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以新的教学理念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2014年10月0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 能够对学生四年的学习成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集中的检验和训练,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相对于高等教育其他诸环节, 毕业论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及其它对学生所提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 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但要从论文本身着手, 更应当从本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始, 把整个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建立起能够从整体上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规定, 毕业论文是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它并不是单纯的一门课程, 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 是对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 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 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相对于本科教育教学的其他诸环节, 毕业论文有它自身的特点, 它对学生提出了相应的不同要求。

1.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主要特点

本科生毕业论文相对于本科教育教学的其他诸环节, 它是学生四年来的学习成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运用, 其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首先, 毕业论文所体现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大学毕业论文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 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某一基本问题的总结性作业。撰写毕业论文, 是学生综合地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体现过程。在这过程中, 本科生四年来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以及各种实际能力与素质都得到具体而综合的运用与体现。

其次, 实践性是毕业论文的又一个突出特征。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在这过程中, 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包括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检索以及收集、分析资料和运用基本论证方法进行论文写作等基本实践能力都得到集中体现和锻炼。

再次, 创造性也是毕业论文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 它是探讨、总结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创造性是它的目标和生命。相对于大学四年的其它课程教学来说, 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一个环节, 它是学生初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其中, 新的选题、新的方法、新的论据和新的学术观点等, 都是其创造性的体现。

2. 本科生毕业论文对学生提出的相应素质和能力要求

毕业论文作为最具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要顺利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 必须具备相应素质和能力。首先,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总结性作业, 从浅层次来说, 它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检索、收集、分析的能力; 掌握基本论证方法和论文写作、表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从深层次而言, 它要求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 以及营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和不畏困难的乐观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 严谨求实、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创新的学习、工作作风和精神等等。

其次,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 它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能够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本学科的某一基本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实践能力。其中,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去解决学科专业问题的实际能力。

再次, 要求学生具备优良的创新能力。作为学术论文, 毕业论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而且更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各方面的实际能力, 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由此去发现、提出以及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这就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近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大学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日益滑坡, 严重影响了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整体质量。从目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来看, 最主要和深刻的原因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 尤其是学校和教师对毕业论文的特点和要求认识不清, 从而割裂毕业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联系所造成的。

1. 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首先, 学生的论文意识薄弱, 甚至于是没有论文的概念。谈到论文, 脑子里模糊不清, 甚至一片空白, 写什么, 为什么写, 怎么写, 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 都模模糊糊, 不知如何下手。学生感觉没有可写的问题, 更不用说有什么自己的观点。经过多年的知识累积面临毕业, 学生竟然找不到可以研讨的专业问题, 这也是教育者需要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其次, 学生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 分不清主次, 缺乏逻辑推理分析能力。经常有报道说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在下降, 这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论文的整体布局主次不清, 大段内容外溢, 虎头蛇尾, 文不符题, 或者材料与观点偏离, 归纳分析混乱, 因果错位, 结论片面等, 都是其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

再次, 抄袭、拼凑现象严重。由于上述问题,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 就不可避免地大量运用“ 拼凑法”, 对资料不进行消化, 不进行甄别, 直接拿来使用。有的学生能多参考一些文章加上适当的过渡和衔接, 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 虽然缺乏创造性, 但也倒像一篇文章。部分学生甚至连这点简单工作都做不来, 就只能是进行彻头彻尾抄袭。

最后, 纸上谈兵和现象叙述两极分化, 理论和实践相分离。我们不排除论文选题有理论型和实践型的侧重倾向, 但有的同学在做理论性较强的题目时,堆砌理论模型, 追求引用时髦词汇, 论述空泛飘移,基本概念含混笼统, 结论与论述脱离或与现实矛盾之处颇多。而做实践性较强的题目时, 则对表面现象用墨过多, 论述停留在经验层面, 大量的事例和现象描述, 而缺乏分析、综合, 不能深入探究原因、总结规律。

2. 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原因

首先, 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毕业论文的特点和要求。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 学生习惯于坐下来倾听、记忆老师的讲述, 老师习惯于直接依据课本背诵讲解。这种教学方法, 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久而久之, 学生的大脑就只用来记忆, 而不会思考, 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更不会去探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而这些正是做好毕业论文所必须的。

其次, 授课内容不能适应毕业论文的特点和要求。受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往往照搬以前的所谓规范化教学模式, 限定教材的使用,教师也以学生掌握教材观点为目的, 片面强调学生听话、课程过级, 限制学生参考、接受不同观点, 对学生提出的其他认识不是引导, 而是鄙视或认为是捣乱。这种单一内容的教学, 把知识教条化、封闭化,不利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长期以往自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次, 考核方法不能适应毕业论文的特点和要求。考核标准化、客观化是我国引进的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涵盖面广, 评价客观, 判卷简便迅速,但也存在着综合性差, 考生能力反映不充分, 容易使学生养成懒惰习惯, 语言文字能力下降等问题。目前标准化考试在整个社会泛滥, 而文字性论述、论文考核方式极度受到冷落。学生学习时, 不用问前因后果, 不用综合相关问题, 不用联系理论和实践, 只要把教材内容化整为零, 各个突破就可以得高分(当然, 如果标准化试题出的好,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综合性)。标准化考试高分, 毕业论文低能的现象非常普遍。

第四, 论文写作课程和专业论文训练环节被忽视。高校语文写作课程普遍不受重视, 有些学校不开设写作课, 即便开设, 也多在没有专业课程的低年级, 由于任课教师和学生专业知识的缺乏, 使得写作训练在课时不够的同时还缺少“实战演练”。另外,缺乏相关专业论文训练环节。由于高校扩招、师资紧张以及一些办学单位对产业化的片面理解, 大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的多种专业论文训练环节, 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毕业实习报告等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

第五, 实践性教学或专业性讲座少。由于师资、资金等诸方面的原因, 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性讲座也往往被忽视或限于形式。其实, 参观、模拟、调研乃至于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社会认识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是学生找出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不参加实践教学, 只背书本是写不好毕业论文的。同时,如果学校很少开办专业讲座, 或者学生很少参加这种活动, 那会丧失许多学习、思考专业问题的机会。如果相关专业学术期刊阅读少的话, 也会造成同样影响。

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全面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要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不但要从论文本身着手, 更应当从本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始, 把整个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建立起能够从整体上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1. 在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想使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有问题可做, 有内容可写, 就必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这要从深化和加强教学方法、授课内容的改革开始。首先, 必须改革“ 一言堂”的做法, 教师不应当排斥与自己习惯和观点不一致的书籍和观点; 其次, 必须改革填鸭式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多方寻求答案, 教师比较讲解的启发式教学或学生之间辩论, 教师总结或师生之间讨论的探讨式教学, 以及其他能使学生积极参与, 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此外, 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 应该尽可能将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相关观点交代清楚,补充介绍本课程有关知识的学术前沿与争论问题,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提高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2. 从专业课程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

强化学生论文意识, 应从专业课程教学开始。在运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过程中, 学生为了解决问题, 必然主动检索查阅相关论文资料, 并在这种检索查阅中学习专业论文的写作方法, 并发现更多的问题。如果老师能对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适当挖掘或启发, 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完成, 相信比从书上抄写的作业要好得多。在此基础上,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的写作可以与课程考核合一, 占考核的一定比例, 也可以和课程实习结合, 以实习体会的形式出现, 当然也可以独立存在。这种写作可以较早地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问题准备、素材准备、技能准备等多方面的作用。

3. 强化学年论文等与毕业论文相关的专业论文训练环节

在课程论文的基础上, 应当要求三年级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学年论文在专业性、理论性、综合性和篇幅的要求上应当明显高于课程论文。这个环节的管理应当参照毕业论文, 从导师指导、论文评价到学分计算都应当从严要求。学年论文是毕业论文前的演练, 如果选题得当, 研究深入, 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雏形。课程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总结报告以及社会实践报告往往能使学生找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因而重视并严格这些报告的写作, 对于实践材料的积累和毕业论文的实践性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4. 合理安排写作课程

应当在三年级或四年级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开设专业论文写作课程, 课时不必多, 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 介绍常用的论文写作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

5.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论文专题调研都是学生将知识和现实进行对比, 加深认识, 发现问题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实习单位需要写作策划书、论证报告等, 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素质和能力。

在做好上述相关各教学环节工作的同时, 论文写作环节本身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导师的指导, 并相应提高毕业论文的学分比例, 严格论文评价标准和答辩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