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国内学术不端现状及其原因


2013年11月06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中国近几年的学术不端事件频率高, 并且在各种等级的高校都有出现。在各类层次的人员, 如教授, 教师, 研究生中都有涉及。这种形式已经迫在眉睫, 对我国的科研氛围造成了不良影响。根据教育部明确的学术不端行为, 主要包括:抄袭、篡改、剿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 捏造事实;伪造注释;为参加创作, 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 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以及其它学术不端行为。2007年1月16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中将“ 学术不端” 界定为?? 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剿窃和其它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具体指故意捏造研究数据和结果, 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中造假说明, 对科研预定指标、前期研究基础、经费预算的虚假陈述以及提供获奖证书、论文发表文献引用的虚假证明;成果排名与实际研究贡献不符;成果发表一稿多投以及低水平重复等。川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 年一次的“ 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 范围覆盖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调查发现, 有43.4%、45.2%和42.0% 的人认为, “ 抄袭剿窃” 、“ 弄虚作假” 和“ 一稿多发” 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 认为“ 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更高达51.2%。另有55.5%的人表示, 确切知道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目前, 高校各种造假、抄袭行为正愈演愈烈, 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已经刻不容缓。那么, 是什么导致了高校的学术不端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功利心的影响

由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高校也摆脱不了这种变化的影响。高校的科研也成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 高校科研往往伴随着荣誉、地位, 甚至商业利益。为了得到这些科研带来的附加品, 一些研究人员产生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有的为了排名、获奖、晋升, 学术研究不惜粗制滥造。一些高校领导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学术利益, 在自己没有参与的课题、论文与学术成果中署名, 获得课题经费,得到各种学术头衔。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一部分科研人员已经耐不住寂寞, 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 出现了一件又一件“ 学术不端” 的事件, 给高校的科研氛围, 荣誉抹黑, 影响了高校科研水平的真正发展。

2、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 中国的大部分高校在进行人才评价时, 往往是重数量不重质量, 重名望不重实绩, 重论文不重工作水平, 重学历不重能力。涉及到高校教师晋升或是评奖时, 过多的注重发表论文的数量, 但事实是, 部分教师, 甚至专家、教授对于发表“ 高水平” 论文通常是从网上查找文献, 撰写出论文, 然后以高价的版面费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因此仅仅用这些标准去衡量一个高校教师或是科研人员是否优秀的话, 是不全面的。评估的指标应该是多方面的, 还应包括他的教学水平以及真正的科研实力。对于发表论文的过分重视, 只会导致论文数量上去了, 质量却上不去。这也是我国科研论文数量多, “ 零” 引用率多、转换为生产力的比例极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 论文至上” 的评价标准, 发论文造就的虚假学术繁荣, 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更不利于高校的真正发展。这种学术界的不正之风, 不仅仅是学术道德问题, 更凸显了人才评定的弊端。

3、监督、处罚机制有待完善

导致学术不端者存有侥幸心理, 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管理部门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处罚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在处理学术不端事件时, 为了在社会上维护本校的声誉, 采取内部事情内部解决, 处理过程不够公开化、透明化, 不及时曝光学术不端行为。在涉及到一些大教授的学术不端行为时, 狠不下手, 处罚力度不够, 对学术不端者没有造成真正的威摄力。对于共同署名的文章涉及到学术不端时, 受处罚的也是小兵小将, 领导却一带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