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5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作为学术研究论文,虽然论述的是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参考、借鉴他人的已有成果,而在论文中涉及到他人成果的地方,指出刊载这个成果的文献出处并在文后直接、准确、完整地著录参考文献,则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意义是:把作者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起到索引作用;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依据;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参考文献的诸多功能,著录文献的动机多样化,使得著录行为中呈现的学术道德问题成为较难识别和控制的一种风险。
本文指出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并提出规避与防范的具体措施,以利于编辑同人防微杜渐,真正起到把关人的作用,维护学术研究的规范和科研成果的真实。
1、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学术道德缺失现象
在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原因比较复杂,大概可归纳为2个方面:一种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属于无意识过错;另一种是由主观原因造成的,有些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采取非正当或超过学术道德范畴的不良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引而不著
在有些学术论文中,明明是参考、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甚至是原文的直接引用,却不指明出处并准确著录出参考文献即“引而不著”,借此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种基于抄袭剽窃故意引而不著的行为,不仅制造了“学术垃圾”,而且破坏了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
1.2著而不引
有些作者把与自己论文内容不相关的文献,统统以非常“规范化”的格式列在文后,而在论文里却根本找不到相关的内容即“著而不引”。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冒充“学问”,以显示占有的资料很全面,获取信息能力很强;二是为了掩盖论文中真正“参考”的内容,故意转移视线,误导读者。
1.3过度他引
有些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多而不当,就像他人观点的拼接或转述,虽然避免了抄袭剽窃的恶名,但也难逃巧取豪夺的骂名。由于学科的不同,写作体裁的不同,文献引用的多少也不同,这个限度不好用具体的数量来规定;但是,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最起码是自己在前人基础上的独立研究之作,而非利用他引堆砌拼凑的无创新观点之作。
1.4不当自引
如果自引的文献与论文内容相关,并对论述有佐证作用,都是正当的,反之,则是不正当的。虚假的不正当的自我标榜,对于作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对于期刊是为了跻身核心期刊行列,把参考文献当成了牟取名利的工具,导致被引频次等评价指标严重失真,是学术界、出版界的“制假”行为。
1.5模糊著引
有的作者本人并没有亲自查阅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内容,而是在其他“中介文献”中看到别人曾经引用过这些文献就直接转引;有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他人的论著进行总结概括而加以意引;有的粗心大意,造成著录错误,使读者无法找到原文进行核对。这些模糊著引,往往造成信息的“死亡”或以讹传讹,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失德行为。
2、参考文献著录中学术道德缺失现象的防范
普遍存在于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学术道德缺失现象,违背了著录参考文献的本质意义,极大地败坏了科学研究的学术风气,其后果十分严重。在目前相关的学术道德规范还不健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宣传和教育作者自律的措施还不到位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编辑的把关作用必不可少,加强防范势在必行。
2.1“事前”提醒:编辑应尽的义务
“事前”提醒,指编辑在收到稿件之前对投稿作者予以告知提示。将作者应该遵循的学术行为规范,特别是对著录参考文献应遵循的原则做出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如严禁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严禁简单重复制作自己的成果;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在论文的写作中,参和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按照要求正确标注,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要明确标注等:将其刊登在编辑部的主页上,或刊发在刊物的封二或封三上,作为长期内容不断强化和宣传。另外,编辑部收到的稿件,大部分是通过电子函件发送来的电子版,每个学科的编辑经过筛选后,给作者回复一个问卷表,包括:论文中著录的参考文献有无“引而不著、著而不引、过度他引、不正当自引、模糊著引”等现象,要求他们首先自查,或将其打印成单页文字,当作者来投稿时,适时地进行警示性的宣传和教育。
“事前”提醒是防范和控制参考文献著录中学术道德缺失行为的前提条件,其意义在于:
1)宣传普及《著作权法》和学术行为规范,让不知道者知晓,让明知故犯者警醒;
2)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培养作者实事求是、自主创新的科学研究态度;
3)形成编辑工作的新秩序,从源头上防范和规避作者的失德行为。
2.2“事中”把关:编辑应尽的职责
“事中”把关,是指编辑在审稿当中的把关。编辑被比喻为科学技术的守门人,将真实的科研成果向社会推广的传播者。每一篇论文的出版都必须经过编辑之手,编辑是识别真伪、筛选加工的第一人,是论文进入出版流程的第一关,是出版传播的第一出口。责任编辑除了要对论文质量进行把关外,更主要的要对参考文献进行相关性的分析核查,及时发现引而不著、著而不引、过度他引、不正当自引、模糊著引等抄袭剽窃、装饰点缀、巧取豪夺、自我吹嘘、伪造引文等不良行为,将其扼杀在期刊印刷出版之前,让它没有传播的机会。
参考文献作为论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文审核和编辑过程中,编辑应该把正确、完备地著录参考文献作为评判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严格把关,认真核查。
首先,根据论文提供的参考文献,利用网络以及数据库输入相关的检索词,查阅有关本专业的参考书目,大致掌握一些相关性的资料,然后再通读要审查的论文。尽管我们不能确定引文是否是最佳的选择,但我们能够甄别引文是否真伪。这样经过分析研究,对不同的失德行为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情节特别严重的干脆退稿,拒绝刊发;有的要求作者重新查阅核对,进行修改;对编辑很难作出判断的,标示出来,提出疑问,请审稿专家在审稿时注意核查。
其次,如果经过修改和专家核查还是有疑问的,就要求投稿作者提供所著录参考文献的原文复印件或首页复印件,指明参考文献的原始出处。
第三,对最后决定要采用的论文,实行论文备案制度。因为编辑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识别出所有的失德行为,采取和作者签订诚信书,让作者自己做出承诺,以明确文责自负的含义。
责任编辑对论文著录的参考文献进行严格的审查,是构成学术规范制度的一部分,是规避和防范作者论文写作过程中失德行为的有效手段。鉴于此,编辑应加强自身利用参考文献审稿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学术规范和《著作权法》等方面的学习,领会并掌握相关内容,才能在审稿中严格区分合理引用和抄袭剽窃的性质。
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鉴别能力,才能在审稿中发现可疑的有失学术道德的垃圾引文。
再次,要提高利用网络检索信息的能力,熟练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查询,熟悉“EI”“SCI”“SA”“SSCI”“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专业性网站和数据库,才能在审稿当中快速地查实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2.3“事后”追惩:编辑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论文出版之后,为了防止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失德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采取“事后”追惩,也是编辑应尽的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奖惩机制,“事后”追惩也只是“民不告官不究”,打击力度不强,对学术行为不端者没有产生震慑力;所以,要想遏制学术失德行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建立有效的“事后”奖惩机制。例如:编辑部可以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立专门的栏目,欢迎广大公众对已刊发论文中的失德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给具有学术不良行为的人登记备案,设立“黑名单”,对情节特别严重者在网上通报、“封杀”在本刊的发表权;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和其他期刊共同采取惩罚措施,如不准晋升职称,不准提拔任何职务,在几年内任何刊物不得刊发他的论文等,让弄虚作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编辑作为把关人,对于规避和防范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中的学术道德缺失起着十分重要的守门把关作用;但是,学术失德行为光靠编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作者自律和法纪他律共同携手,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和防范学术失德行为,营造出真正规范的学术研究的大好环境。
其一,提高作者自律意识,是规避和防范学术失德行为的“软手段”。学术道德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学者自律。自律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摒弃功利,去除浮躁,以科学、严谨、求是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的内在自觉意识,这种内在力量和自觉意识对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作者的失德,不是对法律法规不了解,也不是不明白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而是在各种名利的驱动下缺乏应有的自律能力和自律意识;所以,提高作者的自律意识,才能在有序的学术对话和学术积累中进行学术创新。
其二,建立和完善他律机制,是规避和防范学术失德行为的“硬手段”。学术道德建设,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依靠他律。他律是一种外在力量,完善的他律机制,有让作者尊重与服从的压力,有让监督者有法可依的执法动力,对于净化学术环境,形成规范的学术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和完善他律机制,力求做到在法制的轨道上加强学术规范,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惩处,产生教育效应,通过权威性学术规范的落实,约束不道德行为。
自律与他律,作为规避与防范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工作中的学术道德缺失的“软手段”和“硬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的他律,是对自律者的肯定,是对不道德者的警示,是对违法者的震慑,只有形成强有力的他律机制,严格的自律才能形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