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9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却受到学术不端现象的困扰。近年来,种种无视学术规范、违背学术道德的丑闻频频曝光,学术不端行为似乎愈演愈烈,大有积重难返,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学术界都曾经发生过,但都没有像目前我国学术界这么泛滥。这说明我国的学术发展正陷入一场危机。人们一般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豆腐渣工程”和“三聚氰胺”事件深恶痛绝,但对发生在学术界的学术不端行为则比较宽容,对学术不端泛滥的严重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学术不端并不单纯是一个学者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学术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要端正学风,清除学术不端,促进我国学术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学术不端泛滥的严重危害和消极后果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
一、极大浪费社会资源和学术生命
学术不端的泛滥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在知识进步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国家的学术资源,一些学者捏造事实,弄虚作假,骗取科研经费;有些学者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优先为自己安排科研项目和经费;还有个别人钻课题多头立项而管理部门信息不通的空子,用同一研究课题改头换面,重复争取经费资助。一些课题早已有定论,但还在申请经费、立项研究。科研经费的获得存在“潜规则”,一些科研领域事实上成为某些权威人士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圈子”,只有开展“公关”,接近和进入“圈子”,才能得到项目和经费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致使项目评审过程难以做到公平、公正,科研资源的配置不怎么合理。有实力的学者不一定能拿到项目经费,拿到项目经费的不一定有实力。有的人神通广大,一年能拿到好几个项目,手头握有好几笔科研经费,自己没时间做,就“转包”给他人做。科研经费到手后也没有全部用在刀刃上,“跑冒滴漏”的情况相当突出。科研经费是怎么花出去的呢?为争取项目经费,需要疏通关系,这项花费占去科研经费的很大一块。经费拨下来,就要想办法花掉。花不完时,就出差、旅游,买电脑、小车,购置办公或生活用品,反正钱是剩不下的。掌握项目经费的人在这段时间内吃喝拉撒都能报销,其他人也都在发票上做文章。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科研经费,有相当大的部分通过巧立名目而流失。项目承担者在拿钱作课题时,尽可能偷工减料,压缩研究内容,简化研究过程,该做的实验不做,该深入探讨的问题故意回避。到成果鉴定时,又找来熟人,“揣上红包”,冠以“国内领”、“填补国内空白”的虚假评价而结项。结果是国家花冤枉钱却得不到像样的科研成果。原来我们以为只要肯下本钱,科研成果就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现在看来则是太多的羊养肥了太多的狼。有专家估计:80%的科研经费都被“玩儿完”。最近几年,我国的科研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到2009年底,我国的科研投入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这么多的投入却没有对我国的科学研究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这当中被侵吞和浪费的有多少呢?
为了多出成果,学者们忙于拼凑、炮制和发表论文,一味追求数量,学术界充斥抄袭、造假之风,每年有海量的科研成果仿佛用法术从地下被呼唤出来。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而论文的引用率却排在世界百名之外。数量与质量严重不成比例。这些海量成果不少属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水分多多,废话连篇,缺乏原创性,鲜见个人真知灼见,部分涉嫌伪造或篡改数据,学术作假,可以称之为“学术泡沫”或“学术垃圾”,是对我国社会资源的浪费。据杨曾宪研究员前些年的估算,在我国围绕着“泡沫学术”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产业链”。仅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技术领域同样严重)而言,各级政府每年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包括约50万人的“人头费”、基建办公科研费、各种基金奖金费等等),它所拉动的上下游产业效益在3000-4000亿左右,减去产生教育效益、具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其中至少一半所产出的成果属于“学术泡沫”,对社会毫无积极效益。我国学术研究的产出率如此之低,虚假繁荣的背后是国家和社会大量资源的付之东流。科研经费和学术资源是稀缺的,并且最终是来自纳税人和社会的腰包。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的人均收入还很低,近年来不断增加的科研投入是从国家财政和社会总收入中挤出来的,但不断泛滥的学术不端行为却将这宝贵的、数额惊人的社会资源白白打水漂了。
学术不端的泛滥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者学术生命的浪费。学者研究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学术研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个有追求的学者来说,学术生命是极其珍贵的,学术创造的活跃期是短暂的,根本不可以虚度和浪费。从事学术不端,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跑项目”捞钱和制造“学术垃圾”上,实际上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学术追求,把本应发挥创造力的学术生命给浪费掉了。而且这种浪费的机会成本之大,不仅在于其个人自身学术生命的损耗,还在于这样做实际挤掉了更有热情和创造力的头脑进入主流学术界的机会。现在有一些原来很优秀、极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不是老老实实去做最应该做的科研,而是心浮气躁,与学术不端为伍,这很可惜。学术成果的取得有时要靠天分和机遇。投入了时间、金钱做研究,即使没有成果起码也有教训在。但如果压根就不去进行学术探索,而只是投机取巧,剽窃抄袭,弄虚作假,心甘情愿地浪费学术生命,大言不惭地糟蹋和侵吞社会资源,直接或间接剥夺别人的发展机会,那就是对自己和社会的犯罪。
二、扼杀学术创新,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
学术不端是学术研究的致命内伤。学术研究以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为已任。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创新,其生命力也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学术和学术的发展;没有了创新,学术研究就失去了它的应有价值。学术不端与学术创新势不两立。不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深入研究问题上,而是通过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来制造学术成果,不会有学术上的创新。冷静审视当代中国学术就会发现,真正原创性的成果少之又少。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突飞猛进,但科技创新和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却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对于越来越多的论文,学界自身的评价是,90%以上是“垃圾”。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专利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有八成科技成果在“睡大觉”。大量的“科研泡沫”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总体实力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科技成果转化率如此之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许多科研成果算不上真正的成果。现在学术界名义上的学术成果越来越多,但质量却越来越差。这是学术不端扼杀学术创新的直接后果。我们国家现在的科研投入不断增加,但如果学者们依然急功近利,热衷于搞学术不端,就绝不会带来学术上大的突破与进展。整天琢磨着弄虚作假,制造学术伪劣产品,还想成世界一流?没门!学术的创新需要学术争论。如果学者们担心自己的观点被剽窃而不愿意拿出来进行讨论,就不会有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交锋与碰撞,也就不会激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
求真与创新是学术研究的品质和使命。学术不端违背求真与创新的学术使命,还将学术研究引上歧途,使学术发生了异化。“假作真时真亦假”,长此以往,学术将不学术。其长期的和全方位的蔓延将对我国学术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恶劣影响。如果单靠剽窃、捏造数据、送钱行贿,就能制造学术成果,获得科研项目和学术声誉,占据较高的学术地位,那就会挫伤广大学术研究者的创新积极性,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在学术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怪象。由于“学术泡沫”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学术精品的生产成本,如果学术不端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就必然会在学术界引发大范围的效仿和恶性竞争,助长学人的浮躁之风。学术研究是一项枯燥而寂寞的精神劳动,除了天赋和勤奋,没有捷径可走。而目前学术不端的高收益、低风险,将会使学者坐不住“冷板凳”,无人脚踏实地搞科研,一心一意做学问;不以抄袭剽窃为耻,而以“高产”为荣;不以背离学术创新为耻,而以生产“学术泡沫”为荣。做好学问可以出人头地,但前提是应当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如果付出和回报不对等,认认真真做学问的竞争不过剽窃造假的,“劣币”就会驱逐“良币”。这时候淘汰的将不是那些学术不端者和学术败类,而是学术骨干和学术精英。这将严重腐蚀和瓦解学术队伍。其消极后果是有学术抱负的人望而却步,有科研实力的学者或同流合污,或被迫外流,学术研究的创新精神荡然无存,学术创新的动力被完全消磨掉。如此下去,谈何创新?
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支撑国家强盛的筋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源头活水。一般而言,对创新负有责任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学术界的学者。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知识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者当以知识创新在社会上立足,炮制“学术垃圾”是学者的大忌。如果他们痴迷学术不端,而放弃学术创新,那我们的社会还能依靠谁来创新?学术不端在学术界的泛滥,不仅将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和智力资源,而且将钝化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窒息一个民族的生机,导致一个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停滞,消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发展后劲。如果作为知识之源、创新之本的学术界沦为学术不端的天堂,那中国的学术研究就没有希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学术不端的泛滥是自主创新的一大杀手。
三、毒化教育环境,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学术界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进行学术创新,另一方面是培养人才。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机构和场所。能否培养和造就出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取决于在那里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怎样的学术导向?开辟怎样了的学术道路?营造了怎样的学术氛围?如果那里盛行学术不端,就是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错误的学术导向,开辟了学术上的歪门邪道,营造了极其不良的学术氛围。
培养人才,教育者是关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所有教育者的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治学与做人的态度。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密切,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导师之”导”有双重含义,一是在专业知识上引导研究生向纵深方向发展;二是在人品、素养上引导研究生健康成长。导师只能靠学高、身正,即既能在专业上不断钻研,始终站在国内外学术前沿,又能在遵循学术道德方面以身作则,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如果不去钻研学问,连最起码的身正都做不到,让他们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将误人子弟,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一般来说,教师自身学术道德素质不高、学术行为不轨,就不好对学生提出高标准的学术要求,即便提出了,也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如果教书育人者诚信缺失,不能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那么我们有理由担心他们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能否为社会的未来培养出值得信赖的人才?青年学生原本是怀着憧憬进入学术殿堂接受教育的,当他们发现自己原本敬仰的老师不过是在制造”学术垃圾”,当看到自己身边的一些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堂而皇之地进行学术不端,可以想象会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多么大的冲击。这将动摇他们崇尚学习和钻研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对学术界不再信任,对学术丧失虔诚和投入的热情。教师身为为人师表者,其学术不端行为将给莘莘学子不当导向,产生极坏的示范效应。如果导师有学术不端行为,他所带的研究生就会染上这种恶习。学生会在心里说:为什么老师能抄,我们不能抄?
学风是学者学术风范的真实写照,更是濡染浸润学生的精神根系。那些在学风不良的环境中成长的学子,很容易受到学术不端行为的误导而偏离严谨治学的正道。即便原本立志献身于学术,也容易被”拉下水”,逐步认同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学会了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势必影响以后的学术研究。从师承关系来看,学术不端的教师会带出一群学术不端的学生,学术不端的学生日后走上学术岗位,成为学术骨干又会带出新的一群学术不端的学生学术不端不仅危害一代学子,而且可能危害子孙后代。学生既是学术不端的受害者,同时又是影响其他同学学术行为的影响源。学生同辈群体在求学期间相处时间长,相互之间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个别同学的学术不端行为会被其他同学加以效法。学术不端的泛滥,严重毒化教育环境。如此教育环境,怎能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道德素质?怎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怎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术大师?
在当代社会,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培养人才是其第一职责。如果对当前十分猖獗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予以有效遏制,将最终影响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的正常发挥,损害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一负面影响事实上已经显现。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数量最多的国家,成为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但普遍反映研究生的质量不佳,博士学位的水分较大。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称,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甚至有下降趋势。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投入到规模都翻了几番,但我们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饥渴依旧,今天仍在大张旗鼓地向海外招揽优秀人才。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学术不端的泛滥恐怕难辞其咎。
四、败坏社会风气,助长社会的不道德行为
学术不端玷污学术,败坏学术风气。流风所及,学者成为写者,书房变成作坊,一生只写一本书、不轻言著述的传统荡然无存,甘坐冷板凳、潜心做学问的学者反成不识时务的”异类”而受排挤。学术界虽享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不是完全脱离社会的”象牙塔”。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消极影响不会仅限于学术界。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学风败坏,世风必然跟着败坏。学术不端的”病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扩散性与”放大效应”。它会从学术界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传播和扩散,败坏社会风气,对整个社会风尚带来严重伤害。尤其在当下,学术活动、学术研究是开放的、交叉的,与社会普遍融合的;专家、学者是全面介入社会生活,与社会联系密切、高度社会化和世俗化的;学术不端泛滥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会很大,难以估量。
学者历来被视为”社会的良知”、文化价值的守护者、社会道德的中坚力量、高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学者成其为学者,不仅在于学者有知识、有学问,更在于学者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着社会的价值理想,在坚持人类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操守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他们的道德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风向标。在古人看来,读书人的品行关乎世道、风俗,士风对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表率作用,是社会风俗的发源地。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顾炎武强调:”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冯从吾言:”世道隆污,系士风厚薄。而返薄还厚,倡之者当自士大夫始。”中国历代的学者十分注意树立道德风范,他们把立德摆在立功、立言之前,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视为做人的信条,力图以自己的高风亮节,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而在今天,在净化社会风气的问题上,社会公众仍对学术界和学者寄于厚望。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术界是道德的高地、文明的灯塔,承载着输出先进文化理念,捍卫文化基本精神价值,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社会风气的重托。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越多,人越希望从学术界听到代表真理与正义的声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越盛,人们越希望在学术界找到一种与浊流相抗衡的清流。学术界应成为抵制社会腐败,净化社会风气的强大堡垒。人们希望能从学术界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荡涤社会的污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学者的座右铭。社会的健康发展既离不开学者们的知识支撑,也离不开学者们的精神支撑。他们的道德担当同他们在知识上的贡献一样对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有意义。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学者是人类的教师、教养员。他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学者的职责就是永远树立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这个最终目标,当他在社会上做一切事情时都要首先想到这个目标。学者作为人类文明与社会良知最有觉悟的守护者,理应在道德上率先垂范,在社会中发挥中流砥柱、激浊扬清、匡扶人间正气的作用,起码也要守得住为学做人的伦理底线。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学术界身陷学术不端的泥淖,根本没有起到抵制社会腐败、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而一旦作为众望所系和社会上层建筑的学术界充斥学术不端现象,学者的学术道德沦丧,社会上就似乎再没有其他的力量来抵制、抗衡社会的不良风气,人们改善社会风气的希望就会破灭。不仅如此,学者的学术不道德行为还会起到反面的带头作用,加剧社会腐败的风气,使社会风气进一步恶化。学术研究本是一项追求真理的高尚事业,容不得半点虚假。但我们的不少学者却为了评职称、争项目、拿奖励,竟然不顾道德的基本准则,大肆剽窃拼凑,弄虚作假,甚至不择手段。这将毒化社会风气,冲击人们的诚信意识,破坏社会的道德规范,削弱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降低人们的道德标准,助长社会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上的人会竞相效仿。
他们会这样为其行为辩解:连学者都作伪,何况我呢?如果连真理的追求者和道德的守护者都不讲道德,这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就会彻底坍塌。假如社会上有太多的人不守道德,什么都不当回事,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后果不堪设想。在正常情况下,作为学术殿堂的大学和研究院所不但代表着社会的智力高度,也体现和保障着社会的清洁度。可是,学术不端的泛滥非但没有让学术界成为社会风气的净化器,相反却成为了败坏社会风气的污染源。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是学术界的腐败和堕落。学术界的腐败,意味着社会整体道德底线的下沉,学术界的堕落,加剧着社会的堕落。
五、使整个学术界和知识分子丧失社会公信力
学术是文化的精华,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在社会的分工体系中,学术研究的职责是探索真知,阐释正义,传承人类文明的薪火;学术界的基本职能是文化价值理念与文化知识的坚守、传播、生产和创造。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独立出来,是要他们承担阐释和创造文化价值与文化知识的使命的,这是他们的天职。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守护着经过历史检验的文化价值准则,诠释着世界的意义;他们比其他的社会阶层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更高的文化智慧和人格境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正因为此,学术界才被认为集中体现着社会最高的道德水准,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理性精神,而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知识分子才被视为文化英雄、民族的大脑和脊梁,获得引导社会精神生活的合法性,而受到社会的信赖和尊重。对于学术界与知识分子,中国民众历来怀有一种朴素的信任与好感,士居四民之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至今,社会和普通百姓对专家学者、知识分子在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中所担负的角色仍然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如果知识分子不顾脸面,放弃自己的学术操守,用学术不端来欺世盗名,糟蹋社会资源,那普通民众肯定会改变对他们的看法,不再对他们有所期待。如果任由学术不端行为蔓延,真正追求知识创新、坚守道德准则的人减少,就会令社会公众对学术界和学者产生信任危机,削弱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感召力和公信力。假如因学术不端,连科学研究结果都可能假冒伪劣,而让人难以置信,那我们社会发展所需的学术成果、国家决策所需要的学术支持到哪里去寻找?社会的健康发展怎么能得到保障?假如因学术不端泛滥,致使整个学术界得不到社会的认同,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民族无法从学术界分享理性工作的成果,无法得到人类文化价值标准的规范和指导,社会就会丧失提升自身品味和境界的可能而趋于沉沦,人们便不能获得对自身的理性理解[12]而无所适从,随波逐流。与此相应,知识分子也就会丧失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学术界与学术研究的庄严、神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术研究者的人格、品质决定和维持的。如果学术研究者为圈钱、骗钱、骗职位,不断曝出学术不端的负面新闻,那将损害学术界的声誉,败坏学术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学术研究需要社会的支持,依赖社会提供科研经费和尊重学术的舆论环境,缺了这些因素,学术就很难发展。如果学术界不能遏制学术不端蔓延的态势,不但会削弱社会对学术的支持,甚至连学术与学术界存在的合法性都会受到质疑。通常在老百姓心中,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大学和研究院所是神圣的学术殿堂,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专家、学者,院士、大学校长更是令人顶礼膜拜的科学家、教育家。
我国学术机构的领导、院士、教授都是政府或学校任命、评选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学术不端行为,既违反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还直接影响着政府、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社会公信力。对知识分子而言,他们中间一些人利欲熏心,而从事学术不端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沉重的。顶着专家、学者的名头,却干着东抄西窃、弄虚作假的肮脏事,那毁损的将不仅仅是自己的声誉。学术不端的泛滥将会使包括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整体蒙羞,集体贬值,导致知识分子的整体形象和地位的实质性受损。知识分子可能因此而失去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社会对自己的尊敬,丧失自己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合法性。知识分子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自己砸掉自己的饭碗,沦为真正的臭老九。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因学术不端,知识分子的集体形象江河日下。他们在学术和道德上的覆灭,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公众包括媒体对此反响强烈,正反映了社会对这个群体的期望与失望。
学术关乎世道人心和国家兴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命脉。学术不端对社会的危害广泛而深重,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会完全显现出来。它不仅侵蚀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腐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道德情操,扭曲人们的灵魂。如果任其泛滥,将断送学术,瓦解民族精神,动摇社会道德基础,最终摧毁国家的根基与发展能力。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曾说:学术者,一国精神之所寄。学术衰,则精神怠;精神怠,则文明进步失主动力矣。今天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学术不端蔓延,则学术衰,人心邪;学术衰,人心邪,则文明之树枯萎,国家、民族危殆。现在中国学术界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学术不端泛滥的严重危害,痛下决心,整治学术不端,还学术的天空一片蓝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