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9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内容提要:无论是对已有的音乐理论文献的学习还是音乐研究后的书面表达,对论文写作的理论探讨与写作训练都是我们高等音乐院校学生不可回避的。本文以问答的方式就音乐研究中的开题报告、项目申报书、结题报告,论文写作时的标题、内容提要、关键词、引言、段落衔接、结语、参考文献与注释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我们写作者在写作论文时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提供了作者在音乐研究与写作中的一些个人经验。
学生在进行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时通常存在“引言”写作、“段落衔接”、“结论”的写作、参考文献与注释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于标题、关键词、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写作也很陌生。本文主要针对以上诸问题一一解答,并能给我们的学生准备研究或正在研究与写作时提供相应的帮助,以使我们能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步如一个新的高度,从而适应新时期的音乐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一、怎样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也叫开题申请报告(或选题设计书),它是审核课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选题的价值、获取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开题报告就是科研施工的“蓝图”,是周密详细的一种研究提纲。学校的大学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前,或有关单位的研究者在选题[1]后,都需要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写作没有严格的统一形式,一般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主要思想、观点与内容,重点和难点分析
1、主要思想、观点与内容
2、重点和难点分析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写作进行计划
1、研究方法
2、论文框架
3、写作进行计划
(四)本人准备情况及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及有关资料
1、准备情况
2、前期成果
3、主要参考文献及有关资料
开题报告是在选题后进行的笔头工作。事实上,在选题的过程中开题报告的相关内容是必须优先考虑的,诸如对欲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大小的评估,本人将要突破的相关理论,将采取怎样的研究方法对欲选课题进行研究,本人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等等。如果这些方面都作了预先的阅读、分析、整理、田野采风工作,开题报告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说整个课题研究是一部宏大的交响曲的话,那么开题报告就是这个“交响曲”的序曲部分,它提示了课题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将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二、怎样写作标题、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新手们在选题时通常表现为题目太大、论题模糊笼统抽象、没有把握难易适中的选题原则、没有建立在对已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认识不清等。对这些问题在本系列讲座的第二讲的选题一章已有论述,在此不赘述。但开题报告必须在选题后,所以笔者强调学习者必须先学习与了解如何选题方能顺利做好开题报告。在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版中有开题报告实例,供参考。
标题是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或研究方法等的语句。论文的题名必须简练、明确、醒目,力求简短,要用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最核心的特定内容,要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不规范的缩写语、代号等。标题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以中心论点为标题的,也可以是指示研究范围或提出问题的标题。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论乾嘉时期长江流域的梆子腔》。必要时采用副标题,如《商核论——兼论中西乐学调关系若干问题的比较》。副标题是在以下情况下使用的:1、题名语意未尽,用副标题补充。2、作为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或一个研究课题下的有紧密关联的系列论文,需用不同的副标题区别其特定的内容。3、作为文章标题的引申或详细说明。
进行国际交流的学术论文应有外文(一般是英文)题名,外文、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要超过10个实词。论文层次标题的写作要求分以下几点:1、各级层次标题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如果以分论点句作为标题)应尽可能采用“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并讲究句式美,这一点在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句式美一节中已论及。2、层次标题作为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一般不超过4级。3、各层次标题要醒目,其字体与非标题要有区别。4、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各层次的序号均需左定格起排,后空一个字句接排标题。不过,由于写作目的不同,层次标题数字编号略有区别:学位论文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尾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1”“1.1.1”等来标示不同标题层次;一般学术期刊文章篇幅都在一至二万字以内,所以,标题编号更为简洁,如“一、”“(一)”“1.”“(1)”等标示不同的标题,如果文章只有三级标题或二级标题,“1.”还可代替“(一)”标示二级标题。
标题当然是最初选题就基本拟订了,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标题还可根据论文的新进展作相关的调整,因为开始的标题是对论文写作和研究的一个导引,事实在做论文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新的思维和新的材料,而这些新的思路和新材料是当时没有完全预料的,但它对本选题又有着重要价值,它已成为了论文的某一新内容,因此,这时可适当调整题目,以使论题与新内容相吻合。当然在有提纲的前提下这种情况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我们有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内容提要又称摘要,是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是学术论文的缩影,是对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客观表述,文字要简练、明确,不加注释,不作评论,一般在300字左右。内容提要既要写得短而精,又能包含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可以让读者不读全文即能从中获得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对象、基本观点、价值、课题研究背景、主题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以及作者的建议等方面的提示。
例如: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载《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的内容提要: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其本体中心特征(律调谱器)依然存活在民间。体现在为神奏乐和为人奏乐的两种形式。在传承过程中,何以变,何以不变,值得认真探讨。总体说来,以敬神为主要奏乐目的者,音乐传承相对变化较小;服务于人的音乐则变化较大。本文从民间音乐会社的实地考察入手,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音乐的社会功能性层面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传承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与思考。
该内容提要共175字,把作者要研究的目的、对象、基本观点、研究方法、思路均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行文恰到好处,没有半句废话。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作者应按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发的《GB/T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关键词的标引要求其词义能反映论文的主题,由表达主题概念的自然词汇(实词或词组)和术语构成,可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6个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词与词之间用“;”或空格分开。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words)。
三、论文开头(引言)怎样写?
初学者对论文的开头(引言)的写作非常陌生,不知怎样写,也不知写些什么,有的充其量从其他地方摘抄一些背景材料或索性堆砌一些与开头无关任何东西,以视作为其论文的开头。这一般论文甚至是某些毕业论文中常见到的。其实,论文的引言主要任务是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背景、对象、意义、研究方法,阐释论题各概念定义,提出中心论点,提示论述问题的结论,摆出敌论,阐明相关领域里前人的工作基础等,以便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研究的现状和进程,进而领会“本论”讨论的深度和结论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了解了这个,恐怕我们不难写作了。
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即对论题的内涵和外延作出严格的逻辑限制和论域划分的部分,又称前言、导言等,在较大篇幅的论文中称绪论,位于论文首段。它的主要任务在于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动机、目的、对象、意义,提出中心论点,论证的范畴、提示论述问题的结论,摆出敌论,为驳论树“靶子”,阐明研究背景、条件、研究方法以及相关领域里前人的工作基础等,阐释论题各概念定义,以便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研究的现状以及本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引言的写作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从引言中能体现出作者对本课题所作的的充分准备及扎实的研究的基础,给人以成竹在胸。不能与内容提要相重复,或者变成内容提要的注释。禁绝空话、套话、废话,防止离题千里。引言的篇幅一般较短,常用一小段文字表述,或用几段表达,但若是数万字的长篇大论(如硕士、博士论文),也可能把引言作为一章或一节独立存在,可以只写上述一个或一些内容。
“引言”二字可不在文中的出现。
例如:张振涛《“吹鼓手”一词的社会学释义——“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的引言:
谈及对“吹鼓手”的歧视,我们往往是从旧时代统治者对待下层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旧时雇佣“吹鼓手”的社会阶层,即封建统治者与地主阶级早已不复存在。但“吹打班”的新雇主们,即农村社区的一般成员,不但在潜意识的习惯上,而且在价值观的判断上,依然保持着对“吹鼓手”的歧视。换句话说,在今日的实际生活中,歧视吹鼓手的现象,常常来自与吹鼓手一般无二的普通百姓自身而非身高一等的统治阶层。瞧不起“吹鼓手”的,并非只是旧时深居朱门大宅里的官绅士族,也包括当今住在村舍茅屋里的黎民大众。仅仅用普通百姓受旧思想的影响就能解释这种现象吗?这一现象使我们关注到:传统社区生活中形成的对待一个社会团体的态度,以及这一态度中隐含的乡民意识底层的价值尺度与好恶标准。冀中地区的农村,活动着两类乐社组织,他们在从事艺术活动的观念上持有截然相反、判然比对的宗旨:一是“不受雇佣、无偿服务”的“音乐会”;二是公然声称自己的活动目的是为谋利的吹打班。为在表述的清晰度上反差强烈,现以商业性、赢利性为活动目的的吹打班,反衬音乐会模式,考查同一地区中两类民间乐社的行为目的与价值体系,进而解析与此相应的社区成员的价值准绳。
这段文字首先把问题抛出“为什么吹鼓手从旧时期至今一直被歧视?”,接着笔者说明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和比较法。引言还透露笔者将从社会学角度探析“音乐会”与“吹打班”的人文内涵,从而解释“为什么吹鼓手从旧时期至今一直被歧视?”的深层原因。
四、怎样进行段落衔接?
很多同学在撰写音乐论文时,能够把每个部分每个段落写清楚,但却忽略了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就是平时指的过渡。不注意文章段落的衔接,造成上下文不相关联,给人以生硬拼凑,连接突兀,痕迹裸露之嫌。如果这个环节处理不好,那无论整篇论文的选题有多么成功,论述多么恰当,仍让人感觉就好似一串断了线的珍珠,虽然单颗珠子都是美丽的,但是却不完整。宋代吕祖谦认为,要想使文章的段落衔接自然、紧凑,不露痕迹;巧妙、新颖,引人入胜,文章“换头佳处”乃是关键之一。其中“换头”就是指层次和段落之间的连接。只有把论文的段落衔接有序了,才能称得上是一篇前后连贯,逻辑清晰的好文。在学习中,我们就需要认真地琢磨课文段落间的勾连过渡,以便从中学到一些安排段落的技能技巧。如何做到论文的巧妙衔接呢?
首先,要注意段落间的似断实连。就如事物的发展是断断续续的,事物之间有其连贯性也有阶段性,但万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文章也不例外。看起来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立性,但为了整体的完整性,就必然要做到无缝式的衔接,实为表断而里不断。
其次,讲求过渡的自然并且承上启下,前后照应,转承分明,也会使文章衔接自然。在论文中,从一个问题转述到另一个问题,从一个论点引申到另一个论点,中间必须要通过适当的文字衔接,所谓天衣无缝,就是指的过渡连接的巧妙而圆滑。一篇好的音乐论文更是这样,在过渡中要掌握暗中转折的方法。
例如:
在这对立的两极中,西方文化选择了“知识之树”,将知识的获得作为西方人生命的动力和目的,作为衡量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所在。“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在西方人的信念中具有两千年不动摇的统治地位,就正说明了这一点,因为知识正是理性的花朵,智慧的结晶。早在古希腊,西方人就以追求知识的执着而著称于世。在西方人的心目中,追求知识已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而直接就是自己的生命所在,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似乎除了追求知识的科学之外,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去追求,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他们灵魂的需求,赋予他们的生存以意义……
与西方文化之选择“知识之树”不同,中国文化则选择了“生命之树”。总体上说,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生命哲学,中国所有的宗教都是生命宗教,中国所有的艺术都是生命术,中国最普及的学间是养生之学,中国持续最久、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思潮亦为生命思潮。(摘自刘承华《从文化传统看中西音乐传统的不同》,载《黄钟》1995年第3期。)例子中刘文上下两段之间通过“与西方文化之选择‘知识之树’不同,中国文化则选择了‘生命之树’”一句,让行文过渡连接巧妙而圆滑、通畅自然、引人入胜。
最后,衔接处要做到啮合而贴切。不管何种体裁的论文都要使文章的段落间转接有序。比如:沈洽先生的《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3期),各小节虽然独立成段,但整篇文章以“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阶段”这一主题线索自然连串,从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另外,要善于运用比喻进行文章衔接。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文章过渡技法。运用得好,不仅能使文气贯通,章法严密,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美,而且还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造成意境生动,文采斐然的艺术效果。例如:
“由于琵琶体积小,又是抱弹,故而两手的配合更密切,指法更灵活;再加上发音清越,圆润而又短促、干净,故特别适合于演奏乐音密度高的乐曲,表现繁富密丽的音乐色彩。与其它弹拨乐器相比,琵琶最擅长于表现华彩风格。古琴和筝均为横弹乐器,体积又较大,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出音密度必然较低,适合于演奏从容悠闲的曲调。阮是抱弹乐器,体积也较小,所以出音密度就比古琴更高得多,演奏起来也灵活得多。但由于阮的共鸣箱较大,又是圆形,抱持不很紧,使演奏速率仍受到影响。而琵琶则将弹拨乐器的网状交叠的音响特征发挥尽致。琵琶的出音非常迅速,最高可达每分钟160拍以上,再加上运用不同指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更使它具有色彩的繁密富丽、铺陈美饰的风格。例如琵琶古曲《阳春白雪》的主旋律,从乐谱上看并不复杂,音符也不密,但经过琵琶的演奏之后,即顿时给人繁密富丽之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在这里,琵琶的这种色彩辅饰效果,正是由它那清脆明亮的音色和灵活多样的演奏技巧造成的。如果我们把古琴比作老者,把筝比作壮士,把三弦比作用骑手,把阮比作文人,那么,琵琶则应该比拟为一位年轻的女子。这位年轻女子不是大家闺秀,而是小家碧玉,不是矜持文雅,而是活泼热情,而且健谈;其着装也不是大家闺秀的素净,而是更为鲜艳多彩,仪态万千。琵琶之所以能在唐代盛行,成为那个时期的主奏乐器,正由于它的这种特殊的音色。盛唐时期都市的繁华景象和人们追求享受、美饰的心理,决定了只有擅长表现繁富色彩的琵琶才是它唯一最理想的载体。”
文中“如果我们把古琴比作老者,把筝比作壮士,把三弦比作骑手,把阮比作文人,那么,琵琶则应该比拟为一位年轻的女子。”这五个连续的比喻把“古琴”、“筝”、“三弦”、“阮”、“琵琶”五种乐器的声音在密度和亮度上的特点非常形象而又简练地描绘了出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五、结尾(结论)怎样写?
结论的写作也与开头的写作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些初学者不知结论写些什么,怎样写,甚至索性不写结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论文写作问题。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因此,结论的表述与写作是必须也是极为重要的。结论必须完整、准确,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并阐述自己的创新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等。
结尾即尾声、结论。“无论是电影的尾声还是音乐的的尾声,或者是戏剧尾声,都是对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做的收尾,是作品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论文同样也需要收尾,这就是结尾”,“一部优秀电影的尾声,往往成为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部分。有了好的结尾,似乎可以‘一好俱好’。如果结尾不好,就等于是“画龙不点睛。”[1]因此,它也是论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结论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后而形成的总观点。要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认真阐述自己的创新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完全了解本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严格区分自己的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还应当附带指明深入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醒同行注意,借以促进专题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化。
结论在一篇论文中不容忽视,它常常是读者在没有阅读全文前,想对论文观点及价值大体了解时,连同摘要一并浏览的部分。这部分可以一段也可以几段或分条列写,要求写得醒目而具体,简洁有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傅利民《民族器乐理论知识的建构与学习——基于教育心理学语境中的阐释》(载《中国音乐》2008年第4期)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了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将民族器乐理论课程中的知识分成陈述性、程序性两大结构,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且从两类知识的各种表现特征出发,尝试为读者列举了基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民族器乐理论教学的同仁,提供一个新的思维角度,使我们打破已有的理论研究式思维框架的束缚,真正从教育心理学的语境中重新构建民族器乐理论知识,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从“学生接受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运用不同的心理接受方式”的理念出发做到更为人性化的教学。在未来的民族器乐理论教学中,本文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据此,教师们再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更有利于学习的各种条件,排除不利因素,使民族器乐理论的教学达到更佳效果。作者在结语中归纳了全文的总观点,阐明了本文“结合教育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将民族器乐理论课程中的知识分成陈述性、程序性两大结构,并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和阐释”等的工作内容,突出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指明了作者在民族器乐理论类课程的教学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总结了该文“从民族器乐理论课程中的知识在教育心理学的语境中重新建构,进而探测教师、学生在讲述和学习这些知识时所经历的心理过程,为民族器乐理论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便利的”(本文引言)的主张。本结论与引言前乎后应,准确、明了。
又如:戴和冰的《雅化和官语化视野下的魏良辅声腔改革——兼与顾聆森先生商榷》(载《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的结论:
“昆曲学”虽然不是一门新的学问,但是,作为一门专学,却有着更高的要求,其研究难度也明显比以前要大,要做好“昆曲学”的工作,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也需要有新的视角,需要作进一步的学习、探讨和学术争鸣。“雅化”、“官语化”只是众多视角的一种,在我看来,“昆曲学”的建设,更需要的是商榷和争鸣,否则,我们的研究成果很难真正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相匹配。
本结语表述了作者在经过理论分析、推理、判断、归纳后得出魏良辅的声腔改革只是“雅化”、“官语化”一部分的总观点,指出了作者与前人在昆曲学研究中的不同见解,阐明了自己的研究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笔者还提醒了同行在进一步研究本课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该结语简明扼要、准确鲜明,值得学习。
六、怎样进行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主要是指答辩委员会就论文中阐述不清楚、不详细、不确切、不完善之处,在答辩会上提出问题,作者当场回答或略作准备之后作出回答。答辩委员会可以进一步考察作者对所述的问题是否有宽广的知识基础,有否创造性的见解,有否充分扎实的理由。作者可以在答辩中临场发挥自己平时所学专业知识,随机应变地应答专家提问,作出正确而灵活的反应。答辩的过程就是辩论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在学术见解上的交流、交锋、深化的过程。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靠四种方式传递:口语、文字、图表和数字。而口语表达能力是进行信息联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思维内容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传递方式。因此,口头表达及其应变能力应该是衡量人才特别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准。通过答辩,不仅可以使答辩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可以帮助作者对整篇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总结。
答辩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熟悉答辩的各种规定、进行的程序、答辩的要求,并且向老师请教答辩的经验,设计好自己的答辩报告(提纲)。可在同学之间的模拟答辩,反复演练等。答辩提纲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选题的缘由,选题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
(2)论文的要点,如基本观点、立论的依据、论证的思路;
(3)写作方法与过程,参考资料;
(4)本人对论文的评价:好在哪里,有何不足;
提纲字数在2500~3000之内,根据提纲再做好PPT,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答辩陈述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答辩过程中,答辩者要针对主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就事论事,干净利落,概括而明了地回答。切忌烦冗拖沓,横生枝节。这样,既可避免言多有误,又可避免言多冲谈主题。如果主辩教师提出的问题包含多层意思,那么回答时还要逐层逐条地分别加以说明。面对主辩教师的提问,答辩人首先要全神贯注,并且要边听、边记、防止遗漏,同时要沉着冷静地思考,仔细推敲专家提出问题的要害,了解所提问题的实质,分析质疑的指向,看是针对论点的,还是针对论据的;是针对论证过程的,或还是针对结论的,等等,千万不可弄错题意,否则将出现答非所问的尴尬场面。答辩中,还要防止和克服论文答辩时的畏惧情绪和恐惧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针对主辩教师的提出的问题,可能超出了答辩者的论文范围,答辩者可能对所提问题只有过粗略的接触,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这时,答辩者要沉着冷静、巧妙应对,要对题目加以限制,使范围缩小,抓住主要方面平静作答,答辩作者对于答不出的问题,切莫不懂装懂。对于超出范围的问题,可以作出说明。在答辩中出现的失误,如因情绪紧张而造成的思路混乱或口误,如果老师质疑,就应该表示歉意,并当即纠正。有时主辩教师所提的问题较难,可采取避开障碍,迂回而进的方法进行处理,如争取主辩教师的提示,或者干脆请求老师把问题重复一遍,这时答辩者既争取了思考的时间,又可能给答辩者提示了回答问题的切入点。有了老师的提示,又经过认真思考,较难的问题也应该能答出来了。如实在回答不出,答辩者可以委婉地表示出这个问题以后再向老师请教的愿望。作者在通过论文答辩后,可对论文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做进一步修改,使学术论文逐渐臻于完善,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平。
七、怎样做好参考文献与注释?
对所引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不规范,有些作者甚至不标注引文的出处。对此我的分析与判断有三:一、可能是不知引文标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知道,引文可以体现出作者的阅读量和工作的深度,并能指示你的研究路径,为他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资料的信息源,并进行鉴别验证等,它极大地方便了后来者的研究。二、有剽窃心理。认为自己所引用的材料别人没看过或别人看不到,因此,他就稍作调整,改头换面占为己有,更有甚者把别人的文章直接放在自己的论文中,连标点符号也一样,没有任何注释。这是一种极为恶劣的品行。三、初学写作时就没有养成写作参考文献与注释的习惯。有些初学写作的人只顾正文的写作,资料的来源及相关的概念或名词一概不考究,待文章写完后,所引用的文献资料自己也找不着,以致于只好作罢。这种情况在初学写作的人中常出现,应引以为戒。
有些作者对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分不明,以致于在写作中混为一谈。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标注,而注释是对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释内容,它是各类论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注释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参考文献与注释的规范写作是当今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音乐界针对写作规范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形式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但较少涉及更深层的学理反思,这值得我们共同关注。解决了此问题,学术(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引文格式、出版体制将迎刃而解。
(一)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署名,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2、文献题名及版本(若为初版,则省略版本说明,若为古籍,还需注明卷数)。
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1)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MCNJDRS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其文献类型标识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于程序(computer)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电于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programon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文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6、文献起止页码。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任选).
2、期刊文章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包括:[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国际、国家标准包括:[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6、专利包括;[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任选)
8、个别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包括;[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二)注释
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对细节问题展开深入思考的证据,它是各类论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文章之外的项目。论文的注释有补充内容的注释和注明资料出处的注释两大类,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和自己很容易看懂,只需一看就知道这段文字或代码是做什么用的,即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或评议的文字。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全文注释序号连排(如①、②……).注释的写作可参阅笔者刊载于《中国音乐》2008年第4期的论文《民族器乐理论知识的建构与学习——基于教育心理学语境中的阐释》,该文用了较多的注释来说明相关概念、定义和术语等。
我国古代对注释划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现在一般通称注释。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的当页之下,称脚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的称为尾注。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全书注文的编排一般要求统一,以便于读者查考。
八、怎样写结题报告?
一个课题完成必须向上级科研部门提交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是科学研究的结束阶段,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否得到有说服力的展示、并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重大问题。许多研究课题,由于结题报告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推广。结题报告是进一步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的分析总结,是在整理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的解释。结题报告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标题、摘要、研究背景(前言、引言)、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写作与附录四中论文写作要求一致,这里主要对结题报告的正文的写作进行介绍。
结题报告的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1、方法
研究方法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2、结果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
撰写结果部分的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可能”、“大概”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
3、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撰写时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即独创性。要善于运用图表来说明问题。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图像、乐谱等,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论文字数与学术价值不成正比,故要避免文章繁琐冗长。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一篇研究性的结题报告(不包括附件)以2000–3000字为宜。
以上,本文分别对学生在论文中的“引言”、“段落衔接”、“结论”的写作、参考文献与注释、标题、关键词、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进行了介绍与对此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它是笔者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并对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学术规范条例而总结的,阐述了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一个自始至终的过程。其中这些环节看上去比正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写作等是不起眼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但它确极为重要,常常我们的写作者在这些方面没注意或不知道它们的功能与意义的重要而使其论文或表达不清或致其质量底下。因此重视上述问题,并规范写作是我们新一代学人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