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8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中国的学术规范建设是指学术界内外为了防治学术失范和学风不正等行为和现象,为建树学术规范所做出的一系列探讨和努力,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迄今为止,学术规范建设历时二十年,经历了讨论与争鸣、行动与实施、贯彻与实施几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通过综观与反思,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传播学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对学术规范建设这一系统工程进行了学理层面的考察和分析,并就学术规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中国学术规范建设历程的简要回顾和述评
从1988年陈平原先生发表《关于“学术语法”》、杨沐先生发表《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起,学术规范开始进入中国学界先知先觉者的问题论域。自此之后,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热点。可以说,1988年既是中国学术规范大讨论的发端,也是学术规范建设的起点。在20年的学术规范建设历程中,有两件事值得特别注意:一是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二是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宣布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以这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为分水岭,根据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我们将学术规范建设的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2年2月的讨论与争鸣阶段;2.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的行动与实施阶段;3.2006年5月至今的贯彻与实施阶段。这样的划分也是为了本文论述的方便。事实上,讨论与争鸣一直贯穿于学术规范建设的全过程,而贯彻与实施阶段也只是刚刚开始。
1.讨论与争鸣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规范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有关该问题的讨论持续而热烈,参与其中的众多专家和学者纷纷在各种媒体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及其分支领域也结合本学科的建设或本领域的具体问题展开了学术规范讨论;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先后积极组织、召开了学术规范研讨会;包括学术批评网在内的一些学术网站在大讨论中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场大讨论中,学者们对普遍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曝光,对其成因做了深刻的剖析,并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防治的建议和措施。这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达上百篇,其中的精华分别被录入到后来的几部文集中:如杨玉圣、张保生主编的《学术规范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邓正来主编的《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另有若干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学术规范讨论做了回顾与总结,发表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这些论文、论著和文集有助于读者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学术规范大讨论的来龙去脉,为学术规范研究和学术规范建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和理论支撑。
这一阶段话题的焦点从起初的写作技术规范层面渐渐转向治学的道德和态度层面,再转向学术评价、学术管理规范等层面,直至后来的学术规范建设层面。这一阶段所呈现的主要特点是:讨论有着明显的从个体到群体、从分散到集中、从边缘到主流的发展轨迹;以没有官方介入的,自发的学者个人、学术团体和学术媒体的自觉研讨为主;以讨论、批评、争鸣和呼吁为主,缺乏有效的行动。
然而,冷静、客观地审视学术界当时的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几个不得不令人深思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提倡学术规范的呼声日渐高涨,另一方面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的现象却未见减少;一方面,学术规范讨论的余热未散,另一方面学术规范建设却步履维艰;一方面,发表和出版的有关学术规范的论著数量惊人,另一方面学术规范建设的进展却未尽如人意。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参与、关注和了解这次大讨论的人与全国为数众多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相比,只是占到极小的比例。这就是说,看似持续而热烈的大讨论,实则影响不大,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2)那些真正需要接受学术规范教育的人对此要么是充耳不闻,要么是冷漠以对,有的甚至是明知故犯。形成了一种你说你的、我行我素的怪现象。如同教师上课点名一样,出席的往往都是守时、守规矩的学生,但他们每每却要替迟到、缺席的学生挨批评;(3)及时应用讨论成果,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学术规范建设动真格的高校只是少数;(4)学者们均是从问题的某一侧面或某些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的,而将学术规范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论述的则寥寥无几;(5)讨论在前期未能引起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协调和组织,因而缺乏统一、有力的行动。
无论如何,这次大讨论是中国学术规范建设史上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其象征性和建设性意义远大于其所取得的实质性成果:(1)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术规范和学术规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为学术规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大环境;(3)揭开了中国学术规范建设的序幕,为中国的学术规范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学界内外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和诉求,学术规范及其建设问题终于引起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促使教育部、科技部采取行动,相继出台了一批有关学术规范的文件和规定。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学术规范建设从讨论与争鸣阶段进入到行动与实施阶段。
2.行动与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有关学术规范及其建设的讨论与争鸣仍在继续,但以行动与实施为其主要特点,学术规范建设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高等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学校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随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先后通过各自的有关学术道德或学术规范的文件和规定;一些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期刊举办了有关的座谈会,并发出有关的倡议书、联合声明与建言。2003年5月7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2004年8月26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召开第27次新闻发布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正式下发各高校。其内容共分7大部分25条,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2004年11月3~4日,教育部社政司主办的《全国高校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作题为“加强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的主题报告。2005年2月18日,学术批评网发布英堂编纂的??学术规范建设大事记这一阶段的成果是:(1)学术规范建设已在民间和政府层面达成共识;(2)学术界与教育主管行政部门之间开始进行了积极合作与良性互动,并将学术规范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3)一部分高校和相关单位通过了各自的有关学术道德或学术规范的文件和规定;(4)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为规范学术研究、学术评价和学术管理提供了粗线条式的依据;(5)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的现象有所减少,学术风气有一定的好转。
尽管如此,学术规范建设并未取得明显的突破和实质性质的飞跃,具体表现在:(1)与部分高校和单位的积极行动相比,相当一部分高校仍处于观望和不作为的状态,对学术规范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2)虽然出台了一批有关的文件和规定,但这些文件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3)虽然上上下下在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大的原则性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学界在某些具体问题和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分歧、疑虑和争论,如学术规范的内容及其体系、学术规范由谁来订、学术规范建设由谁去做、如何去做等。这些恰恰是学术规范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学术规范建设需要突破的瓶颈之处。
3.贯彻与落实阶段
2006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以张岂之先生为主任的学风建设委员会,胡培兆、王宁、葛剑雄、黄进、孙正聿、欧阳康6人为副主任委员。学风委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三条: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拟定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惩处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施细则和文件。二是总结和推广学风建设的典型经验,指导和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三是针对高等学校的学术失范和不端事例进行调研,举行听证会的办法,提出处理建议,供有关单位参考。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学风委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开展了直属高校学风建设情况调研;开始着手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手册》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惩处意见》;进行了学术道德和学风个案的调查;指导、督促和推动高校建立了学术纠纷受理机构等,连续推出了9期学风委通报,有力地推进了学术规范建设。但遗憾的是不知何因,学界翘首以待的《规范手册》和《惩处意见》至今尚未出台。
二、学术规范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反思
从以上三个阶段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二十年的学术规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总体来讲就是:议论多,行动少;雷声大,雨点小;费时过多,效率不高;思路不清,路径不明;宣传不到,教育不够;执行乏力,落实不好。具体表现如下:
1.虽然上上下下已经把学术规范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但由于在学理层面对学术规范体系和学术规范建设内容的认识不够全面,因而缺乏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一张建设的路线图,导致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路不明、路径不清。
2.虽然教育部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办法,但由于其内容过于笼统和模糊,在具体的实践中操作性不强。学术界迫切需要一部详尽、完善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学术规范手册。
3.对学术规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尚不到位。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术从业者的规范意识淡薄,规范常识欠缺。
4.从上到下尚未形成一套科学、长效的学术规范运行机制。
5.对学术规范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据统计,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加起来接近一百万,这意味着学术规范建设的工作和行动每延误一年,就会有一百万的学子丧失一次接受完整、系统的学术规范教育的机会。
6.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学术规范建设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高校对学术规范建设的内涵知之甚少,
使得学术规范建设仅流于形式和口号;有的甚至将教育部的文件视作一纸空文,处于一种观望和不作为的状态。由于以上原因,学术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依然在着不容忽视的风气不正、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的现象和行为。我们的反思是:
1.学术规范建设仅仅停留在讨论、感想、体会等认识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在于付诸行动制定规范,宣传普及并拿出行之有效的惩戒处罚措施,更重要的还是要贯彻落实,把文字上的东西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到实处。
2.学术规范建设仅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3.学术规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学术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需要整体考虑和全面规划;学术规范建设离不开学术界内外的通力合作,需要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首先要对学术规范及其内容体系有一个准确、全面的理解。其次应该理清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路径,制订出一个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最后参与建设的各方要理顺关系,各司其职,拿出一套系统、完整的方案,落实到位,贯彻得力,多管齐下,重点突破,标本兼治。
4.学术规范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学术创新和学术发展。
三、学术规范建设的学理分析
学术规范之于学术实践活动就如同足球规则之于足球运动。上场踢球的运动员如果不懂或不熟悉规则,肯定会把一场足球赛变成一场犯规频频、质量不高的闹剧。同理,从事学术活动的人若是对学术规范及其内容体系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必然会导致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中的失当,学术活动就极容易陷入失范和无序的状态,具体的表现就是规范意识欠缺、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学术规范及其内容体系也是学术规范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对其缺乏了解和掌握,学术规范建设就会失去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学术规范体系也是制订学术规范手册的依据和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学术规范及其内容体系活动?迄今为止,仅有个别学者对此做过专门的探讨和论述。张积玉先生指出:学术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学术实践活动中所逐步形成的被学术界公认的一些行为规则。从学科角度考察,学术规范分基础性和学科性两个层次。基础性学术规范是各学科所通行的规则,其基本内容体系可从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写作技术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四个方面加以概括。曹树基认为,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至少应当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管理规范。总之,学术研究规范既是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管理规范的基础,也是各种学术规范的核心。二位专家的论述对学术规范研究和学术规范建设极具指导意义。受此启发,笔者尝试运用传播学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对学术规范体系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求从学理的层面来解答诸如学术规范的内容及其体系、学术规范由谁来订、学术规范建设由谁去做、如何去做等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学术实践活动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术信息的传播过程。人类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过程时,主要指的是传播具有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系统时,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察问题,把传播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的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联系。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的:传播者(信源)、受传者(信宿)、信息、媒介、反馈。
学术信息从生产、传播到反馈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运行既受到它的内部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内部因素包括学术研究者及其成果(传播者和信息)、学术媒体(媒介)、学术批评(受传者和反馈)等;其外部因素包括学术评价和学术管理,再往外就是与这个系统紧密相关的学术小环境(高校和科研院所)和大环境(社会)。由此推理,学术规范体系理应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媒体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管理规范等几个方面。学术研究规范包括学术研究人员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和学科规范;学术媒体规范包括编辑规范、审稿规范、编排规范等;学术评价规范既包括学术评审规范也包括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管理规范包括管理人员规范、项目评定规范等。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学术规范研究时,不能只考虑学术研究一个方面,还要顾及其他方面。学术规范体系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就是学术规范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丰富的学术实践活动和二十年的学术规范大讨论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同理,学术规范建设并非学术实践个别环节的规范,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性的系统工程。具体来讲,要推进学术规范建设,就要从学术实践活动和学术信息传播所牵涉的一切环节和领域入手。学术规范建设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行动,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做到整体考虑,全面规划,“全面治理,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学术规范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过程,它是以学术为本位、以学者为主体、多方参与的社会行动。学者是学术规范建设的主体。作为复杂而长期的社会工程,没有学者充分的主体性参与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无论从手段来看,还是从目标来看都应该更广泛地让广大学者参与其中。但这并不能否认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媒体、学术管理人员等在其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术规范建设的复杂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入其中。实践证明,二十年的学术规范建设议论多而成果少,雷声大而雨点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有效的协调、引导和组织。事实证明,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协调各方;只有形成学者、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共同体、学术媒体齐抓共建的工作机制,学术规范建设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1999年《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系统广泛地推行,就是一个学者、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共同体、学术媒体共同合作的成功范例。
四、对策与建议
学术规范建设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就要根据系统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总体设计。根据学术规范建设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借鉴各方面专家和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一套“源头抓起,急用优先、重点突破、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设计方案,以就教于专家、同仁。
1.学术规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路径
说到学术规范建设的总体思路,我们仔细阅读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诗《观书有感》,就会得到诸多启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术界就是半亩方塘,有着清新、健康的学术氛围;天光云影共徘徊就好比是学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断创新的健康、热闹的景象和氛围;源头活水既可以指遵循规范、训练有素、勇于创新的学人及其成果,也可以指科学、完善的学术规范。假如半亩方塘的水脏了,人们要治理污染,就要寻找塘水受到污染的原因。其治污的步骤无非是首先追根溯源,查看源头的水是否纯净无污。其次是顺着源头再往下检查水所流经的渠道是否受到污染。如果前二者均无问题,第三步就要回到半亩方塘,查找塘水被污染的其他原因。假若塘水受到外界的污染,那就要想方设法综合治理。学术规范建设如同塘水治污,其步骤和路径也莫过于此。我们认为,学术规范建设的第一步和关键之处在于正本清源-制订一本科学、完善的学术规范手册为“本”,拥有一批训练有素、遵守规范、勇于创新的学者为“源”。第二步乃是护渠固堤,即对学术成果传播的渠道-学术媒体等进行规范;对学术批评、学术评价和学术管理的人和机构进行规范,第三步是清淤除污,即建立有效的学术惩戒机制,对违反学术规范的人及其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2.急用优先——学术规范手册的制订
在学术规范建设中,学术规范手册的制订是前提。王笛认为,目前中国学术界提倡学术规范和反对学术腐败的当务之急,是通力合作编写一部自己的《芝加哥手册》(如可称《中国学术写作及编辑出版手册》)。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没有明确、具体的、被学界普遍认可的学术规范,大讨论只能成为无谓的争吵,即使是想要遵循规范的人也无规可依,无章可循,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各相关部门应组织一批在学术规范方面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在现有文件、规定和规范的基础上,制订一本普遍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宏观规范手册。手册的内容包括学术规范的基本知识及其内容体系,学术失范的惩戒措施等。编写手册的目的是让学人明白什么是规范,如何遵守规范,不遵守规范会受到什么样的惩戒等。各学科也应抓紧制定适合各自情况和特点的学科规范。手册的颁布应该有一个时间表,愈快愈好,最晚应在2010年之前。在手册的内容上,该细化的地方绝不能笼统地一笔带过。比如对剽窃和抄袭的界定方面,哪几种情况属于抄袭,要一条一条地列出来,使研究者能够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以便在学术实践中能对照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在制订学术规范手册时,要鼓励和吸收广大师生的参与。实质上,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3.重点突破——规范知识的普及和学术从业者的培训
有了学术规范手册,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对学术规范知识的宣传、普及,学术规范的教育同等重要。通过对当前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知道,研究生群体中存在学术不规范的行为,研究生非常缺乏学术规范的知识,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还远远不够。研究生尚且如此,大学生的情况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学术规范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工作应从以下三方面抓起:(1)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诚信教育,将它列为与思想政治课同等重要的必修课。如果大学生基本的学术规范意识和社会诚信品质不能在学术起步阶段就树立起来,无疑将会对以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加大对大三、大四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的力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术规范的基本常识,清楚什么是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违反学术规范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后果,从而使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内化为学生根本的学术信念。(3)对现有的学术从业者进行学术规范知识的系统训练。事实上,大部分的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都是由这一部分人造成的。因为这部分人当年在校时根本就不知道学术规范为何物,因而对他们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项工作应该在三年内完成。否则,学术不端的行为将会屡禁不止。
总之,学术规范应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与学位教育的最基本的学术入门课程。有条件的大学,要争取开设学术规范的系统课程或者系列学术讲座。宣传、教育和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即将从事学术或正在从事学术的人员形成规范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化为遵守规范的自觉行为。
4.成熟优先——学术媒体规范
学术媒体是学术信息传播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主渠道,是学术规范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没有编辑出版界人士的关注、参与和互动,要想完成学术规范的建立和普及,也是不可能的。现在,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编辑出版界人士对学术规范的重要作用。研究者、批评者固然是建立规范的主体,而编辑同样是这一主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高校的学术期刊始终走在学术规范建设的前列,尤其是在学术期刊的编排规范、著录规范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了参考的标准。不仅如此,高校学术期刊还在其他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审稿规范、出版规范、期刊评价规范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推广和学习。在学术规范建设费时低效的情况下,高校学术期刊是唯一能够说到、做到、落实到的方面军,值得充分的肯定。笔者认为,高校学报界应该对现有的规范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使其达到成熟和完善,以确保学术信息在传播这一环节上少出或不出问题。学术媒体学术规范意识强了,就能将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稿件和作品排除在外,真正发挥学术媒体在登载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发现培养学术人才、促进知识积累与创新的重要作用。
5.其他建议
(1)全面实施匿名评审制度。在目前各项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论文发表、论著出版、学位论文评定、各级各类的项目立项、成果鉴定与评奖等,都要全方位地实施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除了加强匿名评审专家的道德修养外,还有几方面的工作需要做:一是严格匿名评审专家的选择制度,建立动态的匿名评审专家库,这样可以增加有的人获取评审专家相关信息的难度;二是实行异地评审的办法。具体来讲,就是校内项目校外评审,省内项目省外评审,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三是建立匿名评审专家连带责任制度。评审结束以后,不但要把匿名评审意见附于论文后,而且要将评审意见张榜公示。把专家的意见公开,就等于让评审专家接受公众的监督。如果发现评审不公正等现象,则可以连带追究匿名评审专家的责任。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评委,要点名批评,并进行相应的处罚。这将使得评审专家们有所顾忌,以确保评审公正。
(2)建立学术规范建设专门机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建立长效、常设的学术规范机构制,挂靠在主管科研、学术的部门之下。一是建立学风建设专门机构,促进学风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尽快成立学风建设专门机构,形成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各方面协调配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另外,要建立全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工作网络。各高校学风建设专门机构要落实具体负责人,并登记造册,建立起全国高校学风建设的联络机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国高校学风建设委员会主任会议,整体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3)充分发挥学风委的作用。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规范建设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因此,笔者建议,应该提高学风建设委员会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咨询和指导的作用。不仅如此,学风委还应该得到一定的授权,在学术规范建设中扮演真正的协调、沟通和组织者的角色,并对各地的学术规范建设进行有效的督促和检查。除此以外,学风委还应举办一些学风建设研讨会,以及科研管理人员学术规范培训班等活动,还要有设立若干学术规范、学风规范的科研课题,为学术规范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学术规范建设知易行难。中国的学术规范建设正处于贯彻落实的关键阶段。大量事实证明,学术失范和学风不正等现象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和多样的原因和相关条件。目前在学术界存在的学术违规现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
现象,它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的、经济的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整顿和重建学术规范的任务并不是学术界自身所能最终完成的。学术规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思路既已清晰,步骤已经明确,只要学术界内外、上下认识一致,积极采取行动,认真贯彻实施,学术规范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就一定会落到实处,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的终极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