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人文社科类学报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防范


2014年03月04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写作辅导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一、人文社科类学报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及危害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1.何谓“学术不端”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创作作品的心态,在一个即时下载、搜索、复制和粘贴的世界里,运用剪切和粘贴太容易不过,人们放宽了对所有权和著作权的理解。当学者抛开钻研精神,转而用剪贴来剽窃科学成果时,结果会令人大失所望的。抄袭论文、数据造假等诸多学术不端,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1992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研究院组成的22位科学家小组给出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在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报告结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抄袭行为。而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指出,学术不端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及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2.何谓“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数据”三种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事实上“一稿多投”、“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是肇事者有意犯错,存在主观恶意,违背了学术道德。国家教育部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了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七种表现形式: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但是,在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这不仅表现在有众多的学者在有意违规、而且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各层次人群都时有发现,涉及到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国高校思想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一些学生在高校学习、研究过程中经常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他们主要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在认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1.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的发展进步

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活动这样强调真实性的。学术的意义是求真、务实,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人文社科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则是研究者最基本的态度表现,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而如今的学术不端行为却败坏了整体的学术道德、污染了学术空气,使公正、严肃的学术尊严遇到严遭的践踏。如果人文社科学科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人文社科学科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阻碍人文社科学科的进步。因为做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人文社会科学就很难发展。北大校长周其凤曾经说: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虽然这些行为和现象是属于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2.学术不端行为也直接损害他人利益,也破坏了公共利益

学术不端行为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方面造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靠剽窃、捏造数据、捏造学术履历就能制造出学术成果、获得学术声誉、占据比较高的学术地位,那么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科研的人,是竞争不过造假者的,如果有人相信了虚假的学术成果,试图在其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必然是浪费了时间、资金和精力,不仅影响到个人学位的获得和职务的升迁,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学科的发展。由此引起社会道德信念的混乱,严重破坏了以求真务实为基本精神的学术研究规则,而且危及下一代科研人员的诚信观念,进而对整个科研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而我们现在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明确有效的处罚措施时,意味着这种行为的成本远远低于‘提拔职称’、‘获得物质奖励’等效益。”当今,许多的青年研究者群体可支配的科研资源较少,在与老一代学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他们还要面临来自教学、行政、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重压力,所以,他们可能会在这种环境中作出学术不端行为的选择,这样会诱发新一代群体倾向于“越轨行为”。

3.学术不端行为在科研资源、学术地位方面造成无良竞争

社会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使用国家资金,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而且学术造假还对同行造成了误导。为此,一些学者、教师为了争取立项,获得高数额的科研经费而不惜违规甚至违法做出不端的科研行为。还有,社科学术环境中的“官本位”的不良思想也影响着学术不端行为,有着一定的职位就可以凭借现有的官本位笼罩下的学术体制,轻而易举地搞到项目和经费,晋升高级职称,继而很快就成为“学术名流”。而且,官做得越大,越容易获得高层次的项目和奖励。这种“官本位”思想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侵蚀,亵渎了学术形象,败坏了学术风气。而且,一些研究者为了达到一定“官”目的,进行不正当竞争,阻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二、人文社科类学报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

打击学术不端,这个话题每年都在讲,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术不端却似乎越打越多,还花样繁多,从论文剽窃、成果造假、重复发表、数据造假,到论文买卖、代写代发。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行为不外乎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

(一)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

1.研究者自身素质不高

研究者的人品、高尚的科学道德是研究者之魂。而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缺乏学术道德教育,以致一些研究者不重视学术规范,法律意识淡薄,科研自身判断模糊。他们对科学道德和科研精神的无知无为,是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内在原因。他们不明白科学道德对于研究者自身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自律作用不可替代,任何研究都是一个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经过多年的用心积累才能获得。但是,研究者受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有了被社会承认的强烈渴望以后,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学术研究,因此就出现了科研创新中急功近利的现象。还由此导致研究者在研究创新中学术腐败、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的严重后果。忘却了“公共知识分子”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坚守的是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中的普适性价值理想。

2.学报管理的失范

一是审稿制度。目前大部分人文社科类学报采取的是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没有综合的审稿评价机制(或编委会二审制度),兼职专家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没有很大精力对待审稿,常常敷衍了事。而编辑部由于信息不全,加上审稿的责任意识不强,在审稿中没有认真对待审查,没有仔细考证相关的数据,也没有审稿人员提出相应的审稿要求及审稿的关注点,编委会又没能起到学术把关的相应作用,最终使得一些平庸甚至于伪劣、抄袭之作得以刊发。

二是稿件来源。人文社科类学报的质量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优质稿件的竞争,一些学报为了提升质量,想方设法地请名家做编委,希望通过人脉引进名家学者的稿子,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引进机制不完善,且又缺乏科学性,最后演变成对有限的研究专家、学者稿件的争抢之战,成了只要署名家的大名就是高质量的文章,就能优先发表,甚至设为专题。事实上,名家、学者的论文也并不是篇篇都是高质量的,他们也有平庸之作、过时之作。而这样的争抢之战,不仅让专家学者陷入尴尬、被动的局面,导致一些专家学者在一些研究会的论文一稿多用、重复发表,而且也给一些投机分子有机可趁,他们利用编辑,崇尚名家的心理,署上专家的大名投稿,一旦得到录用通知,就要求去掉专家名字,以自己的名字单独发表,此时栏目及页码均已排定,再撤换不可行,这就导致稿件鱼目混珠,以次充好。

3.学报编辑综合素质不高

一是从人文社科类学报编辑的角度来看,部分编辑水平不高,如编辑对于学术规范不甚了解,不能正确分辨论文中关于抄袭、不当署名、参考文献引用等,编辑缺乏精品意识或有碍于人情面子,领导关系稿,从而降低了用稿标准。编辑法制意识淡薄。如对因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给学报造成的损失不能诉讼法律,而是听之任之。人文社科类学报编辑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传播青年文化等使命感。一些学报编辑及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在工作中违背职业道德,或是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或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对某些有关人员的文章予以“特别”关照,把关不严。

二是为了能收版面费,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对此表现出了听之任之的“不作为”。一些编辑为了经济利益,甚至可以协助论文作者隐藏或伪造一些信息,表现出非常积极的“作为”态度,甚至个别学报编辑滋生腐败行为,不仅使一些平庸之作得刊发,也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扩散和漫延。而有关管理部门揭露不力和有意庇护也在无形中为科研不端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4.学报办刊经费不足

不合理的学报管理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是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体制原因。在现行的学报体制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经济指标的运用和奖励系统在市场操作中失范。俗话说“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行的”,既要马儿跑的快,又是要马儿不吃草是做不到的。我们认为,学报是学术研讨的发展平台,不具备经济指标衡量的单位,理应办刊主办单位全额拨款,以助本校学术的繁荣发展。但是,许多的事实是一些主办单位对自己的学报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或半市场化运作,以至学报经费不足导致学报大量收取版面费,走上了“以刊养刊”的所谓改革之路。“收钱养刊”看似乎是办刊单位与作者的双赢,其实是降低了用稿质量标准,使得一些糊乱拼凑的论文得以发表,社会影响极差。

(二)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外部因素

1.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

上世纪80 年代末,以量化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评体系从管理部门借鉴到了高校科研改革中来。然而,发展到今天量化指标考核体系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现行的学术科研量化考核制度的核心是,根据发表论文的数量确认学术研究成果的大小,根据学术论文所发表报刊的行政级别来判定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功利化导向严重。如在高校的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审过程中,片面强调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的“量化考核”,而不是重点考察学术论文的真正价值。并将这种学术评价机制与研究人员的职称、待遇紧密挂钩,这种简单的把企业量化的管理方式引入到学术评价的做法,导致学术研究方向缺失,理论研究者的价值取向错位,如有些年轻教师为评上职称、完成科研量化指标、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惜丧失自己的学术的道德(如抄袭、假冒名家、换题不换内容重复发表、拉关系走后门等),并千方百计的与高级别的刊物“攀亲”,最终造成关系论文、抄袭论文等大量的增加。这种过分强调经济量化指标和期刊组织级别的学术评价原则,不仅不客观、不公正,也有失学术评价的初衷。

2.学术监督机制和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文社科类学报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与我国现行的一些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有密切的关系。虽说近年来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针对学术不端行为出台了一些规范,也制定了一些成果规范、评价规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一些人文社科类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往往却是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不少规范既笼统又缺少可操作性,且“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的人认为学术不端不算犯法,只是曝光一下或道德谴责一下就行了,以至于有人吃到甜头后,忙于失范手段的完善,认为自己被抓是水平太低。为有效提高学术期刊编辑部和科研项目管理机构辨别学术不端文献的能力,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公司历时两年攻关研制成功的基于全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于2008年12月正式推出,开辟了采用技术手段防范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新方法,被形象的称为学术不端“测谎仪”,试着将现代科技应用到治理学术不端并初有成效,但整个社会还是缺少一个全方位预防、监督和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体系。监督机制和不端行为的处罚制度不完备使得一些研究者敢于并且能够成功地铤而走险,惩处力度的缺失也在诱导一些高校青年教师“趋利避害”。

3.学术活动中“官本位”行政化色彩明显

一是在中国教育制度中,行政力量始终是一股支配性的力量。在国内,学术活动中的“官本位”现象严重,学术行政化以及外部各种干扰严重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潜心研究,而且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和导向存在偏差,学术成为权力的附庸,高校中的学术活动浮躁。如院士,本来是对学者在本专业研究中达到的水准予以承认的一种名誉称号。在教育“官本位”行政化的现实中,对高校的评价被行政力量所掌控,于是,申请项目的数量、发表论文的数额、出版专著的多少,成为衡量高校办学优劣的标准,由此而导致高校在这些方面互相恶性竞争。大众所熟知的种种学术怪现状,包括学生买版面发论文,教师论文抄袭,其根源都由此而来。

二是我国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太过于集中,打开一些人文社科学报的编委会成员和相应学校的“学术委员会”的名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中有大多数是担任学校的行政领导。难怪人们戏言“在高校,职位越高,学问就越好”。领导重视学报,领导与科研相结合,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对于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凸显学报的地位有好处,问题是领导很忙,有多少时间来真正地关心、过问学报的工作,到底能给予学报多少的支持是个问题。一般而言,这些行政领导,都是经过了自己的辛苦劳动而获得成功的知识精英。知识精英不可避免能够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但是,如果缺少了作为精英的道德自觉,就会把自己的荣誉当成资本。可以说,一个社会,如果连其中的知识精英都失去了起码的人格操守与尊严意识,随意挥霍自己的荣誉与声名,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学术人才,学术腐败也就不可能根除。

三、人文社科类学报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对策

在2012 年9 月举行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全国65 家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发表《沈阳宣言》,即《关于学术期刊加强自律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加强自律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声明强调共同体成员承诺加强期刊自律,坚守职业道德,树立学术尊严;坚决抵制无视期刊质量,以牟利为目的的乱收版面费的腐败现象,让期刊回归学术公器之本质;以树立讲诚信、守规范的学术风气,推动良好学术环境的建立。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应该是自律和他律、道德教育和法律究责、内部治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工作体系。针对以上学术不端行为,结合我们多年编辑工作的实际及我们的一些做法,我们提出以下防范对策。

(一)加强道德宣传,重视对作者的学术规范教育

发挥政府、单位、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在全社会的科研工作人员中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对学报的主要作者群——高学历人群进行相应的学术法律规范、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写作规范教育,从一开始就树立严谨、规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各学报也可以通过发表声明、通告等形式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也可开辟“学术曝光台”或建立举报机制,建立作者远离学术不端行为的承诺机制,利用邮箱、网站、来稿须知、用稿通知等向作者传达本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和意见。揭露丑恶、唤醒良知、教育后人,使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学术不端的危害,提高学术自律意识。慎重对待投稿,防患于未然。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抵制相互吹捧、沽名钓誉等学术不端行为,同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不良现象作斗争。在申报、推荐、评审、鉴定、答辩、评奖等科技活动中,要淡薄“官本位”观念和“明星”效应,充分尊重学术领域不同意见。要把学术自律和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维护学术尊严和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论文的署名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如果在论文发表后被发现存在造假、剽窃等

问题,共同作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应该以不知情作为借口,试图推卸一切责任。造假者、剽窃者固然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是共同作者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要求研究者不要轻易在自己不了解的论文上署名。

(二)提高专业素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修养、敏锐的信息素质是学报编辑防范学术不端的重要因素。人文社科学报编辑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专业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作为编辑,必须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有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质量为本,不因人定稿,不以稿谋私,不发人情稿、关系稿,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对来稿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加工、整理和优化,这就要求学报编辑精通编辑业务,熟悉并掌握学报的工作流程、方法和要求,以便从编辑学的角度防范学术不端。同时,一名优秀的学报编辑还应具有较强的对学科研究的评审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规律、特点及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尤其要对内容相近的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对比,这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期刊实行责任编辑制,责任编辑负责对稿件进行全面、基础的审查,并在初步审读稿件全文的基础上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也就是说,责任编辑的初审工作首先要站在政策法规的角度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把关,防止出现原则性、政治性的错误,确保稿件中的政治立场和正确方向。这就要求学报编辑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的方针、政治和法律,如《著作权法》、《世界版权公约》等,被揭露的学术不端案例中,涉及到抄袭、随意引用的大多都是违反著作权法的有关条款的。不好好学习,无法防治学术不端行为。

(三)创新知识学习,学会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2008 年4 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老师沈阳研发了“ROST 反剽窃系统”软件,2008 年12 月,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公司共同研制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这些在学报审稿中发挥重要作用,开辟了采用技术手段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新方法。这些软件作为学报对来稿初审工具,的确有速度快、范围广、精度高的特点,使编辑在初筛来稿时的脑力、臂力都得到了延伸,减轻了编辑的工作量,为学报编辑带来了福音,但它只是一套机械的程序,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使用的实践中我们也感到被测得出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浅层次,有时必须做深入的分析,因为学术研究往往是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引用他人的思想观点或论据也很正常,但这些软件无法识别是正常引用还是抄袭,且它对改头换面的剽窃无法识破。如有的作者对一些文献内容用不同的叙述方式用自己的话进行整理或稍作文这的改变,就能逃过检测,有的作者抄袭数据库里尚未收入的图书资料,诸如此类的情况,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都无法甄别。这就要求编辑不能机械地相信和死板的用该软件检索对比系列,应在充分利用该系统的同时,再通过检索题目、关键词、相关文献、作者,进行相似文献的原文对比,了解其它相关学报的发稿方向和动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地避免稿件的反复发表,学术不端论文的发表。

如2009 年第四期开始,我们所在的《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采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所收稿件后,大大提高了效率,为学报杜绝学术不端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帮助,但我们在使用时也发现了几个问题,如检测系统只能提供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报纸及重要会议论文集数据库,对已出版的书籍没有收入,另外,对于一些公开的历史资料,统计资料和领导讲话的适当引用,也往往被鉴为抄袭,事实上要分别对待,不能简单从复制数量上来判定。

(四)聘请专家学者,严格匿名审稿制度,杜绝后门

要建立一支专业、诚信的审稿专家队伍,严格把好审稿关。找准专家,正确送稿是确保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关键环节。人文社科类学报作为反映人文类学科教学、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它的服务对象至少有一半是主办学校的师生,这必然带来稿件以内稿居多,审稿人也多数为校内专家,学报在建立审稿人队伍时,一定要以学术为重,坚决杜决“官本位”和不尊重学术,把审稿作为人情筹码的人进入审稿人队伍。要建立学报用稿回避制度,用稿采用盲审,以保证公平、公正合理,从程序上保证学报用稿方面学术评价的公正、透明,避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为了保证稿件质量,避免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要做到双向匿名审稿,这种审稿制度的好处是:对编辑来说,可以避免对关系稿(本校教师)稿件的退稿压力,对审稿人而言,可以免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减轻心理负担,客观公正地发表个人见解。使得优秀稿件能脱颖而出,又能让退稿作者能理性接受评审意见而不会由于稿件问题而产生私人恩怨,影响人际关系和今后工作的开展。另外,应尽量避免与作者同研究团队的专家审稿,不断完善审稿专家数据库建立流动性审稿机制,及时把一些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有职业素养,鉴别能力强,乐于为学报评审稿件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中青年专家吸收到审稿专家队伍,并根据学报实际情况增加校外审稿专家的数量。

(五)完善相关法规,健全学术监督机制和惩罚制度

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是整治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制度保证,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日前已经完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意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手册》和《学术博客自律倡议书(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和规范的制定工作,并表示,学风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建立健全一整套加强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高校研究人员不会违背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从而明确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和道德底线。人文社科类学报应牢固树立法制观念,通过“合法授权”,“依法使用”防止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一旦有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被证实,应该给予严惩。不仅将此学术不端行为公布于众,让造假者自惭形秽,无立足之地,还应该将其纳入黑名单,并将其行为通知所属单位。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独立的、完整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应包括:一是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建设。相关学术评委的产生要有一套科学的机制,委员要为人正直、学术造诣深、工作认真负责,从而保证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科学、客观全面,尽量避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二是健全相关学术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加快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立法的进程,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定性、具体的标准以及如何处置等做出明确规定,对职称评定、课题立项及署名等做出具体的规定。科研单位和科技团体要制定科学道德公约,规范、鼓励学术批评,端正学风研风。加强学术道德委员会建设,制定惩戒处罚制度,促进学风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只有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对不端行为从严打击,才能达到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目的,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