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0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本科教学中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同时,毕业论文(设计)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提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中要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贴近实际,严格管理,确保质量。”本文从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结合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实践,探讨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各有所长。特别是日本,在60年代以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菲根堡姆于1961年在其《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ISO-9000族标准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1994版)。由此可见,全面质量管理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形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逐渐由早期TQC(TotalQualityControl)演化成为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全面质量管理(TQM)与ISO9000不同,ISO9000偏重于企业外部的质量认证,而全面质量管理(TQM)注重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如前所述,全面质量管理在早期称为TQC,以后随着进一步发展而演化成为TQM。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其含义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定义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最新发展,也得到了质量管理界广泛共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成为西方社会与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90年代以来,质量体系、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术语出现在教育领域。美国已于1995年把鲍氏质量标准扩大到了美国的高等教育领域,199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维因(Winn.B.A)研究,证实了鲍德里奇(Baldrige)质量标准(美国国家质量标准)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的到来,高等教育质量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教育部一直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工作。如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提出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意见,并对落实文件进行了大检查。与此同时,2002年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开始,全国各高校每隔5年都要进行一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因此,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保证及评估系统,建立全面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就成了全国高等学校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项急迫和重要的任务。在研究制订《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教育部决定把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其重要内容,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学者对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程凤春博士在《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中把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归结为顾客导向、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全员参与、领导和策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等。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其特点是“三全一多”,即全过程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和管理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力求在管理范围上体现全面性,包括教、学和管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上体现全程性,也就是质量环的各个环节加强监控,不断改进;从人员上强调管理的全员性;在管理的方法上强调科学性、有效性、多样化。
二、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校质量环中的一个环节。高校如何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首要的问题是要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特点和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学质量服务观;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增强质量意识;以系统为整体,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质量;以过程为重点,加强质量监控,构建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目标体系。目标体系是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
2.程序体系。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环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使这一教学环节程序化。程序体系,就是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特点,使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选题、资料收集、论文创作、教师指导、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形成一个“闭合系统”,在这个“闭合系统”中,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3.文件体系。教学文件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重要体现。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的所有要素、要求和过程记录纳入文件,形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包括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管理规定、规范要求、程序文件、指导文件、工作记录等,使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文件化。
4.条件保障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是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毕业论文(设计)开展的载体,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材料、图书资料、计算机上机及其他条件的使用管理规定等。
5.监控体系。监控体系是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重要环节,包含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等内容。
6.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运行状态及其结果进行评估。它既包括对毕业论文(设计)本身水平与质量的评价,也包括对程序体系、文件体系、监控体系等方面的评价;既包括对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知识、创新精神的评价,也包括对指导教师等职能岗位人员和部门的评价,是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自我完善的手段,也是不断改进和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过程。
三、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三全一多”的特点,即全过程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和管理方法的多样化,结合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实际,探讨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及其管理水平。
(一)加强指导,明确任务,规范学术道德
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明确任务,规范学术道德。加强指导和明确任务,就是要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指导,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任务。各专业通过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或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基本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进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阶段,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定等管理文件,做好选题,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制订实验方案或设计说明书等工作;在中期阶段,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诚信保证书的签订,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积极引导,倡导科学、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团结协助的优良学风,使学生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习目的,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自身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建立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制度,通过签订诚信保证书,要学生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是自己创作,不存在抄袭等不良行为,加强学生的学术道德建设,使学生在论文创作阶段养成勤于思考、辛勤劳动的良好习惯,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实现实践育人;在后期阶段,要对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的指导。
(二)制定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实行全过程管理
毕业论文(设计)按照工作过程来说,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学校和各专业要制定各阶段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做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管理。毕业论文(设计)前期阶段,主要是要对选题和指导教师方面的要求,制定选题的质量标准。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关键,要严把选题关,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生产、科研、文化和经济相结合,工科类各专业结合工程实际题目要占总题目数的80%以上;注重选题的创新和内容的更新,要求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选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的兴趣和就业的需要,以人为本,允许学生自拟课题,但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自拟的课题。指导教师在职称上和业绩上(主要是研究课题或发表论文方面)提出基本的要求,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确保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到位、指导精力到位,实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情况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关键指标。这样可以保证指导力量的质量和水平。
在中期阶段,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工作,按照中期检查标准,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学院特点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完成的各项条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在后期阶段,一是各院系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严格按照答辩要求,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对达不到毕业论文(设计)规定要求的学生,不给予答辩。要坚决杜绝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二是答辩专家组成员要严格依据评分标准,从严把握,客观、科学地进行评分。答辩评语经答辩组成员充分讨论后,由答辩专家组成员撰写,并要防止答辩评语标签化。遇到评定等级意见不一致时,可安排学生复答辩;三是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用三项评分制,即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组分别评定成绩。
(三)调动积极性,实行全员参与的管理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仅是指导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教学环节的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全校各级部门和各类人员的综合性工程。因此,要调动一切积极性,实现全员参与的管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既包括指导教师,也包括全体教师的参与和支持;既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学职能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具体部署,也涉及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管理部门及辅导员,也涉及到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要调动各级部门和各类人员的积极性,采取措施,吸引高资历教师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同时,也要与校外指导力量结合起来,联系实际,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应用性和适应性。要通过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
(四)加强领导,确保条件,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行
全面质量管理,关键在于组织与领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样如此。学校要建立校、院系、教研室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建立责任制,全面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检查、监控和评价等质量管理工作。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高等教育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性组织机构,高校学术管理的重心在基层。“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尤其不能背离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专业性”。因此,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重心应在基层组织,基层学术组织要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质量监控,采取措施,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校院等组织机构,主要通过评估与检查,促使基础组织不断整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与水平,使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质量管理能够持续发展。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件,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物质载体,学校和学院要重视教学基本条件的建设,不断改善条件,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件到位,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