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1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不端事件屡见报端,其中出现在某些高校的学术剽窃事件,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高校仿佛已成为学术不端问题的重灾区和高发区,与其让一起起学术剽窃事件发生后影响学者、学校的声誉,不如改“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在系统分析高校学术剽窃行为的表现及其成因之基础上,探求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高校反学术剽窃问题研究,此乃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学术剽窃行为的表现形式
《辞海》关于剽窃的解释为:“抄袭,窃取他人的文字以为己作。”可见,抄袭与剽窃为同义语。通常认为学术抄袭就是:使用他人作品的内容而“不注明来源”,即不承认该内容来源于他人的作品,而把他人作品的内容据为已有。高校学术剽窃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日常作业、课程论文甚至学位论文中的抄袭剽窃,另一个是教师晋升职称、申报课题、奖项时的论文、著作剽窃。
二、高校学术剽窃行为的成因剖析
(一)社会功利主义和学术界浮躁情绪影响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一向恪守清贫、勤奋求实的学者们也在经济效益第一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将关注的焦点渐渐转移到岗位升迁、工资住房等问题上来。为了一己私利他们甚至不顾学术规范,在科研中存在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抄袭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
(二)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缺陷
近些年,无论是项目申请、结题,硕(博)导的评定、教师的职称评审,还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都是以发表的文章数量和刊物级别等外在因素为评价标准,恰恰忽视了论文内在质量的考证。量化的评价机制无形中也加重了师生的心理压力,分散其学术研究精力,引发一些师生为凑数量“找捷径”,为达指标“造论文”。
(三)高校学术规范与诚信教育的缺失
目前国内除了少数几所高校出台了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外,大多数高校只鼓励学生发表论文,而对学生撰写论文时学术规范行为疏于过问,缺乏教育指导。同时各高校诚信道德教育的整体效力也在下降,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背离,在名利面前放弃学术道德,加入到学术剽窃的队伍中来。
(四)高校学术监督与惩罚机制不健全
高校学术剽窃行为的监督尚处于非组织的个人行为,非自觉的偶然发现,对举报者也是冷漠异常,缺乏保护措施,对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措施及力度更是远远低于其他国家,这些都是剽窃行为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乎,剽窃者有恃无恐,以身试法者大有人在。
(五)互联网普及和复制手段便捷化的影响
当今时代,网络资源举手可得,现代复制技术日新月异,这在客观上为抄袭剽窃者提供了极其简捷的手段。很多学生认为在互联网上找到的都是公用知识,不需要注明引用。有的直接到无忧论文网、论文天下等出售(以及拍卖)论文或其他作业的专业网站上复制、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成果。近几年,论文枪手和提供论文剪贴和拼接业务的非法网站的生意更是格外兴隆。这些都使得学术剽窃行为隐蔽性更强,探查难度更大。
三、国外高校反学术剽窃经验
学术剽窃问题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同样是一个令学界头痛不已的学界“肿瘤”。发达国家高校对学术剽窃的预防与治理研究起步较早、收效良好,可为我们借鉴。
美国大学里一向重视防剽窃教育,这可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美国的许多大学在学校网页及学生学习、生活手册中的显著位置上都设有有关剽窃问题的专题,第二,为研究生开设包括剽窃问题在内的学术规范课程。防剽窃教育的内容系统明确,一般包括:剽窃的定义、分类、预防措施及预防措施的练习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防剽窃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实效。例如在斯坦福大学,考试实行的是“荣誉制度”,即所有的考试均不设监考,教师发完试卷后就走开,学生交卷前都要在试卷上签名,保证无抄袭、剽窃行为。一旦发现有学生违反了这种制度,一经核实就立即开除。又如弗吉尼亚大学等许多大学纷纷在校规中引入“诚信誓言”,每个学生一进校就必须签署诚信誓言,作出不剽窃、不作弊、不把从互联网下载的资料化为己有等保证,并承诺如若不能信守诺言,甘愿接受一系列相关惩罚。这类诚信誓言具有法律效力。学术荣誉准则已成为目前美国大学营造诚信风气的有效策略,对学生的剽窃行为起到了良好的防范与控制作用。
除美国之外,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在反学术剽窃方面也有许多成功之举。一方面他们十分重视教师在发现学生剽窃行为、揭示原因及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每年对新生进行培训,指导其如何正确引用文献,利用图书馆资源帮助教师鉴别学生是否抄袭,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以及如何识别舞弊。
四、高校反学术剽窃举措
(一)制定详细实用的学术规范制度
高校管理者应以国家规范的原则规定为指导,进一步细化规范内容,制订适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道德规范,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为学术剽窃行为的防治提供依据。例如,明确论文著作写作规范、论文著作评审规范以及论文著作引文标注的具体规定等。
(二)加强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教育
高校应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包括剽窃问题在内的学术规范课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在2009级研究生新生入学第一课,即邀请学者主讲学术道德,期望新生从一入学就能严谨治学,形成良好学风。同时,在全校范围内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集中的反学术剽窃教育活动,如公开讨论、案例分析、反剽窃方法训练等,提高广大师生的反剽窃意识和能力。高校教师在保证自身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的同时,要肩负起学术道德教育的职责,以自己的行为和标准影响学生。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上调查,如何引用文献,以及如何在引用处添加注释等方面的训练。
引入学术荣誉制度,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天津大学从2006级学生开始,所有本科生都将陆续接受以“诚信”为主题的专门课程,在诚信教育课程结束后签署《天津大学大学生诚信宣言》,签字后的“宣言”将记入学生本人档案。另外,许多高校都与全体教职工、研究生签署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承诺书,把学习《学术道德规范》作为留校教育、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这些举措都对维持健康的学术活动秩序,督促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求真务实的学术评价体系
高校在个人学术水平和资格审核中应改变以量化为主导的评价方法,重创新、重质量。评判教师、学者时不能只看论文发表的篇数而要看被引用的次数,不看成果的多少而看成果转化率。对学生的学术评价可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把毕业论文质量作为衡量其能否申请学位的唯一标准,而能否发表与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高水平论文,则作为判定其毕业论文水平的一个参照。这样,就会减少师生仅为追求发表论文数量而进行写作编造、抄袭的原始动机。有学者还建议,对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应建立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使他们能够各安其位,各施其能。
(四)健全公正有力的学术监查机制
高校应当成立学术委员会,监督检查包括剽窃在内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情况。委员会邀请资深专家、同行加入,定期或不定期地采用盲审、互评等形式对学术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避免导师聘请答辩委员会成员时的“任人唯亲”现象,不妨由各高校的研究生院(处)组织专门的聘任小组,根据答辩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聘请相关的专家来组成答辩委员会,保证评价程序的公正与规范。同时,开辟学术剽窃行为的举报与评论信箱,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学术剽窃行为构成威慑力。
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学术剽窃处罚机制。正如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的“对学术不端行为要‘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发现问题及时、坚决地予以处理,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处罚机制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剽窃行为要采取不同的处罚手段,同时要有调查取证、当事人申辩、学术委员会裁决和结果公示的即定程序。可以想见,如果论文抄袭一经发现,就对抄袭者做出处理,抄袭就不再是“零成本”。
(五)引入先进有效的学术检测手段
在科研论文数量呈爆炸性增长的今天,在网络资源开放获取的今天,必须研发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来防范学术剽窃行为的发生。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者们于1996年就建立了提供剽窃检测服务的网站,最近该网站又定义为,试图阻止互联网抄袭的蔓延,促进学生作品原创性的发展。该网站对提交的作品进行检测,自动生成一份相似度报告,任何被系统发现的非原创性的文本内容将在各行下面划线标识、着色并链接到其抄袭的源文本,整个处理过程在五分钟之内即可完成。这个被称为“全球领先的反剽窃系统”已经被全球几百个大学或研究机构采用,它的最大帮助不是抓住作弊者,而是构成防止剽窃发生的一个强有力屏障。
自2008年底开始,反剽窃软件也开始在国内局部高校及科研单位推广应用。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联合研制“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LMC)”,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只要将任意一篇文章与资源库中的文献进行对比,即可检测出相同的语句和词汇。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仅在武汉就已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高校引进了这一系统。该系统可以为这些学校提供论文审查技术支持、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还可以对文字重合率较高的论文退回修改后再重新检测,直到达到要求才“放行”,实现了高校学术剽窃行为的预防和治理两重功效。
抄袭剽窃是近几年来在国内高校中表现最突出的学术不端现象,有人用“学术界蝗祸”来形容可谓贴切形象。高校反学术剽窃问题的研究,将对遏制高校学术剽窃现象,维护高校学术尊严,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术创新,营造求是求真的良好学术氛围,起到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