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5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写作辅导,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弘扬优良学风,根治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关系到高校和整个学术界的社会声誉,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也关系到教育科研事业的兴衰存亡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严肃学术道德,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惩防体系,才能根本扭转学术道德失范的局面。
1.健全学术道德规章制度。
依法治学,是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策。一是国家应出台专门的《学术法》,使学术由道德调整上升为法律约束,构建一套专门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律体系,保证惩治学术违法行为有法可依。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加快制订有关学术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在法制保障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准人与退出机制建设。三是各高校也应建立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约束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明确和细化学术论文、著作等方面的写作和评审规范;制定课题立项、成果鉴定与评奖及其发表、编辑、出版的规范等。四是不断探索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新思路与新举措,将学术道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薪酬定级、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2.加大学术道德教育力度。
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规范。一是加强淡泊名利、潜心学术的思想教育。学术研究是探索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是甘守寂寞、真诚奉献的过程。从长远看,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是成为一代学术宗师、师德楷模的重要前提。二是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重点培养教师的诚信意识,明确学术诚信是其能走上大学讲台、无愧于大学教师的“道德底线”。三是将学术道德知识考核成绩作为评定教师绩效的重要内容,促使教师认真学习,用科学精神熏陶和影响高校全体师生,使之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完善学术道德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一是建立完善的专家考评制度。选择那些学术造诣深、学术道德好的学者、专家组成专家库,对学术成果、科研立项、职称评审以及评奖等学术活动,采用异地评审、临时抽签的方式进行。二是健全学术成果的奖励制度。要加大对创新型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以体现鼓励踏踏实实从事学术研究的价值导向。三是克服过度强化科研成果对教师职称评定的作用,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教师职称聘任制度,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教风的根本好转。
4.规范学术道德管理体制。
规范学术道德管理体制,让制度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加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力度,防止学术成果评价的“权力化”。二是建立评审过程公开制度,将专家对科研立项、成果鉴定、职称评定等评审对象的评审内容及初评结果进行公示,提高评审结果的公正性。三是建立学术评审责任制,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记录追查制度和责任追究通报制度。四是对学术刊物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控体制,坚持出版发表三审制度,探索和推广专家盲评制度,建立学者、专家和读者对学术刊物的考评制度。
5.创新学术不端查处机制。
创新学术不端查处机制,及时防治学术失范行为。一是健全对学术道德失范的监督体系,成立由监察部门参加的学术监察监督体系,建立全国联网的监督网络,适时监控和查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二是完善学术道德失范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国家对举报者的保护责任和奖励力度。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一经查实,在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同时,应给予严厉的惩处。四是建立舆论曝光和警示制度。结合知识分子比较注重自身形象、面子的特点,在有关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上定期公布高校学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只要教学、科研基本职能继续存在,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就不能停止。“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2]。学术道德永远是科学精神最圣洁的底线。只有每一位领导干部和教师自觉做到将学术道德作为立身情操和行为规范,高校才会永远立于引领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