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3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2001年由《中国青年》杂志社和中央教科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我心目中10所最好的国内大学”的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在评选涉及到的38个选项因素中,位列前项的分别是:校风、学风;学校名气(学术声誉);图书馆条件;实验室情况和教学质量??可见校风、学风对于高校而言何其重要。学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有人将学生比喻为学校递给社会的一张名片,社会可通过众多学生折射一所学校的学风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我国加入WTO后,高校教育要与国际教育接轨,为提高其在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有良好的学风作为保证。
一、影响良好学风形成的因素
1.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观念、竞争意识,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其负面效应:“拜金主义”、“急功近利”使许多学生感到“读书无用”、“读书吃亏”;一些大学生对社会经济、文化、道德领域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十分困惑。这些因素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平衡,致使大学生群体的良好学风明显衰退。
2.高校自身的原因
(1)高校自身的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面狭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
(2)教职工的师德意识失范。对于教师而言,缺乏对教育高度的道德价值认同,在社会经济转型、社会道德文化发生嬗变的大环境下,就有可能丧失师德,抛弃教师的社会责任,追名逐利,2001年,北大教授王铭铭抄袭一事曝光后,四川、浙江先后又有数起大学教师学术腐败事件被媒体曝光。教师一旦疏于自律,对学生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而对高校的管理部门而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教职工在课余时间与大学生的接触与交流的贫乏,都表明了教职工还缺少更深层次上对大学生普遍的人文关怀,缺少教育道德价值更深层次上的认同感。
(3)学术文化氛围的构建不够。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体现教育对学生终极的人文关怀。讲座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有人戏言,在大学里课可以不上,但讲座决不能不听。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认为,讲座对大学生而言是“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迸发的火花或许就成为照亮他们一生学术生涯的明灯”。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是学生兴趣等原因,学术讲座开设欠缺,一些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也开展得不够。
(4)教学环节的管理欠缺。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教学改革倡导和实施多年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现象仍普遍存在,部分高校,因多种原因,重理论轻实践,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求知欲下降。其次,对高校的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使一些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方面;再次由于各个高校教师待遇的差距较大,造成教师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除此之外,教师本身的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强,治学不严谨,对教学投入不够,等等。
3.学生原因
大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是造成学风不正的主要原因。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入校后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和兴趣明显的降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有些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只是为了谋取一个职业而进入大学,有的更是把进入大学当作一种生活形式,在“就业指挥棒”和“社会舆论指挥棒”的指引下,为了读书而读书;有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端正,对专业兴趣不浓,尤其是一些长线专业,认为学出去用途不大或是要在艰苦行业就业,责任感淡薄,对来自学校和家庭的严格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约束力不强,因此,上课不认真听讲、缺课或迟到早退,课后学生上网、打牌、搓麻等非学习性行为较多,有的满足于60分万岁,有的投机取巧、抄袭作业,严重的考试舞弊,有的只看重课本,不注重实践等。
二、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办学和高校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营造,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1.科学设置高校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学风建设的基石
人才市场是社会需要的指挥棒。市场的优点是能快速反应信息,与人才市场的这种快速反应能力相比,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的周期性,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有前瞻性。课程体系改革在充分遵循市场导向作用的同时,要对人才市场的各种信息作出理性的思考,要不断过滤市场反馈信息中的不正确部分或虚假成分。
2.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学风建设的主导
抓教风,促学风,教师是关键。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以其为人之师的特殊地位,发挥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示范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教师高尚的“德”中感受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的真谛,可以从教师博学的“智”中感受到教师教授知识的可信度与吸引力。尽管学分制的选课机制已经使教师有了更多的紧迫感,但还必须通过教学评价、职称聘任(如可对教学以外的科研要求、社会工作的承担等以制度的方式作出规定)等手段来激励广大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授课艺术水平,变“知识传授”为“以人为本”的教育,强化教风的示范作用,除课堂和实验教学外,日常行为也应以高尚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3.发挥考试的杠杆作用——学风建设的保障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学风建设的保障。充分发挥考试在学风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建立完善的考试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加强“试题库”建设,以保证命题、阅卷的公正性和考场纪律的严肃性,是学风建设的保障。
与此同时,还应对考试进行合理的变革,考试不能一味地下以课本知识为全部内容,这样只会把学生的学习范围限制在固定的、陈旧的知识上,应该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知识结构。课外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可以选择与所学的课程相关的内容,比如学生参加演讲、辩论,发表论文,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课外活动,都可以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同时要加大对重修和补考的管理,有的学生片面认为:只要缴了钱,重修就可合格;只要学校收了费,补考就能过关。如果在补考和重修问题的管理上再出现疏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的好转,因此可对补考成绩和重修课程的成绩分数最高分规定一定限度,否则对没有补考和重修的部分中等分数学生不公平,将影响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风建设的根本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委组织提交的经典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21世纪的教育应围绕四种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求知(学习)——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处——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做人——以适应和改变自己的环境。大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当代教育的要求,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大学生本身来讲,就是要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自己特别愿意从事的事情,使学习成为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日常生活的习惯。作为学校如何围绕这四种学习加以安排,采取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措施,使校园上下形成学生主动学习、勤奋进取的氛围。
(1)加大德育教育的内涵——志向教育“志当存高远”,高远的志向对学生的激励是长久的。
荀子言,“志不强智不达”,没有志向智力也受限制。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论文学》,第340页)。志向是加速器、方向标,有巨大的动力作用,学生学会不断确立和实现目标,定会有所作为。德育对大学生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所培养的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紧密联系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社会生活实际,改变单纯理论灌输的模式,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需要结构,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的正确认识,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勤奋学习来源于求知的渴望,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动力机制必须以社会需要为激励,根据社会需要来引导学生调整专业学习和职业取向。社会需要主要体现为“三个转变”,即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市场需要、择业需要、成才需要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只有成为一种乐趣,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学校通过完善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专业等制度的改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意识,增强内在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发挥学校引导与学生“自主”管理的功能
学校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和关注的热点,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对学生开设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实效性的业余课程班、兴趣小组等(如考研辅导班与各种兴趣讲座),形成以学生科研、考研、拓展综合素质为主的学风建设的新路子,同时让学生在学风建设中自我参与、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励导向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更要注重对学生班集体、学生宿舍的激励和引导,形成一套完整的激励导向机制。要把学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把课程考试的重修率、英语四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通过率、研究生上线率、参加全国各类竞赛的比率以及学生违纪率等显性指标作为优良学风评比的重要指标。
(4)学校自身文化品位的提升——学风建设的基础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最为重要”。大学自身文化品位的提升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发挥作用,一是优化、美化学校的物质环境。优化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可以发挥环境对人寓情于学、寓教于景的熏染作用。抓学风建设,是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和主要内容。校园环境、周边治安环境对学风建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校内育人环境要加大力度进行建设和维护,提高品味。二是提升和锻造大学的精神环境。个体素质的成长不同于知识的增加,素质是练就的,是养成的,而不是听来的和记住的。学校的精神环境的提升和锻造对学生起到的是“养”、“练”、“熏染”和“感悟”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教育熏陶和社会、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内化养成其基本素质,而在大学将接受更全面的一种文化熏陶。学生除课堂接受教育外,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课堂外度过的,认真组织开展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文化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增设有关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以“文理渗透、理工交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学术创新活动为出发点,克服学术性、学术研究性活动少等现象,以聘请名人开设讲座的为主要的方式,多举办学习竞赛、开展学习方法研讨、组织课外学习小组和课外科技小组,增加校园文化的思想容量和科技含量,加强学术氛围的构建。大力弘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精神。通过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总之,学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标本兼治,齐抓共管,才会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