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0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当前,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一是抄袭剽窃。就是将他人成果化为己有。有抄今人的,有抄古人的,还有抄外国人的,甚至有抄自己学生的;有部分抄袭的,也有全盘抄袭的。二是伪造或是拼凑包装。身在学界,却不学无术,心有旁骛,或追逐名利,或垂涎权势,表面上是做研究工作,实际上是玩学术游戏,赶形势,追风头,把学术当作达到个人目的的敲门砖;少数人伪造学历、成果,欺骗国人以获取名利。三是浮夸虚假,制造“学术泡沫”。有的人搞了个成果或是一本书,三分成绩七分吹,又是开座谈会又是新闻报道,制造轰动效应;有的将现成的材料改头换面,翻样出版,制造“文字垃圾”。
四是庸俗的关系网和金钱腐蚀。有的为了评职称,托人情、拉关系,甚至花钱买论文;有的为了立上项,评上奖,四处托人,请客送礼。再就是有的专家与不法商家联手,推销假冒伪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坑害消费者。这股学术腐败的浊流影响极为恶劣。不仅严重败坏学术风气,损害学术声誉和学术创新环境,甚至危害一代或几代人学术人格的构建,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大业的顺利实施。
学术腐败的产生原因相当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从学者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对学术和学术人员行为评价、激励、约束、惩戒机制不健全等。
从学者个人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禁不起名利的诱惑等。因此,彻底清除学术腐败现象,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和管理体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方能见效。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科学家的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对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保证学术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科学与学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天下公器”,就在于她的求真务实、揭示真理的品质,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人担负着探索真理,阐释正义,传播人类文明薪火的神圣使命。如果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可弄虚作假、争名夺利、随意圆滑,那么,最终毁灭的就不仅仅是学术,而是整个社会的根基。因此,古今中外科学家、学术大师都十分注重和谨守学术良知和道德规范,提倡“做文”先“做人”、“立言”先“立德”,主张淡泊名利,踏实治学。科学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只有超越名利的羁绊,挣脱名利的束缚,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