且有一些已经形成定式的变种。

就笔者所接触的大量教育科研论文来稿和部分期刊已经刊出的教育科研论文来看,程式化的思维定式屡见不鲜。这里仅列举两种常见的模式:一是“基于XXXXXX的XXX研究”。这类论文的共同点,就是将毫无创新的研究戴上一顶流行的教育学或心理学理论的帽子,使论文看上去富有理论性和前沿性。如《基于元认知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基于非智力因素的学生学习能力研究》、《基于专题式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等,这类文章要么大篇幅介绍一种新的理论或方法的概念、特征,要么是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贴上新的标签,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惯性导致的创造力的衰退。二是“XXXXX视角下的XXX研究”。

这类论文大多以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教育政策导向为研究视角,使论文显示出政策性和时代性。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学生全面发展研究》、《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术研究》等等。如果撇开论文标题上的“XXXXXX视角下”不论,我们会发现具体的研究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术”等,都是我们似曾相识或司空见惯的,没有新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

这种“帽子大,脑袋小”的论文,反映了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中的一种思维惰性。这种程式化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泛滥,就会演变成一种“为论文而论文”的投机取巧。相同的小脑袋,可以戴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帽子,论文的数量增加了,学术性却没有了。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中的这种程式化思维,最终必将滑入学术不端的泥淖。

四、学术评价非学术化

在讨论学术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时,只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研究者们总会把矛头指向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这是找准了问题的症结的。学术评价与行政力量的结合,对教师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抗拒的导向作用。学术评价的非学术化,同样是导致教育科研论文学术性缺失的重要原因。

一是对量化原则的过度依赖。现行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就是量化,而且是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周期里进行量化,这个时间周期在高校通常为一个年度。这实际上是我们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GDP崇拜在教育科研领域的投影。我们在一些学校的教师年度考核表上,往往能看到一连串的数字:核心期刊论文多少篇、普通期刊论文多少篇、折算成教学工作量多少课时等等,而这些数字直接和收入挂钩,并决定技术职务的晋升。教师论文数据相加,又构成了一所学校的“GDP”。追求论文的数量,不管学术含量,成为一种“技巧”。某高校辅导员,在撰写了《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之后,又写成《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内容如出一辙。和前面提及的“同样的脑袋戴不同的帽子”一样,如此低水平重复的论文,自然没有学术性可言。

二是对核心期刊的过度迷信。以高校为例,现行评价机制认定科研论文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是一些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你的论文发表在何种刊物上。评定技术职务、发放科研奖金、折算教学工作量等等,莫不如此。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一篇简短书评,其实用价值往往高于普通期刊上的真正有创见的万字长文。事实上,一些普通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并不比核心期刊差。在如此非学术化评价机制导向之下,教师们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优先考虑的问题是投期刊所好,争取能在核心期刊发出来,而不是潜心于论文的学术性,就不难理解了。朱寿桐教授就此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重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的期刊档次及受评价的结果,这种关心远远超过对自己学术水平的自身与自我把握”,可谓剀切之论。

三是学术期刊的转型迷失。学术期刊作为教育科研论文的展示平台,面对几乎是汹涌而至的等待发表的“学术成果”,一些学术期刊开始扩版、收费,一些非学术期刊也积极参与分一杯羹。我们现在看到的状况,笔者姑且称之为“学术期刊的转型迷失”。于是,我们不难看到这类矛盾的现象:其一,一些学术期刊受众面狭窄,发行量少的可怜,几乎是对作者的点对点发行,却生存无虞;其二,刊发的论文质量差,重合率高,却还在不端扩版,增加载文量;其三,办刊宗旨不清晰,专业性差,却名优迭出。而扩版的部分,刊发的大部分是教育科研论文,这些论文的学术性显然是难以保证的。

追求数量对论文学术性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而迷信核心期刊,则是将学术评价的权力拱手送给了学术期刊的编辑,显然也是不妥的。笔者认为,“买椟还珠”这个成语可以形象地阐释这一错位现象。论文就像是珠子,只要装在漂亮的盒子里(核心期刊),就是好的值钱的珠子(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后来干脆不管什么珠子(论文)了,只看盒子是否精美(期刊级别)就行了。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论文学术性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就是“四化”。这样的梳理和归纳有助于我们找准教育科研论文学术性缺失、总体质量不高的症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教育学科意识,优化学术评价体系,防止从学术性缺失进一步泛滥为学术不端,从而催生更多的创新性教育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