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论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培养


2014年04月28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近几年研究生培养中学术道德的失犯与学术规范的失衡现象屡屡发生。以2003年《人民日报》刊登的《学术道德提升期待制度建设》为代表,媒体不断的公开披露当前高校学术道德败坏现象。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学术规范、学术引文规范、成果规范、评价和批评规范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然而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不少高校研究生甚至根本不了解学术规范具体要求,学校也未有过明确的关于学术道德与规范的教育措施。

一在现代汉语里,“道德”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作为准则和规范的约束作用是以自觉为特征的。“规范”是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学术规范或者学术规范化便是使学术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是以道德为依托的。所谓“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规范失衡”便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没有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当前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抄袭、剽窃他人文章和研究成果。这种抄袭有的是引用他人的文章而不注明,有的是大段大段的直接据为己有,有的甚至整篇论文只更改署名,便连同原作者的笔误和错字一同堂而皇之的再次刊出。而所抄袭之刊物也从国内到国外,从核心期刊到一般刊物,从文至理,无孔不入。《规范》明确规定的“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第二,造假数据,不据原典,生拉硬扯,无中生有胡乱得出结论。无论是在理科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文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中,这种主观臆造、主题先行的情况都一定程度的存在。尤其是在理工科研究中,一向以严谨著称的科学研究,姑不论这样的伪造数据和结论程度如何,对整个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有时甚至难以估量。第三,他人操刀代笔。有些硕士研究生本身进入研究生阶段时的素质就很低下,为了获得学位只好请人代劳,有的甚至是几乎所有课程的论文,用金钱打造出研究生学业道路的畅通无阻。第四,文章署名混乱。《规范》明确指出“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署名混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表现无非两种,他人搭研究生研究成果的便车,或者研究生搭名人名师的便车。第五,一稿多投多发等现象。这一问题看似无所谓,事实上反映了研究生以及社会的盲目追求数量的心态。《规定》要求“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

二我们在痛惜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时,不妨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为什么要违反学术规定、违背学术道德,又为什么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学术不端的行为。前一个问题说的是硕士研究生主体的主观动机。后一个问题指得则是客观存在的弊端和漏洞。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要”和“为什么能”的问题。首先,“为什么要”。一部分研究生因为素质低下,又急于通过考试而获得学位,因此不得不通过作弊来实现。还有一部分学生也是自身素质不高,但是为了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没有时间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因此而“走捷径”。而我们的导师和出版界要么是才疏学浅,要么是有意纵容,使得学术不端现象屡屡发生。并且一些的学生明明是“剪刀加浆糊”做出来的论文,却获得了“导师们”的表扬。这对研究生教育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学术道德与规范的缺失直接表现出学术道德教育中的盲区,是研究生道德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表明在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头脑里,遵守学术规范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非常淡漠。还有一些研究生,甚至研究生导师,片面地理解素质教育和“教育面向现实”的涵义,一味的重视诸如公关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肤浅的“应用”写作能力等。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导致学生的理论深度不足,分析综合能力、捕捉信息能力及检索鉴别能力都没有跟上。在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上能力不足,就只好想其他办法来通过答辩。另外,研究生们急于获得学位、盲目追求数量,攀附名人名师,金钱买断一切,有时也是因为就业升职等压力所致。而我们的学术评价和社会评价将学术水准作为权钱利益的标尺,以及权钱本位的社会观念等错误导向也是原因之一。正如王宁先生所说,“在市场经济侵入教育领域的情况下,有些人把学术变成了可以转化为名利的产物,不择手段地用学术换取金钱、住房、职称、官位、奖品、名声他们抛弃了哲学社会科学改造社会、净化人格的崇高使命,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仅仅转化为商品的价格。有些人就因为只看到了这种价格,便在出卖学术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

其次,“为什么能”。深究这些问题的产生的客观原因首先受到质疑的必然是体制问题。目前的研究文章所指出的关于体制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教育体制制度和内容的不健全;管理体制的松懈和不完善;监督机制及惩处机制不能有效制衡;招生、评价和考核机制存在弊端等。而我们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在刊载出来以前至少会通过导师阅稿和编辑审查两个步骤。硕士研究生学术违规问题的出现至少也可以说明这两个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另外,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考察制度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答辩委员往往行同虚设,情感因素在其中起到了主要因素。要做到《规范》所要求的,“学术评价机构应坚持程序公正、标准合理,采用同行专家评审制,实行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建立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也是教育者、专家学者们需要深思的。

三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规范失衡问题,本身并不是孤立产生的。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也要牵涉到很多方面,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一次错误而盖棺定论,也不能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舞弊行为熟视无睹。

首先,体制建设。问题产生所牵涉的每一方面都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无论是教育体制本身,还是管理体制、监督体制、惩处机制、招生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都需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同当前进行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活动一起,重新净化体制的灵魂,而不是推卸自身的责任。任何腐败的根源都是权力金钱在作祟,学术腐败也不例外。撇开漫长而抽象的体制建设而言,目前要根治学术道德的失范现象必须摆脱用学术来衡量权力与金钱的评价方式,还学术一个清静的园地。要将我们所讲的“尊重知识”切实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不是简单的追求结果。在导师,学生,媒体之间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意识和学术规范模式。摆脱了功利判断的学界,才能给硕士研究生教育树立一个学术研究的范本,是硕士研究生真正对学术肃然起敬。

其次,导师队伍建设。我国的教育在每一阶段的教育都相对孤立。由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落差,使得那些直接升入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在诺大一个研究领域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导师队伍的建设既指导师对学生指导作用的切实发挥,也指加强导师对学生学术规范失衡问题的纠正。要能够切实的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导师首先要对该领域具备一定水平的了解,才不会出现前述的问题。而我们对导师数量的需求,为一些水平不高的人混进导师队伍大开了方便之门。而导师对学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起导师本身要起到榜样的作用,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将国家颁发的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颁发《规范》作为一门必修课贯彻到具体的教学中去,使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准学者、准科学工作者所要遵循的准则。

再次,研究生教育首先要面对当前实际,在主体自觉意识的培养上加大力度。排除外在因素,研究生本身要对这些不良风气的形成负主要责任。尚未成型的市场经济形态制造了不成熟的人群心理态势。急功近利、庸俗浮躁的风气也影响着研究生们的价值选择和追求。研究生的受教目的再也不是单纯的献身于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在就业、升职等压力下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研究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硕士研究生的队伍年龄身份落差较大,主体需要承担的家庭社会负担也相应增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要切实地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然后再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学术研究。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透过技术层面的训练,以本学科优秀的文学家、科学家为榜样,加强研究者学术道德意识、社会承担意识,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真正专心于学术的研究者必然不耻于不道德的学术行为。

另外,增强硕士研究生对本学科的研究兴趣,提高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研究能力,是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在招生机制上严把“入学关”,毕竟我们的教育体制还不能够将研究生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扩展下去。而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程度也远远不能提供人群继续深造的多样需求。另一方面,要在培养中加大对学生专业研究能力的提高严把“考试关”。学生能够从事一定的专业研究,掌握了相应的研究方法以后,自然打破了研究生被论文难倒的局面。学生能够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来,接受良好学术氛围的熏陶,在自己的研究中逐渐学会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术研究领域,尊重学术,尊重学术研究,惟其如此才能够从主体上克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同时,在单科课程的考试中以及最后的论文答辩中,导师们要狠下心来严格对待学生最后的论文审评。树立考核评级机制在学生心中的严肃性,提高学生对待考试的重视程度。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一些学校进行了调研,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是他们通过对那些爱国志士的了解,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有些同学把一些闪耀着爱国情操的诗句写在自己的日记中,时刻激励自己进步。一些平时不太关心别人的孩子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同学的关爱,同时也在援助中获得一份快乐。虽然他们自己可能没觉察到,可就在那一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可贵的火花。我体会到;只要我们能抓住德育教育的灵魂,就能让同学们知道爱国的真正含义,什么叫高尚品质,就能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就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和饱满的情绪氛围。

现如今。回头总结开展德育教育的体会,我感到;只要我们采用正确的施教方法,就能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光要教会学生获得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套搏击风浪,勇敢面对人生的本领。教师的责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达到知、情、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