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升级,查看新版
4000-058-056
品牌全面升级,论文检测进入“PaperRight”时代!

对学术论文剽窃的防范


2013年03月03日 | 作者: paperrater | 分类: 行业动态 | 来源: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

学术期刊在对学术论文剽窃的防范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术期刊一般均有自己的一套稿件审核程序与组织,如果能够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将会在防止论文剽窃方面发挥把关的作用,对控制论文剽窃现象蔓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学术期刊对学术论文剽窃行为的防范重点在于预防、关键在于审稿环节,多数期刊实行的是“三审制” ,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审稿环节如果能够认真负责,对于类似“双胞胎论文”一类的稿件多能审明。然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则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对稿件内容的审核

目前,学术期刊的投稿多数已实现了电子投稿。互联网的发展在带来办公自动化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剽窃者带来了便利,多数稿件的剽窃行为并非简单的“复制” 、 “粘贴” ,而是加入了更复杂的“剪接”成分,将不同的文章段落拼凑起来、合并而成。对于审稿人员而言,弄清哪些部分是作者的自我创新、哪些是合理的引用、哪些是剽窃别人的内容、是从哪里剽窃的,就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这又是对稿件进行定性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相关搜索工具很多,加以综合运用可对编辑人员怀疑的重点段落、重点部分进行专门的搜索,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需要编辑人工选择可疑段落、可疑部分;其次是搜索时可比对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对整篇文章进行比对搜索,因此并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比对效率较低;最后是对于一些将部分内容、文字稍作修改的文章则不易搜索出来,易出现漏网之鱼。

对此,开发专门的搜索比照软件工具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从技术角度而言也并不复杂。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得开发这样的工具已经相对简单了许多。问题的关键一是观念问题,是否愿意严加审查、严格把关是重点,因为审查结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效果并不清楚;二是资金问题,单个部门单独采取行动开发软件的成本要高很多。这些问题目前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适合审稿需要的工具,编辑人员不会因此而再眉头紧锁了。

(二)对剽窃行为的认定

对稿件内容的审核可以排除对一些自创稿件的怀疑,而对一些可疑内容来源的确定可以帮助编辑人员确定是稿件的“适度引用”还是剽窃行为,应该明确的是最终的确认还是一个人为的过程,软件工具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并非起决定性作用,最终是否能够在某一学术期刊发表还是由编辑、专家、主编等人员最终确定的。然而,对稿件内容来源的审核,使得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对于相关稿件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掌握了主动权。

在稿件审核的具体实践中,因为对于稿件是否构成剽窃的法律界定标准和权威鉴定机构并没有明确,因而除非证据确凿,否则很难明确界定是否构成剽窃,然而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而言,不构成剽窃是学术论文能够得以发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学术期刊编辑需要确定的是稿件是否具有发表价值,其标准要远远高于是否构成剽窃的法律底线。因此,只要学术期刊真正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以学术价值衡量稿件发表与否,严格把关、严加审查,学术论文的剽窃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