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6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3月1日,人气颇高的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宣布,辞去防长一职。这位陷入“论文剽窃”丑闻并被剥夺博士学位的高官,最终在如山的舆论压力下败下阵来。(3月2日《新京报》)尽管有总理的力挺,尽管也有本人看似诚恳的道歉,但顶不住压力的德国国防部长依然辞职了。这既有公众舆论的强大,亦有道德自律的自觉。但自觉的道德,依然建立在外部有力的监督之下。
因学历诚信问题而辞职的外国官员不是没有先例,2002年,美国奥委会主席桑德拉·鲍尔文,因科罗拉多大学英语学士学位造假而辞职;2007年,联合国人力资源信息技术部主管乔纳森·布兰克森,因从文凭工厂购买硕士学位被开除;甚至,以色列旅游部长埃斯特里娜·塔特曼、俄罗斯达里尼格尔斯克市前副市长亚历山大·杰列比洛夫,都因使用或伪造文凭被送上了法庭。尽管这些结果不尽相同,但他们本人都受到了惩处,他人也获得了警示,社会得到了教训,让规则得到延续。
“论文抄袭”和“文凭造假”本质上是信用丧失的表征。如果得不到惩治,那么就可能衍生“破窗效应”——一扇窗子被打破了,其他的也会被纷纷打破,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急转直下。来自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6年底,该中心共接受社会各界高等教育学历认证109141份,其中查处的“问题学历”约占查询总量的9.9%。还有一项数据:从2002年起,中央四部委曾经在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上干部和中管企业领导人员共67万多人的学历、学位中发现了15000多例误填、错填或虚填、假填。这些都值得我们警惕。
近来连续发生了一系列文凭造假和学术造假事件,从个别官员到学者再到商界名人,尽管公众极为不满,舆论指向明确,但事态结果与现实呼声差距甚远。如果说德国国防部长“抄袭门”是一面镜子,那么进行反求诸己的思考就势在必行,没有制度对道德的校正,没有对违规者的惩处机制,那么造假行为就会无所顾忌,任意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