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科学研究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总是伴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一门学科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理论上的意义,而且还表现为方法论上的意义。可以说一门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水平是这门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学生要掌握一门社会科学知识,不仅要学习这门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同理,要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毕业论文写作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针对我院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剖析,以提高我院学生的科研水平。
一、当前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撰写毕业论文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一次重要研习活动,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毕业论文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要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工作的水平,首先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研究方法。
当前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理论分析,轻视实践研究
主要表现为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当中,有些学生往往先有定论而后到工作实践中和书本中去寻找例证,不作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不能从调查研究当中得出结论,这种逆向研究的方式实际上是投机取巧,不肯在实践中下苦功夫。
(二)重视定性分析,轻视定量分析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其中大部分采用单一的定性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开展问题研究的较少,因此,有关问题、观点、看法的论证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三)采用单一思维,缺乏辩证思维
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中采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对一个问题,一种方案,一个措施,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时,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只看事物的一面,而不看事物的两面或多面,只讲一点论,不讲两点论。
(四)注重经验总结,缺乏理论提升
有的毕业论文在对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时,往往停留在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阶段,不善于把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研究和透视,结果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五)注重知识介绍,缺乏批评鉴别
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中主要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重复一般的知识和成果,不能在已有的知识和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人云亦云。
(六)注重综述总结,缺少自我创新
虽然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当中,花了不少时间收集整理材料,但是,由于缺乏创新精神或不明白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是提出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或填补空白,或更正他人的错误认识,或弥补他人的认识不足),因此,毕业论文往往成为综述文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方面来看,有的学生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存在差距与不足,有的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在收集、加工、整理、分析材料所下的功夫不够;从学校方面看,有学校没有开设研究方法课程的原因,有指导老师未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指导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学生缺乏对研究规范的了解。
对此,我们应当对当前学术研究的“三阶段法”研究规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由于经济金融学科有较强的应用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认识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一切成为摆在当前经济金融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因此,人们往往运用某一种经济金融理论对现实中的经济金融现象作出分析、判断、解释、评价,逐渐形成了“现象——原因——对策”的研究规范。很多学生在收集,接触材料的过程当中也逐步接纳了这种研究规范。众所周知,学术研究水平大体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直接观察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第二层,探索原因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层,迁移推广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第四层,理论分析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回答的问题是在所研究的现象当中有哪些潜在的理论假设,这些理论假设能否被证实和被证伪。上述的“三阶段法”研究规范虽然能够对当前经济金融现象、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判断,一些对策、政策也能够从原因分析中推导出,但是,应当承认这种研究规范不能提高学生对经济金融现象、问题的认识,充其量只能是停留在前述第一、第二两种研究水平上。因此,当前应当指导学生采用六阶段法的研究规范,即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和表述方式上所形成的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计量检验获得结论这样一种研究规范。为此,有必要把有关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成果中分离出来进行概括和总结,使之理论化、系统化,作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准则、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学生掌握研究方法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的释义与类型
科学研究是指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科学规律或者新知识为目标的系统的探讨过程。所谓方法是指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研究方法按使用范围、概括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方法,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层是一般方法,指适于各门科学研究领域的一般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等;第三个层次是专业方法,指适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如企业财务分析中运用的本量利方法与化学研究中的元素结构法等。
(二)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意义
1.正确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许多著名学者从自己治学科研经历中深深感受到方法论的重要,例如法国生理学家贝拉尔强调: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和促进各种才华,因此,笛卡尔得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的结论。
2.以正确的研究方法作指导,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早出成果
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威廉贝弗里奇指出: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假定它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的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他自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训练的时间,而且科学家作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
三、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举隅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研究需要研究人员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作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向盘、指南针、望远镜、显微镜。唯物辩证法核心是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认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的联系和运动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着的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使他们能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运用。
(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研究是指侧重于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是研究人员根据自已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研究方法。由于研究人员收集资料中的主观性和结果分析的经验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科学研究中仅仅靠定性的经验分析和纯粹的理论思辨是不够的,这也是许多学生科学研究水平无法提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定量分析方法指从量的关系上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作出精确的科学说明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对事物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判断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定量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高等数学方法等。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因素,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当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要运用定性分析法确定事物与他事物的本质区别,但事物还有量的方面,量变引起质变,因此,还要运用定量分析法确定一事物与他事物的量的区别。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是将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和要素,分别抽取其中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确定事物不同特征的思维方法。分析的目的是得到抽象的规定。综合是指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从内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特征的思维方法。综合的目的是取同舍异。分析与综合是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并把对象视为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分析与综合是同时进行的,在分析基础上伴随综合,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论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是先摆事实后求结论,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归纳侧重于对经验事实的概括,从经验升华为结论,从个别的、表面化的、缺乏普遍性的经验中抽象出一般原理,把握个性中的共性。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题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是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演绎是对一般性原理的运用,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是一种必然性推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了从个别归纳出一般,再从一般演绎出个别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事物认识才不断得到全面与深化。
4.比较和分类相结合的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认识,只有对收集的经验、事实、现象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分类比较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比较是把彼此有某些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考察,寻找异同,以把握研究对象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爱因斯坦指出: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比较中得出。比较研究方法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比较研究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如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同类比较、异类比较。分类是根据认识对象的异同点,将认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分类与比较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先进行比较,识别事物之间的异同点,然后根据不同点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根据共同点把相同事物归纳在一起,这样就将事物区分成了不同的种类。比较是分类的前提,分类是比较的结果,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则是比较和分类的共同的客观基础。科学的分类是对比较结果的总结、巩固和提高,可以把复杂的事物条理化、系统化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