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浅析音乐论文写作现状与创新意识


2014年02月1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写作辅导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音乐论文的写作直接关系到音乐学学科建设,直接影响音乐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对于如何规范论文写作格式的讨论已经很多,但如何提高不同层次音乐论文学术水平,确认好选题切入点,发掘音乐论文的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论文还比较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音乐论文写作现状

音乐论文的写作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1、专家学者就音乐领域内某些论题进行分析研究的论文;2、在读学生就某一学科撰写的论文(学年论文);3、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4、评定职称论文。从音乐论文价值取向分类,可以将音乐论文分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和音乐工作者自身理论水平、学术水平的实现与检验两大部分。

首先,论文写作水平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检验的重要标准。在高等音乐院校(系)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考验。其选题及论文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考核学生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
重要依据。对于要求严格的学校,学年论文可能直接影响一门课程的成绩,而学位论文更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取得相应学位的关键。因此,论文写作应该首先从在校学生抓起。

长期以来,音乐院校(系)各专业学生的论文写作技能与应该达到的标准往往不相符合。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音乐院校(系)学生入学的文化标准普遍低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特别是全国高等院校扩招后,音乐专业生源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和文字功底相对较低,入学后学习的知识点相对单一,观察、分析、概括事物能力较差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论文写作思维的拓宽。

2、音乐各学科专业训练周期长,时间安排比重大,实践要求比较高,与相关学科联系相对比较少,影响了与论文写作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知识视野的拓宽。

3、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教师大部分音乐院校(系)没有开设针对音乐专业特点的专业论文写作课程,或以讲座的形式简单介绍,缺乏系统性;或成为仅用几周时间的应景之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音乐论文写作与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有些音乐院校(系)制定了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或规范,但没有严格贯彻执行,使之流于形式。

事实上,国家教育部对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设计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范,大部分重点音乐院校也都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论文写作要求、规范和实施细则,国家标准局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对论文的相关格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和规范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外部条件,而专业理论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则构成学术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核心要素,两者的结合,是写好学位论文的基本保证。

其次,专业论文写作是音乐工作者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的专业音乐期刊有几十家,以中国音协、中央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刊物和各音乐学院学报为主,辐射到一些艺术大学(学院)、各地音协主办的专业性音乐刊物等。从国家音乐核心刊物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的年统计结果看,有几个明显的特点:核心作者、专家论文发表的比重高,一般作者的论文发表比重低;论文来源比较集中,本院比重大,其次是主要音乐院校来稿比重较大;不同栏目用稿量分配偏差比较大。而国内有限的音乐期刊又常常出现稿件质量不高的问题,有些音乐专业人士只是到了需要评定职称时才想起需要一定数量、一定刊物级别的论文。上述情况极大地影响了音乐界理论水平的提高,淡化了音乐理论研究的氛围。

对于专家学者就音乐领域内某些论题进行分析研究的论文而言,主要问题可能是对某些编写格式和文献著录规范不够熟悉,与国家标准局的标准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范不统一。而其他音乐工作者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复杂一些。他们需要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得论文,可是经过反复努力,几经周折后写出来的内容似乎总是不像论文,很难达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或者将教学经验总结、体会等作为论文撰写,直言道白,不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升华和总结,缺乏学术价值;或者既不了解本课题的现状及发展过程,所选择的数据、资料又缺乏缜密地诠释、周密构思、去伪存真的提炼,将别人早已经嚼烂的饽饽又津津有味地品味了一番;或者只注意选择具有轰动效应的标题,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缺乏论证的各个要素,随意想来即下结论,缺乏论文写作的最基本要求———科学性等等。凡此种种,都指出了掌握论文写作要求、技巧和规范的极端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音乐论文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建立,是音乐研究的突破口,是思维方式转变、更新的必然结果。纵观音乐发展史,尤其是近现代音乐发展史,创新所结出的累累果,无不证实创新是推动音乐发展的最大动力,这也为音乐论文写作提供了最广阔的选题范围,最丰富的知识源泉。如果没有创新,无意义地在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理论平台上不断重复,就不可能提高写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助于理论水平的提高,当然也就没有发表的意义;反之,一批具有高质量和创新意识的论文整合,又可以推动学科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不可否认,创新意识有时就来自于稍纵即逝的灵感。但这种灵感的产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以不劳而获地仰首期盼。它更多的来自于勤奋地学习,求实地探索;来自于博览群书,缜密地诠释,周密构思,去伪存真;来自于人类思想活动中更高级的类比、联想、归纳、演绎、拓展等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创新才可能通过论文写作结出可以为音乐人共享、推动音乐事业发展的研究成果。

应该说,音乐论文的写作仅仅是创新思维的一个环节,是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它在体现音乐人才自身素质,量化科研工作能力和业绩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意识在不断引起音乐领域变革的同时,必然直接影响到音乐论文的写作。其影响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创新思维和创新体系:提出新的观点,开拓新研究领域。既包括对世界各国音乐领域创新思维和创新体系的研究,又包括以本国、本地区、本民族音乐为基础进行的理论创新、表演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也包括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传统思维观念的变革,这些创新成为国家、地区、院校理论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也是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这些要素从应用的角度强化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对传统理论的突破:文艺理论和音乐理论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人们在传统音乐理论的实践中,不断发现新材料,不断改变、加深对自身音乐知识的认识,发掘出很多前人或没有充分认识、或没有系统总结、或没有系统分析的理论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比较,并从新的角度或运用新材料进行充分论证,将问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使人们对传统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赋予传统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以新的意义,进而形成更新和突破。

专业结构的重构:包括新学科的建立,不同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新理论与现有学科的重组。这些要素促进了学科建设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为论文写作开辟了前人没有涉足的领域,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新研究课题。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些很难突破的问题,往往可以在相关专业中得到启发,进而打开写作思路。正像南京师大音乐学院管建华先生在《音乐学术论文与音乐各学科发展》一文中所提出的那样:“音乐学的三大领域:历史、体系、交叉各自都具有开放性,包括跨文化研究、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开放。在此基础上,应该充分扩展学科视野,注意到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当今中国音乐学学科主要生存在单科学院(音乐学院),对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结合不利的条件。因此,音乐学术论文写作运用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发展的参照是促进作者和学科发展和创新的有利途径。”

知识传播方式的变革加快了各种创新思维的重复利用、发展、传播与共享,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性和广泛性,加速了理论深化、传播与应用的速度。一方面可以使论文写作有了更多的可供借鉴的思想,简化了大量繁复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求论文写作者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了解本课题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避免做无用功。

近年来我国音乐界对音乐论文的写作已经越来越重视,无论站在什么层次、出于什么目的和追求,提高音乐论文写作的创新意识都是与个人发展、与音乐学科的建设密切相关的。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又有助于提高个人对音乐研究中诸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只有音乐论文水平的整体提高,才有可能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纵横拓展学科视野,推进音乐学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