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2009年南京大学开发的PaperRater反剽窃系统软件曾在中国高校引发“地震”,他对一所部属高校783篇自由论文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全文剽窃占20.4%,段落剽窃占33.2%。2010年3月,两名广东中山大学的大学生利用反抄袭软件意外发现一篇医学论文在20年中被16个单位的25人6轮抄袭。诸如此类的报导很多,论文抄袭已“司空见惯”,学术不端行为几乎达到“法不责众”的地步。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更是令人担忧。一是损害了学术声誉,破坏了科研诚信。注重声誉的国际学术期刊已采取了非常措施。如国际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针对中国井冈山大学讲师钟华和刘涛的学术造假行为,将其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70篇文章一次性撤销,并将该校列入黑名单。二是造成时间和金钱的巨大浪费。学术不端行为导致论文重复发表,使得中国学术泡沫空前巨大,大量的国家科研经费和科研精力用于生产没有学术价值的学术垃圾。三是学术界学术道德的缺失。这种大规模的学术不端行为反映了当今浮燥的中国学术界,急功近利,丧失了科学探索求实的精神,将会走向衰落。四是高校科研力量由学界社会的精英群体组成,是中国科研力量的摇篮,高校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对形成社会学术风气和铸造国家科学精神的危害尤其严重,也是当前学术乱象的根源。
目前,学术不端的乱象已引起了国家管理部门的重视。近年来,中国制定发布了很多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规条例;各有关领导也在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座谈中多次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度”;各种媒体极力呼吁和大力声讨;甚至于惩治学术造假成为2011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但在现实中,学术不端行为依然我行我素。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导致学术不端的根源没有摒除,即“政绩思维、功利思维成为学术活动的主导力量,特别是高校纷纷盛行数量评价指标体系,追求现实的利益,而不顾及基本的学术尊严”;其次,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和法规很笼统且没有涉及认定的标准,不利于实际执行;最后,学术共同体不能有效发挥监督职能,使得学术规范执行不到位,学术监督缺位。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风气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高校学术道德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校学术道德的监督和管理主要是由其普遍设立的学术委员会执行,学术委员会是学术界实现行业自律的重要组织;是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此外,有些高校还设有学术委员会下属的学风建设委员会、学术规范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建立无疑是为了加强对高校学术不端事例的监督和管理,但实际上学术委员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案例少之又少。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规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难有作为,其原因如下:
(一)学术委员会管理职能和作用有限
高校学术委员会没有独立运作机制,有些不是一级机构,而是附属于某个部门,听命于行政领导,学术独立性和管理监督权力极其有限。学术规范委员会在接到实名举报后,往往先通报学校,再根据学校“意见”进行下一步的调查,这样的学术规范委员会是否具有自主调查决定权?其独立性和透明性都缺乏一定的公信力。
(二)学术不端行为曝光度不强
由于学术成果与高校的既得利益密切相关,高校出于集团利益的考虑,多数不想将学术不端的丑闻公之于众。同时,由于中国是人情大国,出于人情的考虑,很多人选择了沉默,而不是公开举报。此外,民不举、官不究的中国逻辑也使得学术不端行为通常以不了了之或瞒天过海的形式过关。
(三)大量论文的轻中度抄袭导致学术泡沫
高校学术委员会没有形成主动出击的有效机制。学术委员会只有在接到抄袭举报时,才会对学术不端行为做出处理。但由于单篇学术论文的份量轻,在没有发生严重抄袭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对单篇学术论文的轻中度抄袭进行举报,没有举报也就无所谓学术委员会的问责,但就是这种轻中度抄袭的普遍存在导致中国学术界的学术泡沫空前巨大。总体而言,同国外严格周密、有法可依、依法可查的学术管理相比,中国的学术委员会受到了各种深层次因素的制约,不能有效地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对高校学术道德监督和管理难见成效。目前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在法规层面上有效赋予学术委员会对学术造假的调查权、认定权和惩罚权,并由其执行处罚。
二、高校防止学术论文抄袭的方法及措施
高校的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及其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无论是哪种学术论文,都要进行反抄袭的严格审查,以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一)高校学术论文反抄袭的方法
1.利用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系统是一种事前预防办法。由于其强大的数据库后台的支撑,使得其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术成果整合成一个平台,通过网络技术的强大检测功能在事前有效地将学术不端行为杜绝于胎腹之中。
目前,中国比较成功的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共同研制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其主要是采用所提交论文与资源库文献全文比对来检测抄袭行为。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中用于做比对的资源库由包含6000万条学术文献的数据库及上百亿网页组成的网络资源库组成,包括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等学术资源数据,以及众多英文学术文献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并可实现比对数据定期更新。它可以提供所抄袭的来源刊,抄袭的具体句子和段落在原文中的位置,抄袭的比例,这对抄袭者来说可谓是铁证如山。它不仅可以检测中文文献,还可以检测英文文献(用以比对的英文数据库涵盖期刊,硕博论文,会议的英文数据以及德国Springer、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等),可以为期刊发表、研究生毕业论文、大学生毕业论文以及人事部门在职称评选、先进评选、人才引进等活动提供辅助审核手段。
PaperRater是一个世界范围内防止学术剽窃等的功能性国际项目,由国际出版链接协会(PILA)牵头,与几家全球出版集团共同参与实验,并获得2008年度全球最佳出版创新奖。
PaperRater检验网页的依据是其后台的一个基于全球学术出版物的庞大数据库。网页的检验工具可用于生成对比报告,通过分析报告可以判断被检测文献是否存在学术剽窃行为。目前,一些大型的国际科学出版集团、科学协会、研究机构均是其正式会员。
2.签订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承诺书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法律都有关于惩处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应条款。但由于学术论文的经济利益比较小,诉讼成本比较高,对被侵权人来说为一篇论文而采取诉讼方式维权是不现实的。据统计,学术论文轻度抄袭(抄袭比例在30%以下)占20%,只有5%属于严重抄袭(抄袭比例高达50%或以上),对于20%的轻度抄袭者如不加以管理并给予处罚,则会对学术道德造成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后果,对学术道德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通过行政处罚在事前对轻中度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预防,可以端正学术风气。在学术论文发表前(或学位论文答辩前),校方作为一个行为主体与作者签订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承诺书,明确规定关于事前检测出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内容,并要求作者阅读且签字同意。依据合同法,这种文件是一种合同文件,受法律保护,一旦发生学术不端行为,校方可以按规定对抄袭者进行处罚,如果情节严重,也可以作为当事人对抄袭者进行法律起诉,并由司法机关按法律的相关条款对造假者进行法律裁决与处罚。
(二)高校学术论文反抄袭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第一,学术委员会可以成立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部门,专门对全校的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也可以委托学校图书馆或研究生院等部门成立相关部门代行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其职责是对全校师生提交的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为合格者出具检测合格报告。
第二,在检测的同时,这些检测部门代表校方与作者签订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承诺书,承诺书可以做成统一的范本,让作者阅读并同意后签字生效。
第三,学校相关部门要配合这些检测部门的工作,并制定相关规定:在教师、学生向学校提交相关论文进行课题申请、学位申请、评职称申请、奖学金申请等事项时,要出具学校检测部门关于此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合格报告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承诺书,否则学校对此论文不予承认。
第四,在学术委员会的公开网站上,对检测出的学术不端行为者进行滚动式公示一个月,以对有意违规者起到警示和吓阻作用。并且规定:如果被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系统发现有抄袭行为,则按学术不端行为承诺书的相关约定进行行政处罚。
(三)高校学术论文反抄袭管理办法的局限性
1.管理办法执行部门分散,反抄袭力度不强
上述方法和措施是事前预防,可以减少和避免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目前大部分的学术期刊编辑部门已在实施使用,但由于各种期刊编辑部是分散的部门,无法共同构建一个全面的防御网,而且每个编辑部门对这种反抄袭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严格度也不同,加之编辑部门没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即使发现了一些抄袭论文,也仅仅是拒收稿件并对作者批评教育,没有让违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使得这种反抄袭措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目前,也有部分高校开始使用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系统,但仍在试行中,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效果甚微。因此高校应统一部署执行论文反抄袭管理办法。
2.反抄袭网络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学术不端行为网络检测系统不能杜绝所有的论文抄袭,只能将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是采用全文比对的方法来与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比对,对逐字逐句地抄袭他人已发表的文章,一稿多投(未发表时则无效),盗用他人实验数据等能进行有效的检测;但对理论观点抄袭者、未整篇大段抄袭者、参考文献不当标引、实验数据伪造、不当署名等学术造假行为的检测无能为力。这需要检测部门组织资深老师和学生利用各种参考资料进行再次比对和研究,才可估算出论文中的抄袭比例。
3.论文反抄袭的最高目标仍是行业自律
每年高校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是巨大的,这样势必需要学校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保证这一措施的实施,并且要靠行政手段组织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然而依靠行政手段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管理是治标不治本,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是要推行行业自律,将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形成一种行业精神,这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最高目标,但由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这种行业自律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三、结语
高校学术论文反抄袭的措施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抑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对学术不端行为人起到事前警示和有效监督的预防作用,是学术委员会有所作为的一种具体措施,是一种利用行政手段主动出击的有效办法,对高校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会产生有利的影响,但这种硬性的检测和事后的处罚都是被动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术不端行为,扭转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还是靠行业自律,全校师生要从思想上、行为上对学术不端行为自觉抵制。相信在不断地反对学术造假的斗争中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