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重视学术规范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2014年04月29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书立说只有遵守学术规范才能立于社会,才合乎学者的基本品格。人才培养,既启迪灵性,更启迪人性。大学主要通过教学、科研相互作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强调学术规范与人才培养相交融,是现代高等教育对时代呼唤的正确回应。有人说,当今学术规范失常、学术道德滑坡等,都是商品经济时代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在高校中的必然反应。为正天下人心,重树学术形象,创新学术秩序,2004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规定,充分表达了其“维护学术尊严、纯化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的鲜明态度,必将对我国高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一、学术规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学术规范与人才培养密切相联。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落脚点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第一位。所谓“道”,就是为学之道,为人之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文章”。人的任何活动与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学校的优良学术风气和教师的“道德文章”有着巨大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它所形成的感染力是任何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学术规范是关于学术研究与著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是做学问的“道”———“对于初学入门者,规范是参照与矫正标准;对于有志于从事学问之道者,规范是敲门砖、入场券;对于学养缺欠、学风轻浮者,规范是警钟。可见,学术规范化的功能主要是防范、引导,纯洁学术人,净化学术场”,它有助于培植学术文明,有助于保障学术研究的质量,有助于使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从而形成优良的学术风气,营造既独立、自由、创新又坚守学术道德的育人环境。

首先,学术规范建设关系到高校学术研究的风气和理念,直接影响到为人才培养营造怎样的学术氛围。在高校,对学术的研究、对学问的追求已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事业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要保障健全的知识生产和学术传播体系,维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就离不开学术规范。近20年,随着社会全面进步,我国高校的学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学术环境宽松自由。但是也应看到,我们长期形成的习惯以政治和道德标准来衡量学术活动,并不看重具体的学术规范,以致在做学问中产生这样的错觉,只要政治上不出问题就行,其它似乎都是无足轻重的小节。于是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高校教师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出卖学术人格,抄袭、剽窃、拼凑论文或著作,制造“学术泡沫”———文章、专著满天飞和科研成果琳琅满目,甚至进行学术交易,以此换取学位、金钱、住房、职称、官位、奖品等现象;也出现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有的在网上定购或花钱请人代写论文,有的抄袭、剽窃、拼凑论文,他们甚至认为这是多快好省完成任务的诀窍。这些违反学术规范、无视学术道德底线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使学术活动丧失其严肃性,造成学术研究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制造了学术垃圾,还产生了一批伪专家。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严重损害学术的公正性,玷污学术的纯洁性,败坏学术研究的风气,给学术繁荣与发展、学术人才的成长与培养带来极大的危害。经验告诉我们,学术标准、学术规范和学术评价是大学制度的核心,惟有建立起与学术的方方面面相适应的制度,才能建立良好的学术研究的风气,营造招揽学界精英、培养青年才俊的优良环境,并解决上述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的问题。这些制度从录用或聘任教师、衡量学术成果、确定岗位工资(津贴)到颁发各种荣誉,构成一个事关学校发展的完整体系。在发达国家,就是靠这一系列制度行之有效地推动着大学的发展,并成为共同的约定,为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们自觉遵循。

其次,学术规范建设关系到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品位,直接影响到为人才培养提供怎样的学术导向。学术成果的产生有其基本的规律,要求具备不断探索研究的学术积淀。一个时期以来,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获取课题经费的多少成为我国许多高校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

这些硬指标往往与个人的地位、收入甚至荣辱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教师个体难以挣脱的一道道绳索。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指标,想上职称或达到某一目的的老师们不得不在追求论文数量上下功夫,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人格已没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连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都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教师到了如此的境地,对学生怎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许多大学要求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必须在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且不说我们的研究生是不是真有这种科研能力,即使真有这种能力,我们仅有的几本核心刊物所有的版面都拿给研究生发表论文尚且不够,何况还有许多该领域的大学教师、专家权威们需要等着发表若干数量的论文才能晋升职称、当博导硕导,于是出现了找关系或花钱买版面发表论文、暗箱操作进行科研课题评定等丑陋现象。学术研究到了这种境地,还谈论什么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品位?难怪今天的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少了许多尊敬,多了不少微词。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更多的真谛,获得更多的真知,最终增加知识积累。学生正是通过老师的这一言传身教走向他们所神往的知识探索之路。由此可见,遵守学术规范,关注并探索适应学术研究规律的科研管理、评估、奖励机制,建立多样化的弹性评估体系,给高校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发展空间,同时倡导学术神圣的价值观和学术自律的精神,已成为提升当今高校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和品位的关键。只有教师的学术研究质量和品位上去了,才谈得上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术导向。

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学术规范应该成为大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应带头开设这样的必修课程,这对于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品位应是良策,因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和警醒了自己。

再次,学术规范建设关系到学位教育与学生素质,直接影响到为人才培养开辟怎样的学术道路。我们知道,作为学术研究者只有受过严格的学术规范教育、专业培养和学术训练,方能入其门、得其道。也就是说,如果想以学术为业,就理应依据学界的成文法则或约定俗成的规则行事。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此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有学生慨叹:现在他们既使想认真做论文,也没有老师愿一心一意做指导。因为如今有些教师,要么忙于个人的科研或者是提高身价的社会活动,很少与学生交流;要么把研究第一线的工作交给学生去做,自己懒得吃苦钻研新知识,慢慢脱离科研的热点和最前沿,愈来愈失去指导能力。清华大学在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于导师学术指导的评价”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偏差的占调查人数的42.9%。在研究生与导师交流情况一栏中,回答“学生找导师多,导师应答少”和“相互沟通少”的大约占43.9%。当然学生也说出了一些客观原因,如导师很忙,忙于找经费、找项目、会议太多、学生太多照顾不过来等。确实如此,笔者曾经在一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工作了4年多,那里有的教授同时带博士生硕士生超过20人,而且这些教授还有许多社会头衔,分摊到指导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少,哪还有许多时间去具体指导训练学生或查实他们的论文是否违反了学术规范?如果一个学生在大学和研究生院深造阶段没有经过应有的学术规范教育、严格的学术诚信熏陶和扎实的专业训练,那么就很可能踏入学术不端行为的陷阱。研究生是学术研究的后备军,他们的道德规范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学术发展,高校及其导师必须认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学高身正,才是保障学者之能成为学者、学术之所以为学术的正途。对于学生而言,能得到一位好导师的指点应该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好导师对他们的影响不仅在学识上,更在为人的原则以及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上。导师在注重教学科研始终站在国际国内前沿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学术规范的传授。尤其是博士生作为社会的高级人才,国家希望他们能名副其实成为真正的博学之士,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博导有责任把每一位博士生培养成为一个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的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但如今博导们大都科研任务重,经常要参加项目评审、鉴定会等活动,作为导师应尽量从这些事务性活动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培养博士生上,把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和科学热情的创新型人才放在工作的首位。对此有学者呼吁,重点大学要在开设学术规范的系统课程或者系列讲座方面率先垂范,这门课程的建设要以其学术前沿性、跨学科性、开创性和试验性为特色,在合理借鉴国外高校学术规范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国内高校具体情况,努力构筑符合国情的学术规范体系。

二、遵守《规范》,促进人才培养

学术规范教育是全面培养现代学术人才的重要前提。高校是知识传承、学术研究与文化创新的主要载体,是现代学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主要基地,高校教师要像维护生命一样维护学术的纯洁。因此《,规范》应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与学位教育的最基本的学术入门课程,所有老师在指导学生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懂得必要的学术规范,使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之初即树立起学者应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遵守《规范》要从教师做起,继而才能教育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确立学术规范的道德观念,养成按规范进行学习与研究的习惯,成长为具有优良学术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把遵守《规范》与教师职业责任结合起来。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与学位教育,必须重视学术规范的教育,可惜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不少高校教师在这一方面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学术研究规范和方法的训练,是学术规范化的基础,现在许多学生之所以在学术上犯规,就是因为缺乏学术规范教育和严格的学术训练。维护学术尊严,拒绝抄袭剽窃,撰写论文、著作必须加注释或表明征引等,本是进行学术研究的最基本常识,而我国的高校却没有将其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缺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术规范、学术素质教育和学科训练,结果导致了我们许多学生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连什么是合理借鉴、什么是抄袭剽窃都还搞不清楚,这样又怎能保证我们的学生不出现学术失范或学术不端行为呢?因此,把学习和遵守《规范》纳入教学体系和教师职责范围是当务之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负责,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我们的学术环境固然还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作为高校教师决不能因此推卸自己所应负的责任,更不能同流合污。如果学生特别是博士生和硕士生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那么作为教师和导师,理应承担失察、失职的责任,并引咎受责。210年前,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其著作《论学者的使命》中说道,学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扎实、谦虚、严谨、务实的优良学风,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正确对待学术荣誉,理性地看待学术研究中的挫折。这也是教育部颁布《规范》的初衷,每一位高校教师理应带头维护并积极推行《规范》,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把遵守《规范》和严格训练与教育结合起来。遵守《规范》既要教,也靠抓。美国对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除专业知识训练之外,还包括按学术规范进行研究和写作的能力,对专业学术规范的维护和遵守等。例如:美国史学界使用的《芝加哥手册》(或它的简写KateL.Turabian,AManualforWritersofTermPapers,Theses,andDis2sertations)是美国大学史学研究生写作时人人必备的案头工具书之一。它其实是一本学术规范手册,本科生写作业、研究生写论文、教授写专著,都是以此为准。这种学术规范的训练从本科生开始,在研究生阶段又再度强化,一直到博士论文的写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为一种习惯。另外,美国研究生专业课的写作练习非常多,这种写作训练也是对学术规范使用的强化。教授在评判作业时,将把遵守学术规范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内容。

教授最忌讳的就是出现剽窃,肆无忌惮的剽窃一旦被发现,学生将无法得到学位,也很难谋得大学的教职,他在教师和同学面前的所有信誉都将丧失殆尽。高校是高雅纯洁的学术殿堂,必须确保健全的知识生产和学术传播体系,维护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达到此目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重视学生平时的学术管理和习惯养成,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和严格的学术训练,像世界先进大学的教授那样,以身作则对学术承担责任,对国家人才培养不负使命。前不久,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学术道德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课”,迈出了把学术规范教育落到实处的第一步。

第三,把遵守《规范》和改革高校学术评估体系与体制结合起来。《规范》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现行学术评估体系过度量化论文是不断催生学术不正当行为的根源。由于论文数量跟老师的职称评定、学生能不能毕业紧密相连,而职称又和现实的利益(比如住房和工资水平)捆绑在一起,这里面会产生什么就可想而知了。要遏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需要考虑建立一套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监督及学术危机处理机制。否则一旦有投机取巧者借此捷径取得成功,对于那些牺牲个人幸福将毕生精力献给科学研究以期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学者是沉重的打击。另外,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也是现行不合理的体制造成的“,体制的最大问题是体制本身的行政化,这种行政化使两类学术人员大行其道:一类是学术官员或研究组织者,他们拥有权力,能高效率地提出和组织研究项目,但很少能拿出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另一类是研究技术专家,以技术的态度对待学术工作,只掌握单一的视角、单一的语汇和单一的方法。”这种体制与大学探索高深学问并且必须忠实客观地追求真理和知识为目的的学术组织属性相悖,使得学术研究受到许多不应有的干扰,严重影响了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工作通常难以把握,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一项研究的结果如何,事先是很难预言的。如果我们真想促进学术创新,促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出现,就应当更多重视大学自身发展的规律,重视学术研究自身的特点,重视学术规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第四,把遵守《规范》和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没有他律何来自律?监督与惩处机制的长期缺位,是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孳生的重要原因。贯彻落实《规范》,必须有健全的监督和惩处机制做保障,否则单靠个人的自律难免会使《规范》成为一纸空文。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沽名钓誉、以逐利为特征的学术研究取向正在严重损害学术的品格与形象,并给学术积累、学术对话、学术合作与学术创新罩上了一层阴影。当前我国高校学术研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它使高校的学术风气、学术道德和学科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并正在破坏着人才培养的环境。我们知道,产生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也有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但监督与惩处机制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媒体批评报道了一些高校出现不良学风的个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人们似乎更多地是从道德层面关注这类问题,而很少关注产生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单纯的道德谴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惩处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第五,把遵守《规范》和塑造大学精神结合起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当代高校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需认真探索的重大课题。人才培养与国家的未来密切相关,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这种高级人才必须达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有机统一。“人文精神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科学精神则是探求未知问题、实事求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精神”;民族精神是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勇于向前,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崇高精神。这些精神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大学精神。但是,当前高校教学思想存在着偏差:将大学教育简单地看成是标准化教育,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个性,扼杀了教育过程中具有独创性的东西,将本应充满活力的大学教育变成了死板教条的平庸教育,将本应充满创造性的大学变成了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结果造成了我们的教育对象“过低的人文素质,过窄的学术视野,过弱的创造能力,过重的功利思想”。这种极不利于个人和谐与均衡发展,不利于培养既有高尚人文、民族精神又有精深科学精神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尽快改革。《规范》要求高校教师“应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指出:“高等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学校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规范》为高校进一步做好这一工作颁布了具体规定,虽然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规范》的全面落实添砖加瓦,就一定能开创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局面,迈上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